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路星河的原则(1 / 2)

加入书签

四国饭店。

      

      

        郑谦如约而至。

      

      

        在一个高端包间里,看见了路珊珊和路星河两人。

      

      

        “郑谦,你来啦?”

      

      

        路珊珊在看到郑谦之后,笑着走过去迎接:“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我父亲。”

      

      

        “路叔叔你好,我是郑谦。”

      

      

        路星河显然迟疑了一下。

      

      

        他……这么年轻?

      

      

        “爸,我忘了跟你说,他是我大学同学。”

      

      

        “哦哦,大学同学啊!”路星河跟郑谦握手。

      

      

        落座之后,简单吃了两口,郑谦就直接进入了主题。

      

      

        “路叔叔,听珊珊说,你手上有一些招标项目是吗?”

      

      

        路星河点了点头:“确实有一些还未公开的招标项目。”

      

      

        他手里的招标项目其实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公开过,很多人都看中这个废弃的酒厂,眼馋那张经营许可证。

      

      

        一个州只能允许有四张酒厂经营许可证,但如果从他这儿接受废弃倒闭的酒厂,州里面会额外给一张经营许可证。

      

      

        这些项目包括木材加工厂,玻璃制造厂,农具生产厂,除了酒厂以外,都是夕阳产业。

      

      

        一家酒厂如果经营的好,三个月就可以回本。

      

      

        很多人都只对酒厂有兴趣,其他的那些面临淘汰的厂子根本连问都不问。

      

      

        这些项目,在路星河手里,其实算是个烂摊子。

      

      

        他的原则是这样的,只要有人愿意把那三家夕阳工厂接手,就可以得到一家酒厂,附送经营许可证。

      

      

        郑谦听出来了,合着就是一个捆绑销售。

      

      

        其余三家厂都是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是七八十年代就创立的,但州里也不敢让它们倒闭,一旦倒闭,就会发放大量的安置金。

      

      

        那家酒厂,也早就废弃,机器什么的早就被拉走卖掉了。

      

      

        值钱的只有一张经营许可证。

      

      

        “我也直接给你透个底吧,三个厂,一个厂一个亿,能保证两年不倒闭,酒厂直接送给你。”

      

      

        路星河坦白说。

      

      

        “怎么样,你能接受不?”

      

      

        路珊珊在郑谦到来之前,就先听他简单说了一遍,国有企业转私有的条件,觉得太过于苛刻了。

      

      

        人家只要一个酒厂,你非要让人把三个毫不相干,濒临破产的工厂给接手。

      

      

        她的父亲,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再怎么说都说不动他。

      

      

        郑谦是个生意人,心里肯定会算这笔账。

      

      

        就连她都觉得,这笔买卖不划算,郑谦又怎么可能会轻易做呢?

      

      

        可无论郑谦能不能接受,路珊珊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她现在心里十分忐忑,一直在观察郑谦的表情。

      

      

        怪不得这些项目在路星河的手里,迟迟没有出手,原来原因在这里。

      

      

        酒厂是很暴利,但要先搭进去三个亿,接手三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后续还得持续赔钱经营。

      

      

        怎么听怎么亏。

      

      

        三个亿,就换一张酒厂经营许可证。

      

      

        确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不过对于郑谦来说,这其实并不能算烂摊子。

      

      

        虽然说有点贵,但仍然能派上用场。

      

      

        木材加工厂,完全可以交给常大山或者马文成管理,他们两个跟木头打了半辈子交道了,肯定能做好这件事情。

      

      

        不求盈利,只要不亏钱就行。

      

      

        玻璃加工厂倒是有点麻烦,不过据说许舒云最近开始尝试这些项目,倒是可以给许舒云练练手,就算亏了也没啥,可以吸取点经验。

      

      

        等于说,郑谦白捡一个酒厂。

      

      

        郑谦稍加思索,就答应了下来:

      

      

        “行,三个亿就三个亿。”

      

      

        路星河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