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贼心不死(1 / 2)

加入书签

安渡郡的酒坊已经开业,冯蕴在长门庄里藏了好多桂花酿,仆女姬妾们跟她厮混惯了,一听便雀跃欢呼……

        淳于焰便是这时来长门庄的。

        带着仆从,宝马香车很是气派。

        向忠说,世子吃了姚大夫开的药,松缓了些,但胸口时不时的胀痛,怕仍有余毒,来找姚大夫复诊的……

        “劳烦了,要借贵庄小坐片刻。”

        上次没谈成石墨的事,冯蕴看淳于焰就像看财神爷。

        “世子里面请。”

        在等待姚大夫过来的间隙,冯蕴特地寻了一下姜吟,方才姜吟还在应容的身边,向她请教针脚,淳于焰一来,眨眼便不见了人影。

        看来她对淳于焰,果然没有半分想法。

        冯蕴审视着淡定饮茶的淳于焰,好奇地问:

        “世子可查实了莲姬的身份?”

        淳于焰摇头,又点点头。

        “事过多年,无从举证。她不记得我,谁也左右不得……”

        冯蕴道:“当年世子与莲姬相见,可有戴着面具?”

        淳于焰看她,“没有。”

        “可曾对她说过自己的名讳,身份?”

        “不曾。”

        “……”

        冯蕴忍不住暗暗翻个白眼。

        “既如此,淳于世子岂能怪她不记得你?你当年没戴面具,她认你。你如今戴着面具,她没有认出来,也情有可原…”

        淳于焰:“是吗?”

        冯蕴:“当然。”

        原本解释不通的事情,冯蕴也想通了。

        淳于焰贵为云川国世子,要是真的对姜吟一往情深,那对姜吟来说,其实是极好的归宿,姜吟那样斩钉截铁地拒绝,其实毫无道理。

        “想来是她心里仍然惦念着当年的小少年,却不认识眼前的淳于世子,这才生出了误会……依我看,世子不如取下面具,与她坦诚相见?”

        淳于焰紧抿着嘴,一言不发。

        隔着面具,冯蕴不知他是什么表情,但隐隐察觉他不太高兴。

        也是,寻找多年未果,好不容易相见,这才发现是襄王有心,神女无梦,对向来自傲的淳于世子而言,无异于大巴掌扇脸,颜面尽失……

        “世子?”冯蕴半是玩笑半认真,道:“你若是愿意脱下面具,与姜吟相对,我可以做说客,让你二人见面详谈……”

        “不必。”淳于焰目光突然转冷,阴飕飕的,好似火气不小,“我的面具不是那么好脱的,我的脸,也不是谁都能看的……”

        冯蕴忍不住嘲笑。

        “那世子要如何抱得美人归?”

        淳于焰慢条斯理,“以情动人。”

        冯蕴愣一下,差点被他逗乐了。

        没有想到,淳于焰居然会是一个如此害羞如此纯情的男子,居然会想到以情动人的劣招?

        “世子要是不好出面,可将你二人的过往告诉我,由我来转达,顺便替你探一探莲姬的口风,看她可还记得你们当年情定的事……”

        冯蕴说得正经。

        其实内心里全是好奇的窥探。

        她很想知道,淳于焰和莲姬到底怎么回事,是怎么样的深情厚谊,让淳于焰那般放不下,前世才会纠缠自己那么久……

        然而,淳于焰仍是拒绝。

        “不必,我跟她的事,我自有办法。”

        冯蕴哦一声。

        她怀疑,淳于焰其实是自作多情。

        他难以忘记的过程,人家莲姬早忘光了。

        所谓的情感,也许只是他一厢情愿……

        这时姚大夫过来,她咽下即将出口的调侃,将西堂让给他们,找个借口出来,去看姜吟。

        姜吟一个人默默坐在房里,看到冯蕴,脸色才有了细微的改变。

        “女郎,那个人为何又来了?是不肯死心吗?”

        冯蕴想想淳于焰对莲姬的狂热,轻嗯一声,坐下来问道:

        “你当真不记得与他有过什么渊源?”

        姜吟摇摇头,“不记得了。”

        “年少时?你再想想?”

        “……”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

        冯蕴打听不出什么真相,也拿不住淳于焰的把柄,只好告辞。

        “好,你歇着,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不肯,我不会逼你,更不会让人带走你。”

        姜吟重重点头,有些犹豫地道:

        “我是不是耽误了女郎的大事?”

        “嗯?”冯蕴扬眉。

        “我听女郎提到石墨,若是我不肯,他便不愿跟女郎做生意吗?”

        “没有的事。”冯蕴微微一笑,“我有别的办法说服他。”

        冯蕴再回西堂,姚大夫已经为淳于焰号完了脉,正在桌案前写方子,两条眉头紧蹙着,皱得几乎可以夹死苍蝇,捉着笔,也久久落不下去,似乎很为难。

        冯蕴问:“世子的病,如何?”

        姚大夫抬头,正要说话。

        淳于焰已是捂住胸膛,咳嗽起来,“余毒藏于肺腑,宿积难清啊,要得痊愈只怕要费一番功夫了,有劳姚大夫。”

        姚大夫闭上嘴巴,低头写方子,额头浮出一层细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