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稷下学宫!紫剑宗的反扑!(1 / 2)

加入书签

第235章  稷下学宫!紫剑宗的反扑!

        “封姚广孝为内阁大学士,位列从一品,赐南天策府中等府邸一座。”

        “臣领旨谢恩!”内城中姚广孝平静一礼道。

        “封孙思邈、徐夫人、渡厄、渡劫、渡难、慈恩为供奉殿地阶供奉,赐乾坤府中等府邸一座!”

        “臣领旨谢恩!”

        “封韦一笑为供奉殿玄阶供奉,赐乾坤府下等府邸一座!”

        “臣领旨谢恩!”

        “封荆轲为皇城司副司主,赐永安府中等府邸一座!”

        “臣领旨谢恩!”

        “封宋濂、韩愈为稷下学宫博士,位列从二品,赐南天策府府邸一座!”

        “臣领旨谢恩!”内城中,宋濂韩愈二人恭敬行礼道。

        而大夏其余臣子顿时一惊,前面的还好,内阁、皇城司、六部、供奉殿这些都是大夏中原本就有的部门,而这稷下学宫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就在大夏官员门们胡思乱想的时候,半空中夏玄威严的声音接着说道:“文武百官上朝!”

        “臣遵旨!”所有大夏官员尽皆收起心思,恭敬一礼道。

        片刻后,奉天殿中,夏玄龙行虎步的从文武官员中间越过,做到了龙椅上,下方文武百官顿时行礼参拜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众卿平身!”夏玄微微一抬手道。

        “谢陛下!”

        夏玄看着下方气息强盛的二十几位新面孔,笑了笑,道:“人才乃是一国之根基,国无才不立,如今我大夏正在东征羽化仙宗,正是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我朝的文武官员选用制度一直都是沿用的承袭制以及查举制,大多是由子承父业,若是由各地方官员举荐品德高尚、贤名在外的贤才入仕补缺。”

        “但是父强子弱,虎父犬子之事并不少见,名贤才不高者有,才高名声不显者亦有,使用承袭制以及查举制,导致大量贤才留在乡野之中,才能不济却跻身庙堂者亦不在少数!”

        “我大夏良才大多都是家学,无论文之一道还是修炼一道,尽皆是得自家族传承,民间贫寒子弟即使天资聪慧,却得不到培养导致泯于世人,实乃王朝之憾事。”

        “朕在次宣布,即日起废除承袭制和查举制,大夏文武官员的任命皆采用科举,以科举取士!”

        随着夏玄的话音落下,召唤出来的人物大多没有什么变化,科举制他们熟悉,甚至张居正、宋濂、韩愈、文天祥等人都参加过科举,是通过科举成为的官员,对科举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但是大夏原本的文武百官顿时大惊,他们都是通过承袭制和查举制选上来的,他们还指望着等他们老去之后让他们的子孙来接替他们的职位,继续让家族繁衍下去。

        然而看着眼前气息如同深渊一般深不可测、浑身上下散发着无尽威严的夏玄,实在是没有那个胆子提出反对,最近这几月大夏的变化他们也看在眼里,简直是一天一个样,昔日被视为一人镇压一国的大宗师在如今的大夏比比皆是。

        一个个实力强悍、气质非凡的人物站在了朝堂前面,他们这些修为仅是后天先天的官员虽然没有被革除官身,贬为庶民,但是也站在了朝廷的最后面,面对现在的大夏根本没什么话语权。

        算了,废就废了吧,如今的大夏实力太过强大,即使让自己家的那些纨绔进入庙堂,对他们来说反倒不是好事。

        夏玄看着后面大夏那些老臣脸色不断变化,最终集体选择了沉默,嘴角微微一勾,接着道:“科举分六次,各州学子在首先在其所在县参加考试,过者称童生,第二道考试在各自所在的郡进行考试,过着称文生,第三道考试在学子所在的路进行考试,过者称秀才,第四道考试在学子各自所在的府进行考试,过者称举人,第五次考试在京城举行,过者称进士。最后一道考试在皇宫中举行,由朕亲自出题,划分一二三甲!”

        “考试考察三科,一为策论,二为民生,三为修为,科举每一年举行一次!”

        “以上说的是文官的考核,武官的科举和文官类似,过县考者称武生,过郡考者称武者,过路考者称为武师,过府考者称为武举人,过京城大考者称为武进士,最后一道考试依旧在皇宫中进行,由朕亲自考核。”

        “武官考核亦分三科,一为统兵,二为行军布阵,三为修为战力,同样一年一次!”

        一口气说完这些,夏玄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下方的文武百官尽皆躬身一礼道:“陛下圣明!”

        夏玄放下茶杯,对着下方的文武百官,道:“科举只是选拔人才的一个通道罢了,朕相信我大夏因为没有得到教育而被埋没的英才绝不在少数,家学限制太大,即日起,大夏创办官学!”

        “想必刚刚大家也都听到了,宋濂、韩愈就被朕册封为稷下学宫博士,这稷下学宫就是我大夏中央最高学宫。除了中央的稷下学宫之外,各府在府中设立学府,其余各道、郡、县各自设立学院,学院分文武,负责培养我大夏的英才,为我大夏培育人才!”

        “陛下圣明!”

        “其中稷下学宫中设立祭酒一名,负责管理稷下学宫大夏诸事,其下设博士数名,负责教授学子!各学府中设立府主一名,讲师数名,各学院设院长一名,讲师数名,专司教授学子!”

        “其中稷下学宫祭酒为正一品官职,博士依据其才能,授予品阶,在从一品到从三品之间不等,学府府主必须由稷下学宫的博士担任,其余学府讲师按照才能授予品阶,在正四品到从六品之间不等。学院院长必须由学府讲师担任,其余学院讲师按照才能授予管制,在正七品到从九品之间不等!”

        “姚广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