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田赋之议(二)(1 / 2)

加入书签

“而且,”

朱由棷继续说道:“现如今,农部这边估算的青州亩产数据,乃是战乱时期中的数据,并不准确。而且这段时间,很多地方一年只有一季作物,收益严重低估了。”

“再加上,咱们这一次制定田赋之后,原本的人丁税、附加杂税、摊派、徭役等,全部取消了。单单是这些项目,摊派到每亩地上面,恐怕都不止三分银子吧。”

“等到五年时间过了,天下承平日久,每亩地收益会慢慢增长上来的。到时候,每亩地收益达到五钱银子,恐怕都不是梦想。”

“再加上,农闲时节百姓们做工、干点其他活,挣一点钱。或者,将银子存放在银行中,平均下来每亩地收益绝对可以达到一两银子的,甚至还会更多!”

“因此,田赋设定在三分银子,不是低,是非常低!”

非常低?

一时间,史可法瞪大眼睛,有些诧异!

要知道,就算是每亩地收益能够达到一两银子,征收三分银子,那也是三十税一!

而三十税一,那可是当年太祖皇帝立国之初定下来的税赋比例。

现在,陛下竟然嫌这个税率非常低。

陛下这是准备将税率,设定在多少啊?

不过,旁边的内阁首辅刘静轩、财政部尚书席正久、税务部尚书苏林华等人,却并没有太过吃惊。

反倒是税务部尚书苏林华,开口说道:“陛下,臣觉得田赋设定在三分银子,的确是非常低,应该

提升到一钱银子左右。如此一来,达到十税一的税率,也不算很低,也不算很高。百姓们也能够承担得起!”

“而且,”

税务部尚书苏林华继续说道:“每亩地一钱银子,按照现如今大明八亿亩田地来算的话,每年田赋收入至少有七千余万两白银。届时,再加上商税、盐税等其他税收,朝廷每年财政收入就能够达到一亿四五千万两,除去这几年的国债券,也能够支撑五年后的财政支出了。”

“臣以为,田赋设定在每亩地一钱银子,较为妥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内阁首辅刘静轩、财政部尚书席正久两人也开口回道。

一旁的农部尚书薛重阳仔细地思索片刻,开口回道:“臣也赞同!”

这时候,史可法已经彻底说不出来话了。

一钱银子,还真是多啊!

不过综合来看的话,倒也还能够接受!

然而就在此时,朱由棷却摆摆手,说道:“一钱银子,还是太低了!”

啊?

这一下,所有人都有些惊讶。

就连内阁首辅刘静轩,也微眯眼睛,开口问道:“陛下,一钱银子若是还低的话,可以设定在一钱五分银子。如此,便不低了,粗略估算每年田赋税收就有一亿两之多了。”

“一钱五分银子?”

朱由棷微微沉吟片刻,并没有表达意见。

此时的朱由棷,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毕竟,按照朱由棷的记忆,后世中实行比例税率的农业税

,起征税率在百分之八,最高税率在百分之三十,而就算是每年征收的农业税,按照亩产数量来估算的话,税率也在百分之十五点八。

套用在这个年代,按照每亩地收益一两银子算的话,平均税率在一钱五分八厘。

如此说来,刘静轩口中的一钱五分银子,倒是不算低了。

但是,朱由棷还没有认可。

在他现如今的考量之中,田赋平均税率应该设定在两钱银子左右。

然而,按照田亩等级、数量多寡等,进行相应的增减。

最低征收率在一钱银子,最高征收率则在三钱银子。

按照这样的设想来看,百姓们的负担,的确是重了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