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章卌四 品茶论道谈笑间(2 / 2)

加入书签

        意思是指,这种家庭,为了孩子能成功取得岁考好名次,当官的父母甚至会故意调动到竞争较小的偏远县城,让孩子得以在小县城岁考夺榜,拿到九大书院的录取资格。

        是以,若寻常百姓普及开教育,每年岁考竞争的激烈程度,无疑会更上一层楼。

        <div  class="contentadv">        好在,两者接受教育的力度终归还是不一样的。只要不是南奕原身这种读书种子成堆出现,朱门贵公子还是基本能守住岁考前十名次。

        不过,虽说各县岁考前十,可以考虑入学另外几个书院。但很多时候,只要不是岁考第一,另外九人都有可能会选择复读。

        因为九大书院对应大离九部,其中,无相书院对应的是文部。

        只有无相书院的学生,学成后可以面向整个大离官场等待选拔任用。而其他书院的学生,只能竞争特定系统的官位。

        总之,因为九大书院既是书院,也是仙门外门,想依靠读书学习往上晋身,竞争确实激烈。

        这些朱门贵公子,自然也会对开明教育有着本能的轻微抵触。

        不过,南奕抛出的饵,足够让这些书香门第,忍耐不适。

        在毕胜克致辞完毕,换来一众围观百姓喜出望外后,谢北河也登台发言:

        “自《明报》发刊,谢某收到不少朋友来信,询问报纸上的画技该如何练习,能否请见‘奕名’向其学习等等。”

        “为此,我曾问过奕名,能否就画技这块与大家分享心得。但因奕名后续很快就会离开南山县,他深感歉然,不能与大家坐而论道。”

        “不过,奕名向我推荐了他的师弟,同样掌握了画技真传的周青周公子。周公子十分乐意与大家分享奕名画技的心得体会,再加上医官许洛愿意出让医馆,谢某便干脆盘下了医馆,将其改为开明书馆。”

        “即日起,书馆前馆会设立开明专柜,其上书籍报刊,允许大家随意翻阅。而在后院,则会举行茶话会,由周公子来为大家分享画技心得。”

        “在此,谢某亦欢迎南山各位有志于绘画之道的书生墨客,来开明书馆参加茶话会,一起品茶论道,交流心得。”

        茶话会,是谢北河的建议。

        因为直接说开班授课,听起来会不够文雅,也落了文士名流的面皮。

        但换成品茶论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听起来就文雅许多。

        而且,茶话会说是没有门槛,但想来交流心得的文士,要么就论资排辈,凭家族本事参会;要么就暗里给足好处,凭自身本事参会。

        因为,品茶论道,当然是坐着品茶咯。

        后院安排的座位数量,本身就是最大的约束。没有哪个文士名流,能不顾面皮,非要站着旁听的。

        谢北河致完辞,挥手让人打开了书馆大门。

        从小书店变成了书馆,谢北河也不再亲自守店,而是招了两个长工。

        一个负责在后院端茶递水打下手,一个负责在前馆看着。

        至少,免费阅读,却也不能叫人把书给偷了去。

        ————

        不好意思,昨天有点卡文,再加上加班陪酒,耽搁了更新,深感抱歉。

        主要是之前做大纲时,没有多想,在这里设计的是朱门贵公子跳脸,然后南山知县站出来打脸的剧情。

        结果真到写的时候,就卡住了,我的脑子始终不同意写出这么脑抽的剧情,觉得富贵人家不可能不提前收到风声,主角一方也不可能不提前造势递请帖,非要逼得有人跳出来被打脸。

        后来我转念一想,觉得自己这书,反正都写得这么扑街了,不合爽文套路,也就没必要非得写无脑打脸剧情了,干脆按自己心意来写。

        我保证不太监,将我构想的神诡世界呈现给诸位书友。至于成绩啊追读啊推荐啊,这些我也就不指望了,随缘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