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代州之战(1 / 2)

加入书签

第102章  代州之战

        “什么?雁门关失守?”

        李自成一听禀告,顿时大惊,立刻喝问道:“是新的明军不是宁武关之军?有多少人马?”

        很快,聚将鼓声敲起,“咚咚咚”地声音,在傍晚时分的营地上空突兀响起,让很多大顺军的文武官员都很是吃惊,纷纷赶往中军帐报到。

        一路上,他们互相遇到,都是询问情况。

        “什么情况?都这个点了还聚将,是出了什么大事么?”

        “不是风平浪静的么,能出现什么事情,真是奇怪了!”

        “……”

        三通鼓毕,所有文官武将都已齐聚中军帐,李自成从后帐匆匆转出,脸色阴沉,一看就知道没有好事。

        众人一见,顿时都不说话了,看向他,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就见李自成还没未定,就已开口说道:“雁门关被明军夺回去了!”

        “……”

        他打算问问更多的细节,决定是死守代州还是放弃代州南逃。

        他们打着哈欠,精神疲惫,等着接替他们轮值的军卒过来换班。

        开门大吉,开门大吉,开门大吉……

        自从出了高杰给李自成戴绿帽的事情之后,后勤这边,李自成不放心其他任何外姓将领,就让他弟和他媳妇守着后勤。

        其他人听了,纷纷跟着吆喝起来,都是一脸地愤慨。

        周大彪没事,一见高氏和李自敬走下城头,便大声喊冤道:“我们好不容易逃回来,为什么要杀我们,我们有什么罪?”

        而在雁门关北面,同样有一支军队,因为都是骑军,刚刚才赶到,正准备休整。

        周大彪看看死去的三个兄弟,然后抬头看向高氏,连忙辩解道:“刚逃回来,心都是慌的,突然之间对我们动刀枪,谁心里不更慌?”

        在李自敬想的时候,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跑到城下,一个个都是一脸疲惫,满头大汗,显然是一夜没睡,都用在逃命上了。没过多久,就聚集了三百多人了。

        等到后半夜,骑军营的将士,包括崇祯皇帝本人,都被叫醒,略微用了餐之后,其余东西不带,只是全副武装,由周遇吉的人带路,只是借助月光,摸黑出了雁门关,往代州方向而去。

        他说完之后,看到高氏神情不变,但是李自敬的脸色似乎有点变化,他便又高喊道:“三殿下是认识小人的,我们好心逃回来报信,结果却被如此对待,兄弟们不服!”

        “雁门关都失守了,宁武关那边肯定也有援军,这事儿还真不好说啊!”

        李自敬既然已经认出来人,又没看到有朝廷追兵,便下令道:“放他们进来,带周大彪来见孤!”

        高氏看着他们,忽然冷笑一声道:“你叫周大彪是吧,你的家小该是在城中,来人,带他家小!”

        李自敬听了,连忙回答道:“朝廷增援的官军在宁武关那边打败了大哥,他们说大哥南逃了,嫂子,我们怎么办?”

        听到这话,城头上的人,顿时就震惊了。

        宋献策听到他的话,似乎是想过,马上回答道:“微臣以为,不妨和雁门关那边的守将接触下,看是否能招安。如若可以,一切计划照旧。如若是和周遇吉一样死硬,则为我军可出固关,从南路前往明国京师!”

        不过好在他提醒之后,李自敬便想起来了,仔细瞧瞧一头汗水,一脸狼狈的周大彪,还真认出来了,知道他确实是跟随他大哥的大军去攻打宁武关的。顿时,他就信了三分,那脸色就更白了。

        不过这时候,就见李自成喝骂了一句:“闭嘴!”

        毕竟李自成那边有二十来万人马,就算败,也有一定的反应时间。代州是粮草和家小营所在,岂会压根不管就顾着自己南逃!

        有步卒能逃过来,说明朝廷官军没有截断道路,那也不可能只有步卒逃回来。因此,她断定,其中必然有问题。

        “是援军赶回来了么?”有人猜测着,都是转头看向西面。

        “怎么回事,怎么会这样的呢?”

        边上的周遇吉听到,便也出列,转身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如此或许诈城或有可能。但算时间,宁武关那边贼军怕是已知道雁门关被我夺回,既然代州是其粮草和家小所在,必然会连夜增援,明日之战,时间或许很紧!”

        其他人一听,想起被周遇吉给欺骗了好几天,把他们当猴耍,顿时也都和刘宗敏一样对周遇吉非常不满,也想开骂。

        果然,就见西边远处,人影幢幢,似乎是不少人,正往这边赶来。

        此时,没有人能回答李自敬的问题,好不容易等到城外那些人离得近一些了,就有人大声喊了起来:“站住,你们是什么人?”

        三五成群往这边赶来的这些人,在离得近了之后,都能看出他们一脸地疲惫,应该是跑了一晚上,满头大汗的。

        李自成见底下吵成一片,当即用力一拍眼前案几,让中军帐的人顿时安静了下来,然后,他阴沉着脸说道:“据报,明军先以骑军,大概三千左右,正面吸引守军注意,然后步军从小道杀出夺了雁门关。听口音,像是大同的军卒。”

        城头上的人见李自敬认识那人,便没有多说什么,当即开门,把狼狈逃回来的人给放进了城里。

        李自敬听得脸色惨白,但是还是喊道:“不可能,朝廷哪来那么多军队,怎么可能打败我哥所领大军!你是谁,敢来妖言惑众,该杀!”

        张天琳这边,本来计划是次日一早,走一个白天就能到代州,要是昨天下午出发的话,就要半路扎营,道路又不宽敞,因此就没走。

        那人已经越来越近,站到了关前,喘着气,仰头说道:“三殿下,是我啊,太原的周大彪,带您游过太原城的那位……”

        “我们不服!”

        “没错,要不然光凭周遇吉的人马,那是断然不可能去分兵夺回雁门关的!”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严肃地说道:“周卿所言极是,如此,立刻传旨,骑军休息,午夜之后便依计出发。”

        但是,李自敬却是想不明白,当即问道:“我认得那为首之人,确实是跟着大哥在宁武关那边的。”

        于是,城头上的轮值头目立刻喝道:“快,派人禀告三殿下。”

        <div  class="contentadv">        过了大概两刻钟之后,李自成的三弟李自敬赶到城头。此时,远处的人已经更近了,城头上也能看得清楚了。

        听到他的话,高氏忽然断然说道:“来啊,把他们都抓起来,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

        结果没想到,雁门关竟然被明军重新夺了回去,一下就把代州给暴露在明军兵锋之下了。

        他的身上,依旧不改草莽习性。

        一听这话,城头上的人,顿时更是心情沉重了。

        临时搭建的中军大营内,崇祯皇帝就在主位,在他前面站着二十多人,为首那人便是刚投降的周大彪。

        期待着援军到来,结果却是看到这一幕,不但是李自敬了,城头上所有人都有些意外,神情也变得有些沉重。

        “可是,这是哪来的援军呢?有多少人马?”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明显带着郁闷说道:“我们都被周遇吉给耍了,宁武关里,当也有援军,如此便能解释这几天的异常了!”

        一夜平安无事,等到宁武关那边的大军增援,就能真正安全了!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被朝廷官军撵着跑,可以说,心中绝对是有阴影的。也就是这两年开始顺风顺水,才淡忘了以前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