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福宁宫。

        等众人都走了之后,  孟贵妃还记挂着四皇子的伤,于是去了他住的东偏殿。

        她打开房门,  一眼便看到了趴躺在床上的四皇子拿起一粒花生,  百无聊赖的扔到远处放着的一个花瓶里。他躺着的床上,还放了一碟已经丢了一般的花生。

        他身边伺候的宫人和内侍都被皇帝的人请出去罚了一顿,如今个个伤着,  此时屋子里除了一个不过八九岁的小内侍外并无其他的人。小内侍正哄着他问他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东西。

        四皇子看见孟贵妃进来,手忙脚乱的要将床上的那碟花生藏起来,  后来一想,现在藏起来也没有用了,  于是又放弃了,  抬着眼笑着讨好的喊了一句“母妃”。

        孟贵妃有些无奈的走到他床边坐下,  将他床上的花生拿出来递给旁边的内侍,  又挥了挥手让内侍出去。

        内侍拱了拱手出去了,  顺便关上了门。

        孟贵妃看一眼他的屁股,此时他穿着衣裳,看不来里面伤得怎么样,  她问他:“让人上过药了吗?”

        四皇子连忙用力的点了点头。

        孟贵妃叹了口气,  过了一会,  轻轻的摸着他的脑袋问道:“泰儿,你告诉母妃,  你为什么想去庆元宫?是不是有人让你去的?”

        四皇子趴在床上,将下巴顶在自己的手背上,  十分随意的回道:“我就是有些好奇,  我听别人说,  那里以前住着父皇一位十分喜爱的宫妃,  后来那个宫妃薨逝了,父皇就让人将那里封了,除了清扫的宫人不让任何人进去,免得睹物思人。我就是想看看那里面是什么样儿的。”

        “那你在里面见到了,有看到什么吗?”

        四皇子摇摇头道:“没有,那里跟别处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就是里面的东西都旧了。”

        东西虽然旧了,然而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很明显父皇是经常让人进去打扫的。四皇子想了想,最后还是没向孟贵妃问出,他在那宫殿里看到的那副画像的事情。

        孟贵妃对他道:“庆元宫原是你父皇的生母,先帝的周昭容住的地方,后来你父皇的一位宫妃也住在了那里。但她们住在那里后,双双早逝了,你父皇是觉得那个地方不好,所以才封的。你不必胡思乱想。”

        孟贵妃看了四皇子一眼,有些试探的道:“原来住庆元宫的宫妃,是母妃很好的姐妹,我们自小一起长大,她虽是伺候我的丫鬟,却情同姐妹。她随我一起进宫,后来她被你父皇看中,纳为妃嫔,只是后来……”

        孟贵妃顿了顿,似是暗自伤神,没有继续说下去。

        四皇子点了点头,像是并没有特别的在意,只是单纯的好奇:“那她是怎么去世的?”

        “难产。”

        四皇子听完心脏奇怪的刺痛了一下,他感觉自己有些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像是闷了一口气,但又说不出来是为了什么。想来想去,他觉得他可能是同情那位庶母妃,有些遗憾的道:“那那位弟弟或妹妹也没有活下来吗?”

        他现在的那些兄弟姐妹都是有母妃的,所以他会有这样的猜想。

        孟贵妃目光有些悲伤的对他笑了一下,再次伸手一下一下的摸着他的脑袋,没有回答他的话。

        过了一会,深吸了口气,又岔开话题,笑着问四皇子:“今天你见到的那位表妹,你喜欢她吗?”

        四皇子想起那个红色的小身影,本已经消下去的火气顿时又上来了,心里哼道,小家伙人小鬼点大,小小年纪心思却忒坏了。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许多主意,故意对孟贵妃笑着道:“喜欢,她长得漂亮又可爱,母妃以后多召她进宫来。”

        孟贵妃心里对四皇子和娘家的侄女有别的打算,闻言心里自然高兴,对他道:“可以,但是

        你是当哥哥的,以后得多照顾她。”

        四皇子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一边信誓旦旦的保证:“没问题,我一定会好好照顾表妹的。”,一边心里却在邪恶的呵呵起来。

        孟贵妃想起了今天也问过了侄女同样的问题,她问她喜不喜欢这个哥哥,孟毓心却一脸害怕的靠在她的胸口上,抓着她的衣服道:“哥哥好凶,心儿怕怕。”

        孟贵妃心想,四皇子有时候是淘气了些,但心是柔软的,以后只要让他们多相处,他们会喜欢彼此的。

        孟贵妃又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站起来给他扯了被子盖上,对他道:“受伤了就早点休息吧,明天再让宫人给你上药。”

        很快就到了腊八节,腊八节过了之后,转眼就是年关。

        年关来了之后,各部开始准备封印过年,而宫里文华堂也开始准备放假的事宜。

        放假之前,皇帝突然心血来潮来了文华堂,看着正在上骑射课的一群孩子们,想试一试这些孩子的本事,于是提出让他们比赛射箭。

        于是,整个文华堂的学生们被分成了两组,八岁以上的一组,八岁以下的一组,各自比较,每组的第一名都能得到皇帝的赏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