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阴谋(1 / 2)

加入书签

第172章  阴谋

        “陛下,不好了,船舱进水了!”

        看到有锦衣卫校尉惊慌失措地跑上甲板禀告,崇祯皇帝顿时一惊,当即喝问道:“能堵住么?水师副将卢荣春呢?”

        “回陛下,他去船舱里查看情况了,不知道能不能堵住!”

        边上的方正化听着这些话,已经是慌了。在这大冬天的,万一这船沉了怎么办?

        天都会塌的!

        于是,他不管能不能堵住漏水,连忙向崇祯皇帝请示道:“万岁爷,得赶紧挪船!”

        然而,这话说得简单。

        崇祯皇帝当即问道:“挪到哪里去?”

        方正化听了,顿时也有点傻眼。

        虽然是一支船队,但是每条船上都装满了京营的将士,正在过江呢!这大船上的人,能挪到哪里去?

        不过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太监,服侍皇帝久了,自然也有他的想法,当即便回道:“别人且不管,万岁爷先换条船为好!”

        说完之后,他都不等崇祯皇帝同意了,立刻对身边的锦衣卫校尉说道:“快,让隔壁的船靠过来,万岁爷要换船!”

        大江之上,两条漂浮的船要连上过人,这也是有难度的。

        东方的船,就比如说这福船,设计的不是船速多快,而是抗风浪,有密封仓,不容易沉船。

        军队先在镇江府这里扎营了,镇江府的知府闻讯,领着手下官员赶紧赶来觐见,又增加了人手,不但多了去下游打捞的人,也多了渡江的船。

        自穿越而来,大刀向有权有势的人身上砍去,皇亲勋贵,文官太监,巨贾豪强等等,抄家问斩的一大批,因此才有了起家的本钱,才能组建出一支强军。

        这修船胡乱修下,应付下上面,按照明末的这个尿性,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于是,金振孙任由皇帝抱着他的腋下,拖着他往最近的一条船游去。

        方正化确实不会水,不过他却没时间说这个,连忙说道:“万岁爷不要管奴婢了,奴婢死不足惜,万岁爷可千万不能……”

        这一刻,他们已经认识到,眼前这位皇帝,真得比他们自己的命都重要!

        “吾皇万岁”的喊声,可不只是口号,是真得想要他们的皇帝能万岁!

        已经过江的京营将士,只有五千不到。但是,他们一起喊出的这个喊声,却是惊天动地,声震四野!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当即对他们说道:“你们敢于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实为百姓之楷模。如此,朕安排你们入盐厂,坐铺卖盐领俸禄。”

        想到这里,刚好看到方正化又回来了,他便吩咐道:“派锦衣卫中精于查探的干将,详查福船沉没的具体原因,就从操江提督,从水师,还有造船厂工匠查起!”

        同属于南直隶的庐州府,此时已经是李自成的地盘,临近年关,天寒地冻的,李自成也不可能强人所难继续打仗,他就驻扎在庐州府城准备过年了。

        他都差点喂了鱼虾,还是皇帝把绳子给了他,便成了本来保护皇帝的人,反而被皇帝给救了。

        围过来的那些船,崇祯皇帝亲眼见到的,多是穿着普通衣裳的百姓跳下了船。反而是属于南京水师的官兵,却是在那犹豫。

        一般来说,就算是用斧头砍这桅杆,都是要砍很多斧头才能砍断;但是,崇祯皇帝只是用绣春刀,这一刀下去,顿时就砍进了一半多。然后他又猛然大喝一声,用肩膀往桅杆上撞去。

        说着话,他抱着水带子一下跳进了江水中,往刚刚落水的金振孙游去。

        李自成听了,很是受用,当即哈哈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就是可惜船已经沉没到江底去了,不能查看这个破损的情况到底如何?

        <div  class="contentadv">        还有,这艘一号福船上属于南京水师的人,到底活下来多少人,会不会那做手脚的人死于这次沉船?这也是一个未知数!

        明国皇帝简直不是人,竟然举着那么大的铁制盾牌,冒着火铳冲锋在前,疯子一般!

        在刘宗敏的内心深处,他也是吓到了的。虽然他逃了回来,但是那皇帝持盾冲锋的阴影,一直留在他的内心深处。

        皇帝所乘坐的一号福船很大,非常地显眼,一眼就能看到,出事的就是皇帝所在的那艘战船,同样的,这些人也都惊呆了,不敢相信皇帝会出事。

        至于他们为什么都想着,皇帝落水肯定死,不是因为已经有大明皇帝落水而死了,而是皇帝就出生在北方,在紫禁城,不会游水的啊!这里还是长江,落水之下,天寒地冻的,岂能有活路?

        不管那明国皇帝怎么厉害,对上宋献策这一招,终归是无解的。

        众人一听,皆是哈哈而笑,喝得是相当尽兴。

        “我也要多做好事!”

        而崇祯皇帝,则看着名单又陷入了沉思。

        陪同皇帝在同一艘船上的,都是锦衣卫校尉,没有例外,全是北方人,准确的说,就是京师人氏,压根不会水的。

        也在这时候,靠近的船只,终于扔过来了一个绳子,被方正化抓到了,他连忙递给崇祯皇帝道:“万岁爷,快抓着绳子,快……”

        而这时,周围的很多船都已经围了过来。但是,船上的将士,或者说京营将士都是北方人,压根不会水,只能惊恐的看着同袍落水却无能为力。他们连站在船边都觉得不稳,船只晃动间,感觉要掉下去一样。

        可是,就刚才的经历,这一号福船沉没的速度极快,远不是普通的破损。

        “快,快来救救我!”

        不管从什么方面来说,都是天底下最好的皇帝了!

        就是没想到,突然之间可能会失去这样一个好皇帝,真得是把他们吓到了!

        皇帝没事,皇帝没事就好啊!

        这时候的大明朝,可以说没有一个州县没有义军,最多的区别,是义军规模的大小。小到打家劫舍的几个人,多到占山为王的几千几万人。

        听到他的话,其他人也纷纷跟着说了起来。

        崇祯皇帝传下旨意,让下游的州县多派人手,继续搜寻,另外,他也派了人去江阴,找一个人。他不确定那人还在不在江阴,因此只是去找,并不是传旨。

        这次落水的将士,最终能救上来的,大概只有一半。有好多落水之后,直接沉入了江里,那些就没法救了。

        火铳、火炮容易炸膛,就是因为质量差,官吏的贪腐,匠人的应付等等,都有关系。

        方正化在边上已经急得要冒汗了,劝着崇祯皇帝道:“万岁爷,不要管这些了,您先顾着自己吧。”

        岸上,全是焦急万分的京营将士,听说皇帝已经在一艘画舫里面,便都围看着画舫,就想亲眼看看,皇帝到底有没有事情?

        崇祯皇帝这一亮相,看到他似乎并没有什么事情,顿时,所有的京营将士激动地眼睛都红了,当即狂吼出声:“吾皇万岁!”

        “……”

        当大顺军开始了南下攻势之后,这些大大小小的义军纷纷响应,声势就更大了。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崇祯皇帝已经换好衣裳,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

        崇祯皇帝一口气救了三个人,感觉有些乏力了,便让船上的人把他拉上去。

        崇祯皇帝知道,这个时候,人心动荡,所有人都担心自己的安危。

        为什么不是别的船有问题,偏偏是自己的船有问题?

        所有人的心,全都揪着,心中暗暗祈祷着,希望老天保佑当今皇帝,希望太祖皇帝再显灵一次,保佑当今皇帝!

        门口的亲卫赶紧又把门带上,寒风便立刻消停。

        他们差点就失去了他们最好的皇帝,以为失去皇帝的那一刻,他们发现,真得不能没有这个皇帝!

        如果是今年以前的皇帝,没了估计也没什么感觉,换不换皇帝的,也和他们没关系!

        大约有五十来个扬州府的百姓,也就是船队的人,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救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补充强调道:“如果你们觉得不好接受的话,那就把这份品德保持下去,也传给其他人。朕希望,我们大明朝的百姓,都能如同你们一样,友爱互助,如此,朕相信所有人都会以自己是大明人为荣!”

        最后看到那个水师副将卢荣春是他来向自己禀告船要沉了,看他的样子,神色惊慌,好像也不是装出来的。如果这船有猫腻的话,难道他不知情?又或者,真得是意外么?

        听到这话,这些扬州府的百姓都有些感动,当即表示了起来。

        听到这话,手中没有东西的锦衣卫校尉,连忙去抱着桅杆了。

        因此,最终他便和左良玉谈判了。

        不过他没有慌,因为他知道,慌是没有用的,就见他立刻大喊道:“所有人都找漂浮物,一旦落水,抓着漂浮物等待救援。”

        “我儿子女儿也是差点就没了,亏了陛下的御林军,我们感激都来不及,不敢要赏赐!”

        李自成听到他这话,当即哈哈一笑,然后一饮而尽,顺便抹了下黏在胡子上的酒珠,又笑道:“这酒不错!”

        崇祯皇帝一上船,同样是如此,没有了寒风吹之后,感觉好了一些。

        锦衣卫校尉大概没了两百六十二人,原福船上的南京水师船员没了七十八人,包括水师副将卢荣春也失踪了。

        “陛下,草民就为大明人而荣的!”

        南京水师来的大船,就只有这么一艘,一号福船,特别显眼。

        一个,两个,三个……

        水带子就是最原始的救生圈了,一般水上讨生活的,都会有备的。

        要是换了以前的话,李自成可是要推翻朝廷,代替朱家成为皇帝的男人,怎么可能和左良玉谈判。这么多年的打生打死,更是解不开的仇怨。

        其他落水的,也都是如此,包括跳入江中救人的,都赶紧保护身体。

        周边的船,纷纷靠拢过来,试图往一号福船这里抛绳索,但是,江心的波澜大,不是想抛就能一下抛过来的。

        如果不是阴谋论的话,好像也能说得过去。

        他们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将领如此,普通军卒就更是了。特别是他们从未遇到过一个皇帝那么重视他们,为他们各种考虑。不管是伤残,还是战死,都有归处,不用担心一切事情,只需要好好打仗就成。

        听到这话,这些先上岸的京营将士便赶紧忙了起来。

        如此种种,不知道得罪了多少有能力的人和势力。

        随后,崇祯皇帝重新转身,看向面前的这些扬州府百姓,认真地说道:“朕领兵打仗,朕执掌天下,讲究一个赏罚分明。你们英勇救人,朕就必须要赏赐,以表彰你们的英勇事迹!所以,你们不需要推辞,这是你们该得的!”

        结果没想到,皇帝在战场上没事,却在长江上落水而死!

        这时候横渡长江,并不是直线那种,而是因为江水东去,是斜线的。因此,来回一趟,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五万大军要都过江,更是要几天时间。毕竟过江的不只是人,还有马,还有粮草物资,还有军械火炮等等。

        “是啊,陛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从一般的逻辑来说,皇帝要坐船,也肯定是坐这艘大船的。如果有人在这艘大船上做手脚,那不正好是凑巧会让自己这个皇帝出事了么?

        “要是当兵的兄弟们,我老娘就没了,跳水里救人算什么!”

        并且因为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所有的船只,都先检查了一次,防止再出问题,就更是耽搁了时间。

        崇祯皇帝看到这个情况,看到高高竖起的桅杆,心中一动,当即从身边锦衣卫身上抽出了绣春刀,然后大吼一声,猛然砍向那很粗的桅杆。

        扬州府的百姓,也是惊呆了。

        崇祯皇帝在后世是经常游泳的,虽然没有冬泳过,但是眼前都是一个个熟悉的人落水挣扎,他手中还有水带子,做不到无动于衷,便先救人了。

        不过他第一时间是去看望那些落水的将士和救人的扬州府百姓,以及后来跳入水中救人的南京水师的人。

        还有那么多淹死的军中将士,肯定也要给他们一个交代。

        听到他的大军到来,当地的义军,纷纷前来投靠,使得他声势更大。

        以至于不少州府的县城和府城还没攻陷,但是在外面的人听来,大顺国已经拿下这块地盘了。

        江心处,已经停满了船,好多人跳下船去救人,所谓人多力量大,没过多久,就见不到还有漂浮在江面上的落水者了。

        崇祯皇帝这边,则立刻入了事先扎起来的帐篷中,脱去湿衣服,用热水泡澡,也喝姜水去寒气。

        叹了口气,崇祯皇帝便吩咐道:“派人在南岸征集船只,事后付钱,让他们去下游看看,要能再救几人便是最好,没了的,能找到遗体也是好的。”

        要是他不会游泳,是原本那个皇帝的话,在这寒冬腊月突然遭遇沉船,就算最后能救起来,被冰冷江水一淹,指不定朱慈烺就要提前登基了。

        明末的各种东西的质量堪忧,也是非常有名的。

        崇祯皇帝并没有矫情,当即接过了水带子。但是,船上绝大部分人的手中都没有东西,看着船越沉越下,冰冷的江水越来越逼近,不少人都有点要疯了一样,连忙往船尾挤,尽量离沉下去的船头远一点。

        运气不好之下,自己刚好碰到了这样的倒霉事,也不是没可能!

        这一刻,他们或许又多明白了一分,他们为何而战!

        “……”

        他站在甲板上,都能看到船的一头已经往水下城,船体的倾斜,就短短的这么一会功夫就很明显了。

        一时之间,江面上全都是船,所有的人,都集中在江面上,看着哪里冒出人头,便赶紧喊着哪里有人。不过,更多的人的目光,都看着他们的皇帝,看着他们的皇帝在救人。

        听到皇帝的喊声,锦衣卫校尉们立刻四散寻找漂浮物,又是乱成了一团。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崇祯皇帝的预料。

        这就等于是朝廷的人了,卖卖盐又是轻松的货,是个铁饭碗,好过靠船在江上过日子。

        绵侯袁宗第也跟着凑热闹,当即拿起酒杯,笑呵呵地正要说话时,却不想,大堂的门被人推开,一股冷风顿时扑进了温暖的酒席上。

        这些失踪的人,在这寒冬腊月的长江中,大概率是没了的。

        换句话说,如果真有阴谋论的话,这艘一号福船上每个南京水师的人,都存在嫌疑,而不只是那水师副将卢荣春。

        然后,左良玉便派人和他谈判了。

        为了稳住军心,他便包裹着被子,出了船舱,当即大声喝道:“朕在这里!”

        这个话在半年前说出来,被当今皇帝打得不得不南下时,估计没人会信,牛金星也不敢提。但是又过去了半年,形势确实大好,这牛金星便又拍起马屁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