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烛龙灭!(2 / 2)

加入书签

他知道,这碗饭虽然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但对于这些生活困苦的农民来说,却是他们省吃俭用才能省出来的。

“我懂,我懂,放心,放心。”

明明是一碗糙得不能再糙的黄米饭,刘秀却吃得是那么的开心。

见刘秀这副模样,老婆婆也狠不下心来说什么恶毒的话了,狠狠地瞪了一眼老丈之后,转身离开了房子。

没一会,一整碗米饭就被刘秀全部吃完了,“谢谢老丈了,时候也已经不早了,我就不打扰了。”

老农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想起了自己老婆的讲话,无奈的点了点头,“再喝杯水吧,饭不能再给你了,但水管饱!”

“那就谢谢老丈了!”

刘秀也不客气,一口就把面前的大麦茶一口饮完,这才像着木门外走去。

“行了,小伙子,刚蒸的馒头,吃不完了,拿着吧。”

这才刚走到门口,刚才的老婆婆就又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将手里的两个馒头塞进刘秀手中之后,立马转身回屋了。

看着手里的两个黄的发黑的馒头,刘秀心中无比温暖,他无比明白,这个时代寻常农户家中哪有什么吃不完的?这两个馒头,恐怕是这一家人省吃俭用下来给自己的了。

“老李头,还不进来,投什么懒呢!”

听着屋内老婆婆的叫喊,老农无奈地摇了摇头,“再往前五里地,那就是县城了,那里有专门收纳流民的地方,只要你愿意干活,咋也不会饿死人;实在扛不住了,就去那试试吧。”

“行了,馒头你拿着吧,我也该走了。”

拍了拍刘秀的肩膀,老农转身应道。“这就来,这就来。”

随着木门的关闭,刘秀身上的光芒也越发的暗淡。

“就剩半个时辰了吗...”

他暗自低语道。

刘秀拿着两个馒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个时代的新鲜空气和田野的芬芳。他继续向前走去,心中充满了感慨。

他走过了村庄,经过了小溪,爬过了小山丘,来到了那片广袤的田野上。

最终,抵达了城镇,即便天色已暗,城内仍是灯火通明,粮仓也是满满当当;不论是农民还是走夫,脸上都没有了因为饥饿来的暗黄色。

看着面前这个无比繁华的城镇,刘秀暗叹一声,“朱翊钧,论武力,你不如我,论治国,我不如你!”

“既然如此,此物送你!”

伴随着一小颗金色球体的生成,刘秀的以比之前快了不少的速度消散。

时光匆匆岁月深,秀丽江山画卷开。

朱氏英名传四海,老农善意满乾坤。

麦田金黄春意浓,村舍烟火暖人心。

明朝繁华昌盛景,国泰民安乐无边。

昔日流民今安在?百姓康乐胜封侯。

世间英雄多善举,传世诗篇载功名。

伴随着一首长诗,刘秀彻底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之上。

...

远在京城,本已入睡的朱翊钧突然迷迷糊糊的睁开了双眼,“刘秀,你要给朕什么!”

朱翊钧从梦中惊醒,坐起身来,环顾四周,却发现自己的寝宫内空无一人。他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自己并不是在做梦。

“来人!”朱翊钧大声喊道。

门口的侍卫听到声音,立刻推门而入,跪下行礼道:“皇上,有何吩咐?”

“刚才有人来过这里吗?”朱翊钧沉声问道。

侍卫摇了摇头,回答道:“回皇上,没有人来过。”

“退下吧。”朱翊钧挥了挥手,让侍卫离开。他重新躺下,却怎么也睡不着。刚才的一切,仿佛是一场梦,但是那场梦,却异常真实。

刘秀,那个传说中的汉光武帝,竟然出现在了他的梦中。在梦的最后,那个神秘的金色光点到底是什么?

想到这里,朱翊钧再也睡不着了。他起身穿好衣服,走出了寝宫。夜晚的皇宫十分寂静,只有巡逻的侍卫偶尔经过。朱翊钧来到御花园中,仰头看着星空,心中充满了莫名其妙。

毕竟,那可是光武帝啊!他所处的时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究竟是哪里的气运唤醒了他?他到底是恶还是善?其余朝代的雄主会不会也被唤醒?倘若他们有谋逆之心的话,自己有改如何自处?

不知过了多久,朱翊钧感到有些疲倦了。他正准备回寝宫休息,突然,一阵轻微的响动传来。他转头望去,只见一个金色的光球缓缓飞来,停在了他的面前。

朱翊钧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光球,刚刚伸手去触摸光球,只感觉一股温暖的力量从光球中流入了他的身体。

朱翊钧感到自己的身体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所充满,他的意识也开始逐渐模糊。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里是一片广袤的田野,天空高远,阳光明媚。朱翊钧环顾四周,发现自己的衣着也发生了变化。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发现它们变得更加有力了。

“这里是哪里?”朱翊钧大声喊道。

“大明的陛下,欢迎。”

就在此时,刘秀的身影出现在朱翊钧的面前,看着面前这个虎背熊腰的君主,朱翊钧显然是有些惊讶,“刘秀?你带朕来此地,所为何事?”

刘秀微微一笑,道:“殿下,不必惊慌。我带你来这里,是想让你亲眼看看您所治理的大明王朝。”

朱翊钧皱了皱眉头,疑惑地看着刘秀,“这是什么意思?”

刘秀指了指周围的田野和阳光,“殿下,您看这片土地,它是否肥沃?你再看那太阳,它是否明亮?这些都是您所治理的大明王朝,都是在你治理下的万千百姓。。”

朱翊钧环顾四周,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数万的大明农户一年的播种与丰收,仿佛看到了他们一个个过年时美丽的笑容

刘秀接着说道:“殿下,你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你所实施的政策使得大明王朝的百姓们过上了安定富裕的生活。

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您所治理的国家?你是否真正了解您的百姓们的生活?”

朱翊钧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说道:“朕一直在努力帮助我的国家和我的百姓,但是我并不知道我做得是否足够好。”

朱翊钧说这话的时候显然也是有些茫然,毕竟他上一世的记忆足足有二十七年,而这一世的记忆仅有短短的五年;所以他看待问题的方法难免会偏离这个时代。

刘秀点了点头,道:“殿下,我虽然仅仅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两个时辰,不过对于百姓的见解恐怕还要优于你;

请看看吧,看看在你的治下生活美满的老农,看看少年就有书读的贫苦儿童;相信这能从另一个方面带给你带领大明前进的方向。”

朱翊钧深吸了一口气,开始细细观察周围的一切。他看到田野上丰满的庄稼,看到阳光下辛勤耕作的农民,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幸福和满足。他看到了孩子们在村头嬉戏,看到了大人们忙碌的身影,这些都是他治下的大明王朝,都是他的人民。

一个时辰锅口,朱翊钧问道。

“刘秀,你带朕来这里,是想让我看到什么?”

刘秀微笑着回答:“殿下,我想让你看到,你所治理的国家是多么美好。

同时,我也想让你明白,你的治理并非无用功,在你的贡献下,我华夏子民第一次实现了全体都能吃饱饭的壮举;

这对于我们这个农耕文明来说,有多麽重要,不用我多说了吧?

可以说,仅仅这一件事,你就能超过历代雄主!”

听着刘秀的话,朱翊钧不禁热泪盈眶,毕竟,当了两年的皇帝了,受到同等之人的夸奖还是第一次,更何况这个人还是扶大厦于将倾的汉光武帝,朱翊钧内心的自豪从未如此强烈过!

待朱翊钧请续恢复过来,刘秀这才继续说道,“至于历代皇帝的苏醒,陛下不用担心此事;每个时代只能有一个人皇,这是天道与人道共同决定的;

因此,即使之后还有帝皇苏醒,要么他们要对殿下俯首称臣,要么像我一样现世不足两个时辰,殿下这可放心。”

“还有,此物乃是我大汉最后一点的气运所化,赋到武器之上,足可以让数万把凡铁获得绞杀英灵的力量,希望陛下可以妥善使用。”

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刘秀微笑着点了点头,“殿下,时间不早了,我也该离开了。希望你能记住今天的经历,更好地治理您的国家。”说完,刘秀的身影逐渐消失在空气中。

朱翊钧独自站在花园当中,深深的吸了口气,只有手中那枚奇幻的光球告诉着他刚才的一切都不是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