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背她上阶 “这儿已经是我的家了。”……(1 / 2)

加入书签

曹楚云年少时与姜泠月一样,  我行我素,肆无忌惮,觉得天塌了都有爹娘给撑着,以为爹娘会对自己无限宠溺和包容。

及笄之前也确实是这样,  家中男丁少,  爹娘纵是拿她当男儿养,  对她也是宠爱在先,  严厉在后,直到及笄后,  她方才觉得,自己当真还是个女儿身,与男儿不同,  她要嫁人生子,要离开曹府,离开爹娘。

许是前十几年过惯了他人对自己百依百顺、万分宠溺的日子,嫁到丞相府后,反而觉得十分不适应,觉得自己再也不是被爱、被包容的那一个,日子过得也不比在曹府时惬意舒坦。

她嫁过来的时候,  丞相刚刚科举及第,作为新科状元受万人巴结、追捧,她爹爹就是其中一个,  她当时不解,  丞相那时无财无势,  而曹氏善经商,家族庞大又家底丰厚,她完全可以嫁一个门当户对的,  而爹爹却坚持让她嫁给丞相。

事实证明,她爹爹确实目光长远。

但是官场向来波诡云谲,有许多事都说不准,丞相说是一路顺风、步步高升,可只有他们自己人知道,他这一路,波折坎坷甚多,哪怕他不想,不少明争暗斗也都来找上他。

与娘家百年基业不同,丞相算是自科举及第后白手起家,曹楚云嫁过来时丞相尚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可想而知这些年她跟着丞相遭遇了多少。

尤其当年丞相的妹妹姜嫔娘娘被打入冷宫那段日子,他们一家人都跟着遭了不少罪。

也正是因为遭遇的太多,提心吊胆的日子过得太久,她有一个想法竟与丞相的出奇一致,那就是希望女儿可以远离朝堂,最好嫁个家底殷实、人又老实的过悠闲日子。                        

                            

一开始曹楚云觉得,谢临风便是这样的人。

十几年前丞相突然召了一家子过来,说是给女儿订了门娃娃亲,她当时听完丞相对谢临风的介绍,认定这人一定会是个适合她女儿的好夫婿,可谁知这位好夫婿竟是丞相为他别的女儿准备的。

而这个女儿偏偏还是她最厌恶的女人生的。

姜雪蚕的生母闺名婉秀,原本是丞相年少时买来的一名丫鬟,跟了丞相许多年,两个人也一同经历了许多,一同走过了一段最苦最难的日子,情意渐浓,丞相也立过誓,科举及第后要娶婉秀过门。

可曹楚云不同意。

她嫁过来以前,也曾幻想过未来夫君的目光只会停留在她一个人身上,可谁知她的夫君竟早同别人情深意切,她过惯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日子,本就被迫与一个蔫蔫的二夫人平起平坐,自然再也不想受这种委屈。

她拼了命地阻止婉秀进门,甚至还搬了曹氏来威胁丞相,可她终究还是输给了“情意”二字,丞相对她毫无情意,所有的情意都给了婉秀。

她的怨恨和妒心也由此而来,在那之后的日子,她用尽手段,只为从婉秀那里夺走一些东西,哪怕是用偷的、用抢的。

包括那门亲事,她本来觉得尚待考虑,可一听这门亲事的对象是婉秀的女儿,她下意识觉得,自己应该抢过来,丞相有什么好的都会率先记着婉秀母女,如今婉秀虽不在了,可给她女儿的一定也是顶好的。

她把这事记挂了许多年,执念成了疯魔,她甚至也不停地给自己的女儿灌输这样的想法,让她也跟着从婉秀的女儿那里抢走许多好东西。

十几年以来都是这样,哪怕丞相数落斥责过她们母女两个多次,她也不休止,因为她知道她背后有曹氏。                        

                            

可若问她,她一个高门贵女,为何愿意自降身价做这些事,她如今也答不上来了,只得将一切都归结为“执念”和“习惯”。

但她却没料到,自己执着最久的一件事,竟并不是一件好事,她为女儿抢来的“好夫婿”,也并不是一位真正的好夫婿。

可是圣旨在前,她们来不及反悔了。

她心里也清楚,这事实在没了转圜的余地,自十年前她推婉秀的女儿下船开始,她便知道,自己走的是一条不归路。

她以为这条不归路上光滑平坦,即使她就这么走下去,也不会怎么样。

可她似乎少算了一样东西——缘分,就像当年丞相和婉秀有缘,她被迫走上不归路,今日婉秀的女儿又与天子有缘,这条不归路凭空长出许多荆棘来,挡住了她的去路。

这荆棘,她砍不得,也不能砍。

她只是小小地试探了一番,似乎便已引来了杀身之祸。

她还是输给了“情意”二字。

宋寒之没说别的,只提了两个字——“曹氏”。

他清楚地知道,曹楚云一个妇道人家,头上没什么别的,只顶着一个曹家。

在他尚为太子时,对这个曹家便颇有研究,曹氏祖上经商出身,地位不高,但胜在家底殷实,子嗣甚多,几百年下来,曹氏基业遍通天下,全国各行各业大多皆有曹氏子弟的参与,曹氏又擅养能人异士、能工巧匠,这些年也确实对宋氏江山有助益。

可就是因子弟多、产业广,留下的把柄也就更多,先帝在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在曹氏对宋氏经济命脉有功绩的份上也就没有与他们计较太多,可宋寒之不一样,他不想闭那一只眼。                        

                            

不因别的,曹氏女屡次三番伤害他的心上人,他和父皇不同,不太擅长忍气吞声。

今日他没再留给曹楚云什么狠话,只提了“曹氏”二字,这意味着什么,他们二人都心知肚明。

他说这话是想提醒曹楚云,母家遭难,她也难以置身事外,丞相这么多年怕也对曹氏一族的威逼利诱厌恶透了,若真有曹氏倒下的那一天,他还会愿意为她遮风挡雨吗?

这个答案,他们二人也都心知肚明。

可宋寒之心思坏,他还想让曹楚云亲眼瞧见女儿出嫁,想让她亲眼见到她女儿过“好日子”的模样。

他一早便打听过了,谢氏夫人也是出自名门,对儿媳的礼数品性要求甚多,若不是有那道赐婚圣旨在,丞相府大小姐臭名昭著,她又怎么会选这样的人当儿媳。

姜泠月的好日子,怕也是屈指可数了。

临上马车前,姜雪蚕想再见见爹爹,可丞相却派人捎来消息,说是他身子不适,不宜出门。

姜雪蚕有点疑惑,方才她明明亲眼见着爹爹脸色好了许多才出的门,怎么一会儿的功夫,爹爹的身子又不舒坦了。

她神色焦急,正想说去瞧瞧爹爹,宋寒之却握住她的肩膀,对那小厮说:“朕去看看丞相大人。”

身边人不清楚,他却清楚,丞相不想触景生情让女儿担心,只得自己一个人默默难过。

这一趟,他得去,于情于理,他都该去。

“去马车上等我,我去去就回。”温声对身边人说完,他便大步向前,叫小厮去前头带路。

皇上的命令,小厮自然是不敢违抗,两相权衡,只得违抗自家老爷的命令。                        

                            

“皇上,这便是老爷的房间。”小厮将宋寒之引到一扇半阖的雕花木门前,恭敬地说了句。

宋寒之盯着那扇半掩的木门,细思之下心中了然,叫小厮先退下。

进了门,只见丞相正半倚在榻上,阖着眸子,不知是醒着还是睡着。

“岳父大人。”

许是宋寒之这一声太过响亮,丞相方才还紧闭的眸子如今睁得老大,眼睫眨了几下才悠悠起身,打算向宋寒之行礼。

谁知宋寒之竟上前几步扶住了他的臂膀,拦住了他的动作,转瞬便撩袍跪在了他面前。

丞相先是惊讶和惶恐,而后才渐渐从震惊中缓过来,有些惆怅,他似乎并未想到他们这位新帝真的会来这一出。

他清了清嗓子,尽力保持冷静,语气里也依旧带着些倔强:“皇上这膝盖金贵,跪天跪地跪先皇,老臣惶恐,可受不起您这一跪。”

“岳父大人受得起。”宋寒之仍没有改口,看向丞相的目光十分坚定,语气也带着几分讨好之意。

丞相垂眸看了他一眼,先是不动声色地将他扶起,而后才目光灼灼地盯着他问:“皇上可还记得您醉酒后许下的承诺?您贵人多忘事,若是忘了老臣也不会说什么,只是老臣的女儿……”

“朕不要三千后宫,只要她一人,这一生,只会对她一个人好。”宋寒之一字不差地重复着之前的话,目光比先前还要坚定。

丞相一字一句听得仔细,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第一次对眼前这位新帝如此放肆:“再补一句,不许让老臣的宝贝女儿受委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