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登门(1 / 1)

加入书签

醉仙楼开张顺利,三天下来生意逐渐步入正轨。

即便没有成都神仙楼那么兴盛,但作为东都洛阳新开张的酒楼,能维持基本运作,一天能坐个二十来桌客人便已有利可图,而且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这源自于杨云开张首日的免费试菜和试酒活动。

何五六和店里的伙计觉得杨云花了冤枉钱,杨云却心知肚明,不如此不足以迅速创下口碑,打开市场。

开酒楼和工坊前后花了三十多贯钱,做免费试吃用了不到五贯钱,却做了一波相当不错的广告。

随着生意步入正轨,每天光顾最多的反而是胡人,准确地来说是胡商,有来自西域,也有来自北地,他们跟普通顾客一样点上一桌菜,酒是叫了又叫,赖着始终不肯走。

以杨云所知,这些人都是开业那天最先光顾那个胡商的“同伙”。

普通商人,本着同行是冤家的原则,少有共同进退的。但胡商却不同,本就属于外来群体,他们抱团在长安和洛阳做生意,互通有无,情报共通,有好买卖往往一拥而上,如此做的好处是没法形成垄断,却能集众家财力之长,在局部形成优势,把大唐商贾给压下去。

这次他们是为醉仙楼提供的高度酒而来,除了尝尝传说中可以让神仙醉倒的美酒外,也有买断酿酒配方之意。

“这些番人,吃完不肯走,稍微不留神就会被他们溜到后院……杨小官人,您可要小心些才是。”

何五六当了醉仙楼免费的护院,没事就跑往杨云这里跑,不是为蹭吃蹭喝,而是看看有什么事能帮到忙。

何五六发现胡人对酒楼心怀不轨,见杨云从楼上下来,立即上前提醒。

杨云道:“来者是客,只要他们按照酒楼的规矩行事,不吃白食,就不能向外赶客……他们最多只在这里坐一下午,只要有空位,由着他们便是。”

胡商发现杨云下楼来,一个嗓门大的老远便喊着:“小奸商,过来谈谈买卖……我们要买你的酒,还有酿酒的方子。”

杨云“小奸商”的称呼,源自于最初到酒楼来捣乱的那个名叫霍木铎的胡商。

霍木铎来自西域,平时都是在长安做买卖,这次鬼使神差来到洛阳兜售皮货,把货卖完后想进一些大唐的紧俏货回去,那天在街上闲逛看到醉仙楼开张,成为第一个吃螃蟹之人,就此迷上让他沉醉的美酒。

霍木铎几次跟杨云谈购买配方之事,杨云未将路子彻底封死,开出个“良心价”……三万贯,把霍木铎吓得不轻。

从此之后霍木铎见了杨云就叫“小奸商”,连同那些一道前来吃饭的胡商也是如此称呼。

面对这群嗜好高度酒却不肯花钱买配方的人,杨云只是报以礼节性的微笑,心里想的是:“你们要么出高价一次把我的酿酒配方买断,要么就作为顾客来我这里消费,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想跟我谈价钱?没门!”

“小奸商,我们已同意联书,无意间遇到世外高人武尊真人,跟随武尊真人学道多年。

“……什邡县闹南蛮,家师嘱我入世,一展身手,助官军去贼,以火符咒破敌……蒙什邡县苏县令赏识,将我举荐剑南节度使王将军,往成都造火符咒……”杨云道。

杨玄璬不解地问道:“那你怎不留在蜀地,为王节帅效命?”

杨云叹道:“王将军于金川破敌,功勋卓著,名动朝野,而后挥师会野,家师随同在侧……家师嘱我往洛阳来投亲……”

杨玄璬皱眉不已:“这倒是稀奇了,王节帅如今风头正劲,令师却让你到洛阳来……或是武尊真人不看好会野一战的结果,所以提前绸缪……不过武尊此人,我此前从未听闻,也不知其修为如何……这几年张果道长名望愈隆,圣上有意请他到洛阳相见,却未得回复。”

杨云来到洛阳后,也闻听道家一些名人。

其中最有名的既不是天师道本代天师张高,也不是长春真人等名道,而是有“仙人”之称的张果。

这个张果,也就是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传说到如今已活了三千多岁,历史上曾于开元二十二年为唐玄宗赐封,眼下尚是开元二十一年,武则天和唐玄宗多次邀请张果老到洛阳相见未得,正是当今天子日思夜想的时候。

处于朝廷核心层的官员,谁都知道这段典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