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第 32 章 每天一个歪主意(1 / 2)

加入书签

韩嘉言自然不会知道江逸心里在想什么,见他面[se]有些不对也只以为江逸是才知道这件事感到惊讶。

  此次兵马指挥司的人来得正好,一番解释后,大家皆大欢喜。

  高飞虎带着被抓住的几个贼人和被拐的那三个小女孩回去复命,而韩嘉言也可以带着侍卫继续前往瞿县。

  临行之前,江逸与韩嘉言道别,在知道他这次办完事很快就会回京城后,便与他相约下回在京城再见。

  “韩大哥,我家就在安平街的庆国公府,若你回了京便让仆人来我家知会一声。你初来京城,到时我一定带你好好逛逛。”

  韩嘉言颔首笑道:“我定记得。”

  站在江逸身后的黄柏小声提醒他,“少爷,您明[ri]就要去国子监了。”

  江逸还真的差点就忘了,他还没放过这么短的假。

  他皮笑[rou]不笑地对黄柏说:“黄柏你记[xing]真好。”

  无辜的黄柏缩着脖子低下头,在心里嘀咕,少爷不喜欢他多话就直说嘛,这[yin]阳怪气的他万一听不明白呢。

  江逸回头跟韩嘉言说:“不过我现在在国子监上学,每月只有朔望两[ri]有学假,要是让人来送信便这两[ri]来。”

  “无妨,等你学假之时就好,我在京里应还会再待月余。”韩嘉言耐心答道。

  一旁的孟泰见到此情此景,心中不免感到欣慰。

  自夫人离开后,世子对王爷难免有怨言,平[ri]父子之间常有关系紧张之事却无人敢相劝,在府里世子对庶弟们亦是漠然置之。

  而在南地,因着定南王世子这层身份,极少有人能真的把世子当做朋友看待,自小一起的侍卫伴读也不敢稍有逾矩。

  这次难得遇到一个这么活泼的郎君,让进京后一直心事重重的世子心情舒畅了不少,因着这点,孟泰在心里对江逸抱着几分感激之情。

  “好了,逸哥儿你再这样下去,可就要耽误韩世子了。”见江逸还想要[jiao]代更多,辛静姝出言打断了他。

  待韩嘉言走远后,辛静姝瞧江逸似乎还有些依依不舍,打趣道:“上回夫君出远门,也没瞧见逸哥儿你有这么不舍。这要是有机会,你是不是想换个大哥了。”

  “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嫂嫂怎么还拿这话逗我?”

  他倒是想换,那也要能换才行呀!这哥哥又不是街上买的大萝卜,看着不水灵就能想换就换。

  这事结束后,江逸和辛静姝及辛夫人也没有再多做停留,简单在寺里用过斋膳,午后便回了府。

  回去后到了长公主院里回话时自然又是好一顿解释,好不容易哄好了母亲让她相信自己确实什么伤都没有,江逸才敢把定南王世子的事情说出来。

  “虽然母亲说着定南王府的不是什么好人,可我见韩大哥人就很好,与我素不相识就愿意救我,一听说那些小姑娘有难也马上派人去救。”江逸拼命在母亲面前说韩嘉言的好话,生怕母亲不同意自己去定南王府的人[jiao]往。

  “定南王是定南王,他儿子是他儿子,自然会不一样。”谁知长公主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她对韩嘉言一点也没有偏见,毫不迁怒。

  江逸这下不担心了,欢欢喜喜地回了长乐院。

  没想到母亲这思想还挺先进,讨厌就只讨厌一个人。不过方才好像忘问了,这定南王是怎么就惹得母亲如此厌恶呢?

  ******

  次[ri]回到国子学,江逸一扫前[ri]下学时的颓废,看上去神采飞扬。

  尤其是江逸坐在讲堂中时,他一边听一边不停往窗外看,面带笑容,像是期盼着什么出现一样。

  这引起了陈熙和章季青的注意,两人猜测,这是学假时遇到了什么事?看他这笑容,还是一件好事。

  趁着助教布置完作业不再四处走动的功夫,陈熙悄悄戳了戳江逸的手臂,小声问道:“今儿你到底怎么了?一回来就[jing]神亢奋,一整个早上看了外面不下十回。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大事要发生吗?”

  江逸神神秘秘地说:“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切,故弄什么玄虚!”陈熙不以为然。

  两人说完没多久,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锣鼓声。

  不止他俩听到了,其学子也都听到了,大家都[sao]动起来,连助教都站起身来朝门外望去,所有人都在找这是发生了什么。

  “这是附近谁家娶亲吗?”众人纷纷猜测。

  听了一会儿就发现,这声音好像不在国子监内,是因为广业堂一斋的讲堂在靠近围墙的一侧,所以听得到,但很快就慢慢远了些。

  只有江逸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自言自语道:“还挺准时的。”

  陈熙问他怎么回事,他又懊恼道:“哎呀,忘记找个画师来记录下这一刻了。”

  复又问陈熙:“熙哥儿你丹青如何?”

  陈熙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拿手去试他的额头,“这也没发烧呀,怎么还讲起胡话来了?”

  “你才讲胡话呢!”江逸一把推开他的手,拍了拍前排坐着的章季青,问道:“季青,你知道咱们学里谁最擅长丹青?”

  “要说擅长丹青,那自然是纪司业了,司业最擅人物花鸟图,等升到了诚心和修道堂的时候还能得纪司业亲自教授呢。”

  章季青不愧是留级生,知道的就是多。

  “那可惜了,总不能让司业替我去画。”

  “你到底弄了什么来?”陈熙这下也明白这动静是江逸弄出来的。

  ******

  此时的国子监外,由西城兵马司副指挥使高飞虎带队,一行人有的拿着锣鼓敲打,有的抬着牌匾,还有的举着锦旗,仔细一看都是穿着兵马司官差制服的差吏,一路向集贤门行去。

  因为他们的阵仗,跟在后面看热闹的百姓越来越多,导致队伍越发庞大。而这些人也并不驱赶,只派了两人维护秩序。

  浩浩[dang][dang]一行人往国子监而来,以至于快到国子监门[kou]时,里面的人看这架势目瞪[kou]呆。

  差点以为这光天化[ri]之下京畿重地还有人要来国子监闹事。

  直到看见领头穿着官服的高飞虎,这才安下心,接着便迎了上去询问。

  在知道是西城兵马指挥司的人之后,守门之人忙去国子监里面禀报。

  因祭酒今[ri]有事不在,跟着守门的人一起出来的是司业纪连云。

  纪连云一走到门[kou]就见到高飞虎以及周围一群睁大眼睛兴致勃勃看着他们的百姓。

  他与高飞虎见面寒暄了几句,因觉着在这大门[kou]讲话也不像样,再说还有那许多围观的人,便提议进去说话。

  谁知高飞虎并没有挪步的打算,甚至不等纪连云再次说请,就着急把今[ri]的来意和盘托出。

  纪连云听完思考了一下,一时有点不太相信,重复道:“高大人的意思是,昨[ri]兵马指挥司接到报案走失了几名孩童,然后就在东郊的红螺寺碰到了救下这几名孩童,并抓住歹人的江逸,所以今[ri]特来国子监表示感谢?”

  他有此疑虑不是因为看轻江逸,而是觉得就算感谢也应该是登国公府的门感谢才对,怎么会跑到国子监来了?

  “是的,纪大人,若不是江小郎君有勇有谋,机智过人,那贼人很有可能就被逃脱了,并不只是京城这几户人家会亲子离散,那些人逃窜到他处,还会继续作案,那时又不知要有多少人受害了。”高飞虎对着纪连云大声说道。

  他的声音甚至有点过分大声了,纪连云感觉这话不是说给他听的,而是说给在场的百姓听的。

  果不其然,围观的众人听说后就开始窃窃私语。

  “原来是国子监的小郎君抓住了那拍花子的贼人,昨儿听说有人在巷子里被拐了,吓得我今天都不敢带我家小娃去街市,就怕走散被拐了去。这江小郎君抓住了贼人可真是为民除害了!”

  说话的是一个穿这蓝[se]花布衣裳的年轻妇女,她家里孩子还小,最怕这些拐子,听了高飞虎的话后连声夸赞江逸。

  “谁说不是呢,这些贼人走街串巷,趁着大人一个不注意就把小孩拐了去,等报了案他们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哪还找得回来。”人群中有人附和。

  还有人说起后果,引起一片讨伐声。“听说有那凶狠的,不光女娃子被卖去那腌臜之地,男娃子也会被打断手脚去乞讨,再见时更是连家人都认不出来。”

  “那这江小郎君可真是救了好些人家!”

  “看来国子监的学子们不仅才学过人,这品行及勇猛也是一等一,不愧是国子监的学习子,住在这旁边,我们都觉得安心多了。”

  这人一听就知道是附近的居民。

  “是呀,听说被拐走的就有国子监附近的一户人家的孩子,多亏了有江小郎君。”他提起这些后,众人皆是点头称是。

  还有人教导同样挤在人群中看热闹的自家孩子,说:“你瞧瞧国子监的学子们,你要以这位江郎君为榜样,在私塾读书时也要努力上进,争取有朝一[ri]能考进国子监太学,成为有勇有谋的国子监学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