第64章 城内城外(2 / 2)

加入书签

  但这一战,加里波第从南美带来的自由战士们损失了三分之二,那些新加入的意大利人损失更加惨重。

  最后整个队伍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但是却没能吃掉这股奥地利人的先头部队。

  加里波第自己也挨了一枪,好在他运气一向很好只能被打掉了肩膀上的一块肉。

  注:加里波第的妻子是印第安人,名叫阿达尼·里贝里奥·加里波第(结婚之后随夫姓)。

  这一战里贝里奥从家乡带来的印第安战士同样损失惨重,里贝里奥并不是加里波第那样容易冲动的,事实上她非常冷静,即便是在痛失亲族的情况下。

  当时里贝里奥就建议自己的丈夫立刻离开威尼西亚,因为她很清楚这支部队不同于她以前见过的任何一支部队。

  而且里贝里奥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预感,那就是这种部队并不会单独出现。

  然而热血上涌的加里波第想的是回维罗纳去搬救兵,结果当他们回到维罗纳时城市又再次回到了奥地利人手中。

  这让他们陷入到了极为被动的境地,不过比这更可怕的是加里波第这个名字不知为何被广为人知了。

  奥地利政府更是为其开出了十万弗洛林的巨额悬赏,要知道加里波第在巴西政府军那里只值500英镑(5000弗罗林)。

  但这并不是最疯狂的,很快奥地利政府对加里波第个人的悬赏就追加到二十万,然后是五十万...

  在这种极为夸张的利益驱使下,红杉军内部的士兵甚至都盯上了加里波第的脑袋,这其中不乏那些跟着加里波第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兵。

  此时虽然逃回了罗马,但是加里波第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的人头太值钱了。

  不过好在之前在巴西加里波第也遭遇过一段时间的暗杀,所以此时还能勉强应付,但是疲累、狼狈是在所难免的。

  然而他们还没缓过来就又遭遇到了新的危机,奥地利的军队已经快到罗马城下了。

  而且这次关于奥地利军队的传闻满天飞,有人说击败拉波尔的并不是奥地利人,而是天启四骑士。

  当时满天都是那种长着翅膀的怪物,成群结队遮天蔽日,天上降下了火雨,然后就将那百万恶魔大军吞没了。

  这是此时唯一能解释得通的说法,至于奥地利人用五万军队突破百万大军这种话鬼都不会信。

  那还不如相信真有什么天启四骑士来助阵,不过伯雷尼山谷虽然不是什么天险,但是这种肚大口小的地方确实是易守难攻。

  奥地利人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突破伯雷尼山谷实在是有些让人出乎预料,但是加里波第此时并没有心情思考这场战斗的前因后果。

  因为现在他和马志尼此时面临相同的问题,是逃?是留?

  留下多半能当个烈士,但是如果他们都死了意大利民族的伟大事业谁来继承?

  那些此时当政的自由派吗?由于加里波第比马志尼先到,所以对于这群人干的勾当了解的更多,他打心底里感到不齿。

  但是偏偏他又无能为力,加里波第的变化都被里贝里奥看在眼里,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而且并没有那么多所谓的英雄情结,所以极力主张离开这块是非之地。

  相较于罗马城内紧张、压抑的气氛,奥地利一方则要显得轻松得多。

  唯一有些惆怅的是阿尔布雷希特大公,他此时正在布置战术,其中最难办的是如何在尽量不破坏城市的情况下攻下罗马。

  更让他不爽的是,这个要求还不是庇护九世提出的,而是弗兰茨提出的。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所以攻城怎么可能不破坏城市?

  好在弗兰茨指的主要是梵蒂冈附近,以及古罗马斗兽场等一些比较重要的古迹和教堂。

  阿尔布雷希特收到了一份十分详实的地图,但他更好奇弗兰茨的脑子里究竟是在想些什么了。

  有这个功夫不如学学如何像一个政客一样从教皇国多刮些好处下来,阿尔布雷希特并不是一个贪婪的人,但是他觉得战争本来就该这个样子,攻城略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弗兰茨接受那份不吞并教皇国的和平协议,让阿尔布雷希特十分不解,他们打仗是为了什么?

  至于弗兰茨说的那套负收益理论,阿尔布雷希特更是无法接受,毕竟俄国、英国那么大,它们也没停止扩张,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帝王不想开疆拓土的。

  到了弗兰茨这里似乎一切都变了,他反对吞并塞尔维亚,甚至反对过分打压奥斯曼人,现在在中意大利又是这样。

  在阿尔布雷希特记忆中弗兰茨最强硬的一次是对法国,然而法国却是这些国家中最强硬的存在。

  他实在搞不懂为什么一个敢从法国嘴里虎口夺食,敢捅英国人菊花的人,为什么不敢吞并教皇国,不敢勇闯巴尔干。

  弗兰茨实在和他说不明白,那一个定时炸弹,一个火药桶,谁敢乱碰呀!

  不过好在阿尔布雷希特有军人的特质,弗兰茨只要以命令的形式说出来,前者就会义无反顾的执行。

  关于攻下罗马,弗兰茨觉得还是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先不说真把罗马毁了会被史书如何批判。

  光是对国际局势的影响就是无法想象的,因为这种行为实在太恶劣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对政治不利的事情自然不该做。

  虽说维也纳方面说的十万火急,但弗兰茨已经留下后手了,不怕那些人不闹,就怕那些人不敢闹,不给弗兰茨一个名正言顺收拾他们的机会。

  作为特权阶级的大贵族,大商人,银行家们,以及到现在还不知道该如何站队的犹太金融集团。

  曾经这些人渗透到了奥地利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各个方面。但由于弗兰茨的出现,奥地利帝国经济的崛起让他们失去他们觉得最根本的东西。

  而此时的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最好的机会,他们准备驯化皇帝和政府,弗兰茨同样打算一劳永逸的解决他们。

  最好笑的一件事是此时奥地利帝国那些资本家和工厂主们居然考虑要站队到特权阶级一方。

  看来只是资本具有聚集性,而资本家没有。

  因为此时整个奥地利帝国最大的资本家就是弗兰茨或者说奥地利帝国皇室,他们所统领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商业、铁路,土地、海洋,此时可能还要算上天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