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太子太师携美赴巫山,皇后公主求情(1 / 2)

加入书签

第499章  太子太师携美赴巫山,皇后公主求情庆阳宫!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就在李诺携三美共赴巫山时,洛阳城内涌动的暗流已经摆在了明面上,锋芒毕露!

        皇宫。

        御书房。

        “呜呜呜,陛下啊……臣妾恳求陛下,饶了我那可怜的二伯吧。”

        已有身孕的王皇后哭得梨花带雨、楚楚可怜,正在为王子彦求情呢。

        五姓七望中,王氏分为两脉,为王阳明、王瑾丞所在的太原王和王皇后所在的山西王。

        而今山西王得势,若非崔无悔于泰山安然归来,这第一世家的头衔便要花落山西王家了。

        当今山西王氏家主乃是王子徽,居于山西祖宅;

        老二王子彦,国子监一系的大佬级人物,位居吏部尚书,但因诬告李子安而遭受反坐,被下了天牢;

        老三王子韫,之前做过睢阳书院山长,现为剑南道总督。

        王皇后虽是山西王氏旁系出身,但幼年父母双亡,由王子彦这一房带大,故而对王子彦的感情颇深,怎又能眼睁睁看着王子彦在天牢里受苦?

        夺舍了“秦王”肉躯的文宗只为长生与皇权,对女人可是一点都不感兴趣。

        若非需要诞下血脉子嗣来巩固国本,以及为以后的“长生”做好夺舍的准备,他甚至不会多看这个王皇后一眼。

        瞥了一眼皇后隆起的肚子,景泰帝不悦道:“你那二伯行事糊涂,没有铁证就硬出头想要扳倒武安公,这诬告反坐乃是朝廷铁律,朕若饶恕了他,李子安会服气吗?”

        本就对李诺没有多少好感的王皇后眸中闪过一丝阴霾。

        她阴阳怪气道:“这武安公不也没事吗?而今在江南活得可滋润着呢。”

        景泰帝不满道:“这是人家有本事。更何况,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你那二伯算是得罪了所有武勋,懂吗?朕若轻易饶恕了王子彦,满朝武将岂不心寒?”

        一个文官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单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够随随便便弹劾一个有功有爵之将,然后屁事都没有?

        这让武将们怎么想?

        武将天生就活该要被文官压一头?

        景泰帝当然不蠢,不管是守江山还是继续开疆国土,都还得依靠这些武将呢,他怎能自掘坟墓?

        但是皇后这般模样,也是让他有些于心不忍。万一太过伤心,害了肚子里的皇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皇后有一点没说错,李子安这不没事吗?甚至镇守应天府有功,又该赏赐了呢!

        王皇后见景泰帝不为所动,只得采用迂回战术。

        她伤感道:“臣妾真是命苦啊,若非二伯将我养大,臣妾此生怕是没机会嫁给陛下了呢。”

        “好好的,说这些作甚?”

        景泰帝很是不悦。

        王皇后嘴角勾起一抹苦楚的笑容:“陛下啊,臣妾的堂妹命更苦哇!大伯为了陛下的大业,可是将他的亲身女儿都献出去了,画雪她远嫁到天寒地冻的北方,嫁给她根本不爱的人,也不知受不受得住。”

        王家和鬼医门联姻,最终目的便是为了鬼医门的《黄帝内经*上篇》,也就是江湖上一直说的《灵枢九卷》!

        而这么做,都是为了景泰帝。

        因为景泰帝的【英灵召唤大法】需要一个可以承受住“英灵”的载体。

        而这个载体想要和“英灵”融合程度更高,就需要《灵枢九卷》的针灸之术将“英魂”与“血脉”稳定住。

        景泰帝当然明白《灵枢九卷》的重要性。

        在这件事情上,王家确实是做出了牺牲。

        他可以薄情寡义,但不能让为他尽心尽力办事的人寒了心。

        他沉思一番,说道:“此事……你可以去找庆阳求个情。”

        “庆阳?”

        王皇后眸中眼泪已擦净,露出了一丝茫然不解。

        景泰帝点头道:“你去了便知。”

        “那事不宜迟,臣妾这就去长安!”

        王皇后有些激动。

        她其实和这个大姑子没多少话题,毕竟两人的“道”完全不一样。

        但现在既然求到人家头上了,她也不能再端着架子了。

        想了想,她决定带着自己最为珍贵的宝物去找这个大姑子好好聊聊,促进感情。

        “报……”

        这时,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地走到御书房前,跪地道,“陛下,大长公主求见……”

        “太平?她来作甚?”

        景泰帝有些讶异。

        对于这个“女儿”,他其实是有那么一点愧疚的。

        毕竟当初饲养人鱬,炼制人丹,便是借用了太平的公主府。

        甚至,差点就让李诺给顺藤摸瓜查到了。幸好他当机立断,让影一去一把火将太平公主府给烧了。

        “喧。”

        “喏。”

        “陛下,既然太平皇姑求见,那臣妾就先告退了。”

        王皇后盈盈一福,很快便退出了御书房。

        少顷。

        大胤的大长公主便急匆匆跑了进来,身后的小太监只能吃力地在后头追着。

        “陛下!”

        太平公主走进御书房,直接跪了下去,不停地磕头。

        “起身吧,你不好好在长安呆着,这般急匆匆跑来洛阳,所为何事?”

        景泰帝不动声色地问道。

        太平公主此时脸上毫无血色,唇角发青,精神状况十分差。

        她咬咬牙,说道:“臣请陛下赦免赵权死罪!”

        “大胆!”

        景泰帝怒喝一声,“妄议朝政,太平,你越界了!”

        太平公主目露哀伤,但眸光很快又变得坚毅起来。

        她道:“臣请陛下赦免赵权死罪!臣愿意献出一切!包括封地……乃至公主头衔!”

        “赵权啊……说起来,朕和他,哎……”

        景泰帝叹息一声便顿住了。

        “秦王”和赵权可没有任何的交集。

        有交集的是他文宗。

        其实当年的叶长卿一案,在位三十年、皇权巩固的他焉能察觉不出来?

        他当然知道这是他那个庶出儿子和还只是王府长史的崔无悔搞出来的把戏,为的就是将他的太子赶出东宫。

        他默许了儿子们之间的明争暗斗,更是趁着这个机会,完美假死,金蝉脱壳!

        如此,皇位才得以顺利地落在了景顺身上。

        而赵权,作为龙骧军副都尉,当年也是参与者。

        只是他不明白,太平为何要为赵权求情?

        虽说赵权也给太平当过一段时间的侍卫统领,但那都是二三十年前的陈年旧事了,这段缘分,也早就过去了。

        而今赵权犯的是诛九族的罪过,比王子彦的情况严重多了,哪有那么容易赦免死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