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5 太平山最大的豪宅(1 / 2)

加入书签

大平山是整个港岛省最高峰,在这里能清楚的看见整个岛的布局情况。

        港岛的龙脉发自九龙。而九龙的龙脉则出自祖国内地,属于海龙脉的一只。

        当年有很多的风水大师提出来港岛龙脉属于夺天造化的一枝独秀,跟内地没一毛钱关系。

        为此还跟内地的风水师们做过激辩,闹得不可开交。

        闹到最后,就连内地的茅山、龙虎山都出来了。

        道尊张承天亲自过来。带着两岸地师们走了一圈。

        从特区的石鼓水库过大湾、河背、钉签埔地带、渐斜枫树头,再过黄龙湖地带、直至三洲田水库。

        再由园山风景区到梅岭、从盐田梧桐山斜行,穿特区河进入港岛红花岭地带。

        走完了这一遭,港岛的地师们都闭嘴了。

        从那以后,也就有了港岛龙脉认祖归宗的说法。

        王老夫人也是一个很准时守信的人,提前了足足十分钟就过来。

        礼貌客气的握手见礼。把钥匙递给金锋开了大门进屋。

        大豪斯是很古典的中式建筑,花园鱼池都有,车库佣人房也不小。

        梧桐树已经长得老高。各种花卉在初夏时节开得艳丽缤纷,整个豪宅都沉浸在香风沐浴中。

        曾子墨陪着老夫人漫步闲逛轻声细语,金锋则跟在后面四下观望。

        老夫人今年也有八十多了,却是穿着非常的正式,还佩戴了一身的翡翠首饰。

        虽然样式很老旧,但都是极高的高货,一身首饰放现在最少也值八九千万。

        这就是曾经太平绅士和爵士的底蕴。

        走了一会老夫人没了力气,微笑着给金锋道歉,让金锋和曾子墨自便。

        曾子墨依旧陪着老夫人闲坐,金锋则把屋里屋外都走了一圈。

        宅子很大,里面的装修装潢都是用曾经的拆房老料所搭建。

        这里的拆房老料不是一块一块,而是一间一幢整体的老建筑。

        有金丝楠木的,有黄花梨的,有紫檀的,有红椿的。有的材料来自庙宇,有的来自庄园园林,有的则来自民宅。

        门、扇、窗、棱、梁、椽、柱子、斗拱、装饰、歇山……

        还有一些剩下的老家具,都是老红木老紫檀所做。

        在这里,金锋甚至还看到了十几个的牌匾,进士及第,庙宇名字,宅府题跋。

        看到这些东西,金锋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也是一阵阵的伤感。

        在九十年初期文物热刚刚兴起的那会,很多无良的文物掮客和贩子利用港澳宝三岛省与内地的巨大信息差距,在国内大肆的搜刮各种各样的文物。

        这些老屋老料就是最主要的一种。

        在当时,几乎只用几百块最多一千块就能把一幢清明屋子的门窗门扇拆走。

        拉到港岛之后,就会翻上十倍甚至百倍。

        在如此暴利的利润之下,从二道贩子到三道贩子最后到十几道贩子。神州大地上但凡是有点年头有点名堂的老屋老宅都被扒光。

        那时候的神州还处在文化碰撞的初期,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有那么值钱,尤其是在广袤无知的乡下。

        很多明清时期的老屋在当地人眼中黑漆漆的丑得一逼,大多都是用来做烧柴火木头,

        当那些铲地皮的把二十块五十块软妹纸递到手里的时候,没有人能拒绝得了这种诱惑。

        连同这些老屋一起遭罪的,还有那些道观庙宇。

        当铲地皮的一线贩子看见某处道观庙宇有年头之后,就会上报给掮客,掮客再上报老板,最后由最大的二道贩子亲自出马,亲自考察。

        实地确认过后,这些人就开始动手。

        先是买。买不着的话就捐香火搞好关系再买,再不然,就使出大杀器。

        最大的二道贩子扮作海外归来认祖归宗的豪客。亲自到道观庙宇烧香还愿,扔下一大笔的香火钱,大手一挥,奉家里老人的遗愿,为庙宇道观重建,为仙长菩萨重塑金身。

        这个借口。没有任何人能拒绝。

        于是乎,老的道观庙宇被拆掉,新的庙宇道观建了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