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六十六章

景成帝卧病在床,虽病得七荤八素仍不忘发落淑嫔。

淑嫔有孕在身重罚不得,仅被褫夺封号降为答应,禁幽于永福宫中,待诞下皇嗣,立即打入冷宫。

沈薇得知自己生完孩子就要被打入冷宫,当场痛哭出声,完全不敢相信景成帝居然对她如此无情。

……

揽月轩。

原本的沈贵妃也就是如今的沈嫔,听见自己侄女被降为答应之后,一开始心中痛快无比,然而痛快过后就是深深恐惧。

如今沈氏两个妃嫔在后宫都失了宠,那么接下来景成帝岂非要开始收拾她们的母家了?

那么凌朗将来是不是也要跟着遭罪?

不行,这大梁江山的皇位一定得是她的儿子才行!

沈嫔虽被眨到了揽月轩可她没被幽禁,她与身旁的宫婢依旧出入自如。

沉思半晌,她心有所决,亲笔写了一封信,将婢女夏荷喊了进来。

“将这封信交给三皇子,让他代我转交给丞相夫人。”

夏荷跟在沈嫔身边许久,见自家主子的面色不太对,又见沈嫔要找何氏,登时意会过来主子怕是又想做什么。

她接过书信,犹豫了下,劝道:“奴婢斗胆劝上一句,之前娘娘已犯下大错,如今您可千万不能再──”

沈嫔冷冷打断:“闭嘴!本宫绝不会坐以待毙,见到三皇子什么话都别说,尽快让他将书信递到丞相夫人手上便是。”

夏荷无奈的叹了口气,垂首应了声是,拿着封装完整的信封,转身离去。

永安侯一脉虽已大都伏诛,可刑部侍郎的罪证依旧在她手中,只要她能将丞相夫人拿捏住,一切都还有希望!

沈嫔坐在罗汉床榻上,轻轻摸了摸鬓边珠钿,蔻丹红唇勾起一抹势在必得的微笑。

……

牧逸春的妻子何氏得知沈贵妃被降位之后,心中大大松了口气,正想着兴许老父那件事应该就这么过了,三皇子就派人送来了信。

何氏拆开一看,原本刚沉回心底的大石,再次重重的提了起来。

她没想到沈贵妃被降为嫔位之后非但没要消停的意思,反而想继续拿捏她,继续将她当木|仓使。

何氏双眼腥红,心中憋屈气愤难平,何奈老父及母家全被沈嫔拿捏在手,再如何不甘也只能乖乖进宫见沈嫔。

再回到相府时,何氏双眸已浑浊无神,整个人犹如行尸走肉那般。

她万万没想到沈嫔居然会那么恶毒,居然想……

就在她浑浑噩噩的踏进厢房内时,却赫然惊见自家夫君就坐在圆木桌前,黑眸沉沉的看着她。

“老爷有什么事么?”何氏心中一凛,勉强笑了下,额间冷汗涔涔。

三皇子派人捎信过来的事,牧逸春身为相府之主自然知晓。

“沈嫔召你进宫都说了什么。”牧逸春面无表情,言简意赅。

何氏面色发白,嘴唇哆嗦,“什么?”

牧逸春耐心道:“沈嫔都说了什么。”

“老爷,沈嫔娘娘什么也没说,就是问我、就是问我……”

何氏被迫应下沈嫔的计划本就心乱如麻,如今见自己夫君神情严肃的模样,一时之间更是想不出理由来塘塞。

牧逸春见何氏吓得整个人瑟瑟发抖,沉默片刻,将在何氏离府不久,就被他找到的信,缓缓摊平在桌上。

何氏见他已看完那封信,蓦地绝望的哭了起来,“老爷,你听我说,我爹他真的……”

牧逸春淡淡打断她的话:“岳丈的事我与太子早就知晓,现下就告诉我,沈嫔召你进宫所为何事?”

“什么?”何氏愣了愣,泪眼蒙眬的杏眼登时瞪得老大,惊恐的看着自己夫君。

“你以为沈贵妃都查得到的事,我和太子会查不到么?”牧逸春依然面无表情,语气却多了几分无奈。

他与何氏当了十多年的夫妻,私底下两人虽相敬如宾并不亲近,但彼此之间好歹也有个女儿。

牧逸春如何也想不到,这个妻子居然遇到了事也不敢与他说。

何氏不敢置信,扑过去抓住牧逸春的手,眼泪直流,“那、那我爹和母家都没事了吗?”

牧逸春点头。

何氏此时才真真正正松了口气,放开牧逸春时,整个人已大汗淋漓。

“可你若答应沈嫔犯下错事,那么到时不止你爹与母家有事,就连相府也都得跟着遭殃。”

牧逸春无奈的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干净的帕子,抬手,细心地为她拭去面上泪水,“好了,莫要再哭。”

他心里的确只有裴娆,对何氏亦谈不上爱,但何氏为他的妻,为他生儿育女,不论是身份地位、荣华富贵或是温柔体贴,该给时他从不吝啬。

当年他与贵为皇后的裴娆偷|情时,只身一人,未定下任何亲事,也从不觉得给抢了自己心爱女子的景成帝,戴了一顶大绿帽有何错。

可自他活活气死老父,决定听母亲的话迎娶何氏时,他便决定将对裴娆的爱埋藏于心底。

入朝为官,位极人臣,守护大梁,愿天下太平、河清海晏,的确是为了裴娆。

可他最多也只能做到如此,不能再多。

这也是为何何氏虽然知道自己夫君从未忘过裴皇后,却依旧对他们两人当年犯下的大错绝口不提的原因。

何氏一直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相府主母之位,牧逸春的女人,她所求的便是如此简单。

她看着面无表情的夫君,眉眼低垂为自己擦眼泪的模样,心中悸动不已。

半晌,她握住牧逸春的手,含泪笑了起来,将进宫时沈嫔威胁她做的事,娓娓道来。

※码字不易,请订阅晋江正版※

景成帝后宫妃嫔稀少,如今还有两个遭了罪,重病不起时,也只有裴皇后一人能侍疾。

“听说太子已为太子妃寻到两名接生过双胎的稳婆们,此事可为真?”裴皇后坐在龙榻旁,看着面色苍白的景成帝,喃喃自语。

凌容与当时就站在一旁,如今他代景成帝监国,该有的权利应有尽有。

他前世已有过治国经验,处理起政事可谓得心应手。

朝中老臣见太子年纪轻轻却杀伐果决,运筹帷幄与各种决策甚至都不比景成帝年轻时逊色,不过一个月,文武百官便对这位年轻太子称赞连连。

此时盛欢已有六个月身孕,赵舒窈更是八个月,再过一个月就要临盆,可景成帝的身子却每况愈下,始终不见好转,甚至有几次已一脚踏进鬼门关,全是靠着御医们跟阎王抢人。

凌容与每日下朝时都会过来探望景成帝,并时不时就召问御医询问景成帝病情为何,在外人眼中,太子此举可谓孝顺,丝毫挑不出错处。

可他们却不知,承干宫里的人大都已被换成了他和裴皇后的人,就只剩景成帝身边的几个忠心的老奴动不了。

如今也是素来与景成帝感情极好的皇后亲自侍疾,那些老奴才安心的退出寝殿外。

凌容与听见裴皇后问话,淡笑道:“是的,那些稳婆与接生嬷嬷们,如今都已接进东宫安置妥当,就等着欢欢发动。”

“太子妃是有个福之人,必定能平安顺产,太子更为她寻了这么多有经验的接生嬷嬷,不用过于担忧。”裴皇后点了点头。

“只是你父皇这样终日昏迷不醒也不是办法。”裴皇后神色自若,话里却意有所指。

凌容与抿唇,不着痕迹的扫了昏迷不醒的景成帝一眼,垂眸淡道:“母后所言极是,况且大梁本就不可一日无君,儿臣监国实在惶恐,得尽快让父皇醒过来才行。”

裴皇后点了点头,温和的凤眸闪过一抹戾色,接着方漾出几许笑意。

她轻轻一叹,笑容温和的将芳云唤了进来。

就在太子面前,若无其事般的吩咐芳云让药童将药量加重一些,不止如此,还再三叮嘱定要再加上几许老参。

芳云低眉顺眼应了声是,面无波澜转身离去。

裴皇后轻捏手绢,细心温柔地替景成帝擦拭额间汗水,低声道:“皇上,您可要快点醒来,臣妾还有些话还没来得及对您说,您可千万要撑住。”

凌容与听见裴皇后的话,眸光微动,垂首抿唇不语。

重活一世,他已经知道自己母后对于他的父皇,究竟是抱持着何种心态。

他的母后原本应该与自幼两情相悦的牧逸春共渡一生,最后却一辈子都被囚困在皇宫之中。

前世景成帝病重时,这些事裴皇后也曾做过。

当时的凌容与醉心收拾永安侯与害盛欢母子的那些人,因而并未发现,直到裴皇后离世之前将一切说出,他才知晓自己母后究竟有多恨自己的父皇。

景成帝的病情,时至今日,众御医们皆已束手无策、纷纷摇头。

赵杰为景成帝诊断完后,甚至也直言不讳地说皇上已无力回天,要太子和裴皇后做好心理准备。

景成帝身子因虎狼之药与过分纵.情早已亏空殆尽,就算是大罗神仙也救不回。

要不是凌容与强硬地要赵杰想办法将景成帝的命给吊住,硬生生又多拖了一个多月,景成帝恐怕早就撒手人寰。

凌容与此举自然有他的原由,他现在尚过于年轻,朝中官员仍对他颇有微词,是以他需要用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让那些官员对他心服口服。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有接生双胎经验的稳婆们迟迟没有着落。

一旦景成帝驾崩,他成了新帝,到时要做的事有许多,不止要安定前朝,还有繁琐的登基与立后大典,一旦开始忙了起来,他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处理那些稳婆的事。

直到近日,才终于让他找着了两个经验丰富,又接生过双胎的稳婆与接生嬷嬷。

虽然只有两个,凌容与远远觉得不足,可此时盛欢已有孕六个月,肚子就似吹了气般,看起来已有七、八个月一样,大得有些吓人。

怀双胎通常会早产,甚至有七个多月就发动的。

凌容与不敢再拖,就怕自己费了太多时间反而没能赶上盛欢发动。

最后只再找了几个经验丰富却没接生过双胎的接生嬷嬷们,就迅摙地将这些人都接进宫,以备盛欢随时发动。

此时,盛欢生产的一切皆已安置妥当,凌容与并不想阻止自己母后。

她痛苦了一辈子,总该让她痛快一次。

他的父皇随心所欲的痛快了一辈子,自然也得自己承受当初肆意妄为的苦果。

如今药童也是太子和裴皇后的人,自然他们吩咐什么,药童就做什么。

翌日裴皇后侍疾时,汤药果然浓了许多,且里头浮着好几片老参。

裴皇后看着榻上皇帝苍白削瘦的面颊,与枯瘦的手臂,眼底掠过一丝讽笑。

亲自将景成帝扶了起来,在他背后塞了些许引枕,一勺一勺的喂着他喝药。

然而景成帝早已病入膏肓,命全是靠御医们的药吊着,早已昏迷不醒多日,就算偶有醒来也是神智不清,此时裴皇后的药又如何喂得进去。

裴皇后倒也不急,轻声细语的将芳云喊了进来,让她扶住皇上。

裴皇后则一手掐住景成帝的嘴,一手捧着汤药直往他嘴里灌,见药有大半都喂给了衣裳,又轻声吩咐道:“再端一碗药过来。”

她的面容与话声皆与往常无异,丝毫看不出任何的不对。

芳云是裴娆的陪嫁,自然知晓自家主子的心思,默默不语的出去,依言又端了一碗新的汤药进来。

裴皇后几乎每隔一个时辰就这么强灌景成帝汤药,如此不分日夜反复灌食数日,景成帝原本苍白的气色,肉眼可见的红润起来。

接着再过几日,昏迷大半个月的景成帝眉眼微动,悠然转醒。

景成帝的老奴们见景成帝气色变好,立刻欣喜若狂派人通知御医及皇后。

盛欢肚子里的双生子虽然才六个月大,可此时看起来却已接近足月。

凌容与看得心惊胆跳,听见她说想到御花园散步,当下想也不想就要拒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