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身先士卒(1 / 2)

加入书签

第156章  身先士卒

        “侯爷,不好了,大清兵跑了!”

        “什么?”刘宗敏一听,非常意外,同时也不理解,当即确认道,“大清兵跑了是什么意思?”

        反正肯定不是字面上的跑了,至少在他的认知里,大清兵非常厉害,怎么可能知道明军出京师就跑了呢!

        再说了,这个计谋不就是大清国的人想出来的,好不容易等到明军出了乌龟壳,怎么可能逃跑?

        绝对不可能跑的!

        李过和高一功也是非常诧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便都听着上气不接下气,挥汗如雨的探马回答刘宗敏的问题。

        就听那探马气急败坏地回答道:“就是跑了,逃了,他们往蓟州那边跑了!”

        蓟州可在他们的东面,压根不存在绕道截断明军退路的可能性。

        刘宗敏一听不由得大惊,当即怒喝道:“就不问问情况,他们到底是个什么鸟意思?”

        那探马听到这话,连忙分辨道:“侯爷,我们和朝廷夜不收打,他们从来见死不救。我们两家不打起来就好了,岂容我们靠近去问消息!”

        这就是底层不和睦的坏处了!

        这个情况,刘宗敏他们其实早就知道,不过就当看不到,甚至还有约束,结果没想到,这里就出了茬子了。

        高一功在边上听到,顿时就急了,连忙问刘宗敏道:“那我们怎么办?明国皇帝领兵已经差不多到了,兵力甚至比我们还多点,这还怎么打?”

        刘宗敏是主将,必须他拿主意。临战之时遇到这种情况,说真的,他艹建虏十八代祖宗的心思都有。

        可无论如何,此时此刻他再怎么抱怨都没有用,必须尽快抉择了。

        不得不说,刘宗敏也是个狠人,当即恨声吩咐道:“还能怎么打,当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这时候要撤,那就会被明军追着打!”

        临阵而撤,这是说好听了点,正常来说,这是闻风而逃。

        如果换成早些年的时候,刘宗敏他们没有一点负担,该逃就逃,逃不掉的自己倒霉。

        可如今,他们已经不是流贼,而是大顺军了。如果不是今年碰到的明国皇帝所领之军,那都是朝廷官军闻风而逃!

        不管如何,心中已经有一些骄傲了,断然不可能回到流贼时代。

        再说了,虽然朝廷官军确实赢过大顺军,可那都是偷袭,或者有兵力的绝对优势什么的。如今算起来,两军应该差不多,面对面,硬碰硬,怎么都能打一场吧?

        李过和高一功差不多也是这个想法,听到刘宗敏的话,便没有再多说,连忙各自领军,准备和朝廷官军决战!

        …………

        “报,流贼大军已在前方五里列阵待战!”

        前锋主将是周遇吉,一听之下顿时大喝道:“传令,备战结阵!”

        听到这话,步军将士们立刻从随行的车队中取下自己的盔甲穿戴起来,速度很快,足见平时都有训练这穿盔带甲之法。

        而骑军原本就穿着盔甲,如今护卫步军穿好盔甲,倒也显得很有章法。

        夜不收不断把消息传到各军,除周遇吉所部之外,其他各军也立刻备战,然后进入预定方位去结阵。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大顺军和朝廷官军便已面对面了。

        刘宗敏观察了一阵朝廷官军这边之后,当即哈哈笑道:“哪来的八九万,也就七万左右而已,兵力并不比我们多!”

        于是,他当即传令,让亲卫骑马传达他的话。

        “此战灭了明国皇帝,我大顺国便能代替明朝,所有人便是开国功臣,封妻荫子就在眼前!”

        “杀明国皇帝者,殿下必封爵以待!”

        “……”

        战前动员,鼓舞士气是绝对有必要的。

        这一点,刘宗敏知道,崇祯皇帝当然也知道。

        并且这时候,他同样也收到了好消息。这不,就听他边上的方正化当即大喜道:“这建虏想必是闻万岁爷威名,因此临阵而逃,把这流贼给卖了!”

        方正化回到京师的这段时间,多是在操练军队,没有陪同在皇帝身边,因此,他并不清楚吴三桂所部的事情。

        但是,皇帝知道啊!

        崇祯皇帝当然不认为建虏会闻风而逃,以后或许有可能,但目前是绝对不可能的。唯一能让建虏布置好了陷阱不用,反而自己先跑了,坑了盟友一把,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建虏知道被偷家了!

        不过,为了谨慎起间,他还是派出了大量夜不收散布出去,防止和流贼决战的时候被建虏杀个回马枪。

        原本的计划,是要迅速击溃流贼大军,再全力对付建虏的。因此,他也没有因此放松,当即派出一队骑兵,靠近流贼军阵前喊话。

        “陛下有旨,你等造反乃是迫不得已,只要不抵抗,便可赦免,或为国效力,或解甲归田,如若顽冥不灵,杀无赦!”

        这个话已经不新鲜,之前就这么说过的。如今重申,就是要让大顺军军卒都记得有这事。

        刘宗敏当然不愿意他们在自己阵前来此攻心战,纷纷派兵驱逐。

        崇祯皇帝也没再用什么花样,双手一伸,两名锦衣卫校尉当即抬来他的盾牌,送上给皇帝握住。另外一侧,又有两名锦衣卫校尉抬着他那大铁锤,送给皇帝握着。

        只是加了这两百斤重量,就见崇祯皇帝胯下那战马有点焦躁起来,似乎是嫌背上的太重了。

        就这样,崇祯皇帝一手举着盾牌,一手握着一个大铁锤,出阵中面对自己这边的军阵,锤子往盾牌上轻轻一磕,便发出金铁交鸣声,清脆悦耳。

        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皇帝身上,看着皇帝显露的这些装备,毫无疑问,陛下神勇盖世!

        只是这么一个亮相,就让朝廷官军的士气,一下便攀登到了一个高峰。

        崇祯皇帝用他的大铁锤往前一指,大声喝道:“随朕杀贼!”

        说完之后,他便催动战马,开始向大顺军军阵前进。

        “杀!”

        朝廷官军这边,不管骑军还是步军,立刻跟上。犹如一条条地海浪,从海的深处涌出,向大顺军方向拍去。

        没有什么花里胡巧的,不管步军,还是骑军,全线冲阵。

        这个时代,虽然有火炮,却都是实心弹,震慑力多于杀伤力。一旦对方不怕死,野战火炮其实也多是摆设,临阵打不了几发。

        一般来说,火炮还是攻城守城的时候用处更大一些。

        大顺军这边,不管是刘宗敏还是普通军卒,可都是看着对面的。看到对面皇帝的武器,一个个都是震惊;看到皇帝带头冲锋,又是震惊;再看到朝廷官军一个个仿佛都不怕死一样,全线开始进攻,他们就更是震惊。

        在震惊之余,就感觉压力非常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