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卫满朝鲜(1 / 2)

加入书签

“善。周朝有八百年国祚,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学说皆源于周朝,我朝既然承袭周王朝国运,理应师周之长,以补我朝之短。”

“右丞相通晓百家之学,学识渊博,在天下素有贤德雅名,彻儿的老师就由右丞相来决定人选吧!”刘襄沉声说道。

“臣谨遵陛下圣喻!”张苍恭敬一礼道。

刘襄对于张苍的回答十分满意,暂时控制住了朝堂上儒学与黄老之学官员的斗争,群臣对于张苍这位化石级别的右丞相还是比较敬重的。

刘襄虽说不喜黄老之学,可也并不想全盘接受儒学。儒学虽说符合大一统的需要,可也有许多弊端。他要的是专门符合刘氏宗族利益的汉家思想,而不是如武帝一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其他学派思想打压的一文不值。

要打造专门的汉家思想,就不能让诸子百家思想中任何一种思想独占鳌头,让诸子百家思想处于一种良性的竞争之中。

汉初经过萧何与曹参两任相国治理后,黄老之学在汉初社会中的影响太大了,上至公卿彻侯,下至庶民都习黄老之学。不少臣子天天手里捧着一本《道德经》研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于自身政绩并不上心。

故而刘襄登基稳固皇位之后,就过河拆桥,派袁盎游说陈平,迫使陈平辞去右丞相一职,因为陈平也是信奉黄老之学的。

刘襄不允许自己的朝堂变为黄老之学一派的学堂,所以任命儒家出身的张苍担任右丞相,来打破黄老之学垄断官场的僵局。

张苍虽说师从儒家荀子,可他如李斯韩非一般,并不是纯粹的儒学弟子,对于儒家以外的黄老之学、法家、阴阳家都有所研究。

“若是无事,那便退朝吧!”刘襄淡淡说道。

“回禀陛下,臣有事上奏。”左丞相驷钧起身恭敬道。

“左丞相请讲。”刘襄沉声说道。

“回禀陛下,昨日真番国,临屯国等藩国使者到达长安,向臣痛诉朝鲜国罪行,朝鲜国派遣军队在我朝边境设防,故意阻挠真番等国使者入朝觐见陛下。”

“若非宁国军队发现朝鲜边境异动,恐怕真番等国使者恐怕还在边境滞留,可仍有七名使者因为朝鲜官吏的非人虐待,而冻死。”

“臣要求朝鲜使臣对此事作出解释,朝鲜使臣却言‘路途突遇寒风袭击,故而真番、临屯等国使臣有伤亡,诸国妒忌朝鲜之繁华,故而恶语中伤。’,然有宁国官员作证,此事就是朝鲜所为。”典客刘揭沉声说道。

“回禀陛下。宁国和燕国也表示朝鲜王卫满如今有不臣之心,其每年都派能言善辩之人诓骗燕地百姓,许以百姓荣华富贵,吸引燕地百姓前往朝鲜,来壮大自己的实力,扩充朝鲜军队。”

“在燕哀王薨后,朝鲜更是得寸进尺,对于燕地人口进行掠夺,使得燕地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我朝百姓到了朝鲜之后,基本上都沦为卫满朝鲜的劳力,日夜从事繁重的劳役。”驷钧附声说道。

刘襄通过推恩令将燕国一分为三,分给了燕哀王的三个儿子,刘嘉为燕王,刘诵为宁王,刘冶为平王。

“朝鲜安能如此所为!其意欲何为?宣朝鲜使臣入宣室殿,朕倒要看看这朝鲜国眼中还有没有朕这个天子!”刘襄勃然大怒道。

匈奴给汉朝找事情也就罢了,人家骑兵比汉朝强大,汉朝只能捏着鼻子认栽。可小小朝鲜也敢学匈奴,敢挑衅汉朝天威,这是刘襄绝对不能容忍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