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分封两王(1 / 2)

加入书签

卫满父子的头颅将会有专人用生石灰进行腌制,从而延缓头颅的腐烂,使得百姓可以看清楚卫满父子的样子。

在将卫满父子头悬北阙后,刘襄身着冕服率领文武百官前往高庙,献俘于高庙。

汉初乃是多庙制,而非太庙一庙制。宗庙之制,不用周礼。每帝即世,  辄立一庙,不止于七,不列昭穆,不定迭毁。

当时的皇帝宗庙又分为京师长安城内的京庙,太上皇、高帝、惠帝三人都有京庙;另外还有原庙和郡国庙。皆未按照“都宫别殿制”昭穆排列。

汉承秦制,虽说汉朝自诩为周朝天命的继承者,不承认秦朝的合法性,可诸多方面都是效仿的秦朝。

秦朝在秦国时,  就有生前立庙的传统,  也是一个先王一个庙,还不在一个地方,有的在西雍,有的在咸阳,混乱至极。

“天子祭太祖高皇帝,进献四时三牲。”礼官朗声道。

高庙大殿前,设香案,铺祭物,列灯四十九盏,香烟缭绕中,刘襄开始朗读起祭文。

“臣刘襄叩拜太祖高皇帝。太祖立汉以来,平定臧荼、彭越、韩信、英布等逆贼叛乱,独卢绾潜逃塞外。今臣将卢绾部将卫满斩首,以告慰太祖高皇帝。”

“臣以眇眇之身,承至尊,  兢兢焉惧不任。维德菲薄,  不明于礼乐,修祠大一,  若有象景光,屑如有望。愿太祖佑我大汉,护我大汉万年。”刘襄缓缓说道。

而后,将朝鲜俘虏押了过来,按于地下,命令他们向刘邦牌位三叩头,以示臣服。

这一日的长安十分热闹,因为征朝大军凯旋归来,乃是大汉幸事,皇帝下诏准许百姓大酺三日,开怀畅饮。

汉朝百姓尚武,自然喜饮酒。然汉律有规定,百姓无故不得群饮。主要是因为汉初粮食匮乏,酿酒需要消耗粮食,为了减少对粮食的浪费,故而在饮酒上有诸多限制。

未央宫,宣室殿朝会

朝会上也是热闹非凡,所有人脸上都带着笑意,兴高采烈的讨论着,即便是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御史大夫申屠嘉也挂上了一张笑脸。

皇帝又是将敌酋头悬北阙,又是献俘高庙,阵仗搞得特别大。明眼人都知道天子要通过这一次征战朝鲜的胜利,来显示自己的无上权威,自然要配合天子演出,渲染天子的文治武功。

“回禀陛下,朝鲜之地本为周朝之地,暴秦无德,使得朝鲜之地为蛮夷侵占。今陛下兴义师,诛朝鲜乱臣贼子,使朝鲜之地回归我诸夏,乃诸夏之福。”

“然蛮夷之民久居于朝鲜之地,卫氏贼子又带头披发左衽,以蛮夷自诩,使得朝鲜之地无我华夏文明传承,此乃我大汉之损失。”

“臣恳求陛下能效仿周制,选宗族子弟前往朝鲜之地建国立社稷,传圣人之道,以教化朝鲜之民。”晁错起身恭敬道。

“陛下,晁大夫所言极是。不过朝鲜之地,地广人稀,可迁徙燕赵之民前往朝鲜之地,来教化蛮夷之民。”贾谊附声道。

“善!两位爱卿所言极是,朕当从之,然宗族子弟人才济济,诸位爱卿以为谁可前往朝鲜开国建邦?”刘襄沉声问道。

晁错与贾谊提出派刘氏宗族子弟在朝鲜立国,自然是刘襄暗中授意的,在刘襄眼中周人的分封制在巩固领土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昔日周只是商王朝的一个小方国,势力范围也就是岐山一带,在其灭亡商王朝后,通过分封制迅速将其疆域巩固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