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章六八 修行之计在于财(2 / 2)

加入书签

        <div  class="contentadv">        “嗯?怎么了?有什么说道吗?”南奕目露不解,追问了一番。

        原来,《大离双龙传》与《明报》,其实已经在南天城小范围流传开了。

        因为岁考当天,谢北河曾给三位监考官的亲信随从,塞钱送了好几份报纸。

        等监考官回了郡城,或早或晚,都看到了《明报》,继而小范围流传开。

        只是,南山县的文人书生,看到直描画法后,想的是趁早加入,趁势出名。

        而郡城官员,无修为的,不需要名气,只想着能否收购股权,坐享分成;有修为的,则怀疑是其他修士在幕后,没兴趣帮人打开郡城市场。

        再加上谢北河与费进,有意以县城包围郡城,忙着先攻略县城,不着急叩开郡城市场。于是一时半会间,《明报》只在郡城小范围流传,尚未传入民间。

        陶知命笑着说:“既然《大离双龙传》是你写的书,《明报》也与你有关,那我回头便给各处打声招呼,让他们管住手。”

        “你晚些出门,写信回南山县,叫他们把《明报》各期寄来我这店里售卖即可。”

        南奕大喜:“多谢陶师兄。”

        “谢就不必了。”陶知命眯眼笑道,“我本来还在想,每月一银元的工钱外,是否还要给你分些售卖提成。现在看来,倒是不用给你提成了。相反,售卖《明报》,我还得从中抽成才对。”

        南奕只得无奈一笑。

        提成给不给的倒是无妨,主要是抽成。

        一份《明报》,不考虑印模,印刷成本为一文,售价十文,盈利足有九文。

        但这仅限于南山县,由谢北河直销。

        而到了南山县外的市场,自然不可能再由谢北河直销,需要找当地书商代为经销。

        在这方面,又需要费进作为书行执事的人脉,来打通渠道。

        所以实际上,南山县外的市场,谢北河是以四文一份许给费进,只赚三文。而费进则作为分销商,或六文,或七文,想办法再卖给各县书商,由当地书商另行经销。

        然后,因为县外市场,实际归属谢北河的利润只有三文一份。所以不管是三七分成还是一九分成,最终分到南奕手上的分红,并不会过于夸张。

        至于南天城市场,陶知命虽然看好南奕,觉得小师弟日后大有前途,但论起钱财,就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毕竟,陶知命也是要赚钱攒钱的。

        作为保障《明报》在南天城不受其他修士干扰的最大靠山,陶知命虽不会染指《明报》的股权,却也不会在进货价上客气。

        一份《明报》,他只出五文进货。

        不过这样一来,费进就不肯以四文拿货了——他还得承担运货送货的成本,从南山县运到南天城,四文进五文出,还有着中途失事的风险,虽不至于倒贴,但多少等于白干。

        所以最终,供应南天城的《明报》,是费进三文进,再以五文出给陶知命。

        当然,关于《明报》分销与经销之间的价格争执,都是后话了。

        此时此刻,面对陶知命只以五文拿货的抽成要求,南奕无奈一笑间,主要是在感慨:

        本以为继承许洛遗产,得了一金五银,足以称得上是暴发户,还曾一度有过放弃码字赚辛苦钱的想法。

        哪成想,成了修士以后,这点钱财瞬间就吃紧起来,必须得想办法继续多赚钱。

        南奕理解了,为何会有阴阳仙门的女修,愿意肉身布施,从散修身上赚取钱财。

        南奕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还是得加大力度,让点点继续努力,多码点字才行。

        毕竟,才日码万字,哪里够读者老爷们看的呢?!

        ————

        感谢「虞幕」打赏60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