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汉水师远航(1 / 2)

加入书签

玄菟国,夫租海港

这个从玄菟国立国以后就开始修建的港口,今日格外的热闹。

大大小小的战船只停泊在海面上,旌旗飘扬,占满了海域与天空。

这些战船都隶属于大汉水师,水师从吴地启航,来到了朝鲜半岛的玄菟国。

岸边站满了围观的百姓,想要一睹大汉水师的风采。

他们之中有从燕赵之地迁徙而来的移民,有朝鲜半岛的土著人,他们都被规模庞大的大汉水师震撼到了。

“船可以这么大吗?”

“这是海神出行的仪仗吗?”

“郑孟,这就是我们大汉的战船,怎么感觉比你说的还要大!”

朝鲜半岛的造船业并不发达,玄菟王刘将闾就国以后,将重心放在提高粮食产量与国民人口上,故而玄菟国的船只依旧是以前的独木船。

燕赵之地的移民并不精通造船之术,定居玄菟国以后,也没有促进当地造船业的发展。

这使得大汉水师给玄菟国民众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刷新了他们的世界观。

“杨将军,寡人观有几艘楼船,似乎与我大汉以往的楼船有所出入?”玄菟王刘将闾指着停泊船队,疑惑不解的问向楼船将军杨敷。

刘将闾自幼生活在齐地,齐地也有造船历史,故而刘将闾相比民众,对于楼船还是有一定认识的。

“禀大王,那是造船厂一年前研发的新式战船,移除了楼船上的女墙与楼层。”

“原先的楼船虽说承载兵士多,可因船只过高,常致重心不稳,不适远航。”

“船厂工匠在今上的指引下,用四根桅杆取代了原来的女墙与楼层,如此即可保持平衡又能提高航行速度。”杨敷指着四桅楼船给刘将闾介绍到。

会稽郡的大汉第一造船厂在被刘襄南巡批评以后,从上到下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大截。

船厂一众工匠在刘襄天马行空的战船蓝图指引下,成功造出了有四根桅杆支撑的楼船,大大提高了船只的航海能力。

“那些楼船为何不也移除女墙?”刘将闾指着仍然保留有女墙的艨艟斗舰疑惑道。

“禀大王,那是艨艟斗舰,可以安插幡帜,指挥攻守进退用的金鼓。可供百余名戈戟步兵、弓箭兵作战。”

“同时在船内部可以安装大黄弩或在楼顶安装抛石车,射程均能达到两百步以内命中目标,可以使得敌方船只还未接近,就被击毁。”

“斗舰主要是用于海上作战,保证四桅楼船不受海兽、敌船的攻击,四桅楼船则主要负责运输粮草与士卒。”

“……至于那些小船,则是因为斗舰与四桅楼船体型大,不够灵活,为了确保船队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故而编入船队。”杨敷直接一口气给刘将闾介绍完了大汉水师的结构。

“妙哉!如此我大汉水师可纵横四海无敌!”刘将闾听完杨敷的介绍不禁抚手称赞道。

“盖今上之雄才大略!”杨敷不失时机的在这位刘襄的胞弟面前拍起了刘襄马屁。

“杨将军所言极是,陛下受命于天,五帝感生,我等当恪守陛下之圣喻。”刘将闾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对了,杨将军,我听闻此次远航之事并非一番风顺,北平侯辞去右丞相似与此有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