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 13 那些一千年前的生与死(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成功在安倍晴明那里刷了一些好感度的菅原慧生搭上了顺风车,不,顺风鸟。

比起在密林覆盖的山野上空瞬移,骑鸟飞行简直是一种享受。颇为符合安倍晴明这种风雅士大夫的风格。

咒灵操术真是好用的术式。

菅原慧生都不禁羡慕起来。

但根据天元大人几百年来的观察,似乎越是强力的术式,所需付出的代价越大。

只是不知道安倍晴明究竟付出了什么

半个时辰,三人就飞出了茫茫树海,甚至又飞了一段距离,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庄园,补充一点儿生活物资。此前为了赶路,三人都是轻装上阵,没带累赘的东西。

但说是物资,其实也只是易保存的饼、干米饭和味增之类的东西。

彼时,日本其实是没有村庄这种东西的,全国各地都只有天皇和藤原氏分封给各地豪强的庄园。此次求救的所谓“武藏七党”,实际上只是武藏蕃,也就是一千年后东京地区的七个大地主。

而除了奈良和平安京两个大城有比较成熟的商品交易,其余地方是找不到“店铺”的。能有余粮,愿意和他们做交易的,也只有大大小小的庄园主,以及庄园主的手下和私兵武士。

甚至,因为前些年几次大量的过度铸钱,导致货币超发,而且质量严重下降。除了近畿地区之外,民间根本不认天皇发的“十二钱”,而是选择更原始的以物易物。哪怕是庄园主也不例外。

贺茂保宪用一块绢布换了一袋干米饭、少量的盐豆、蜜饯和干菜。

而菅原慧生没有贵重的东西,他选择用一只在树海里抓到的小鹿,向庄园主手下的武士们换了一大袋糠饼。

一千年后,只能算鸡饲料的东西,在当时,已经是大部分人在丰年时的主粮了。至于,为什么不向庄园主换些更精细的粮食,是因为当时佛教盛行,大部分日本上层人士都是素食者,吃肉被认为是粗俗的。

但是对菅原慧生这样的咒术师和更下层的武士们来说,倒是不太在乎这个。

能吃饱就不错了。

“你一个人吃吗你吃得了这么多”安倍晴明好奇地看看,“我还没有见过加了豆粕的给我点儿尝尝。”

“这饼不好吃。”菅原慧生提醒说。

“那我倒要尝尝有多难吃了。”

安倍晴明不信邪,从菅原慧生手中的糠饼上掰掉一点,丢入口中。

“还不错,比预计的好多了。师兄,我们也买点儿吧。这样,到武藏前,就不用再停下来了我记得你临走的时候带了盐”

盐和布料一样,也是和平民交易时的硬通货。即使日本被海环绕,但靠海的地方大都空气湿润且多雨,制盐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贺茂保宪拗不过,只能拿盐块找人去换饼。

看着师兄的背影,安倍晴明突然问身边的菅原慧生。

“你吃过屎吗”

“没有。”

菅原慧生即使再吃不饱,也不会考虑这种可怕的事情哪怕是饥荒时期,蒲公英、槐树花、榆树皮能吃的东西那么多,为什么要想不开

“我吃过。”安倍晴明严肃地说,“真的,不骗你。”

然后他又从菅原慧生手中的糠饼上掰走一小块,放进嘴里。

一边咀嚼,一边评价说“这东西,其实味道还好。就是放久了有点酸。如果保存的时候更干燥一些就好了算啦,靠近树海,也就只有这个条件了。”

突然,菅原慧生对安倍晴明的印象改观了一些。

他原本以为这个小少爷会吐出来呢。

又花了一天半的时间,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三个咒术师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但是,问题来了,他们该去哪儿呢

武藏地区很大,即使是菅原慧生用上瞬移,从这头到那头也需要半天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