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中国旅游第一人,徐霞客。(求(1 / 2)

加入书签

第172章  中国旅游第一人,徐霞客。(求订阅)

        “江宁老师,您是怎么预测出大西王张献忠的财宝,就在江口?”

        “江宁老师,江口沉银出土文物共5万多件,您都成为历史名家了。”

        “江宁老师……”

        张献忠江口考古并没有完全结束。

        不过。

        当大部分文物出土之余,江宁也没有再呆在考古工作组。

        这会儿,他却是重新回到双庆大学。

        无疑。

        如果说之前江宁,只是一位非常有名气,非常有学识的主播。

        但现在。

        在一众人士眼里,江宁已然成为历史名家。

        这不。

        这节课只是一开始,一众学子都纷纷向江宁问道。

        对于此。

        江宁也一一作答。

        十几分钟之后,江宁进入到了正题:“各位同学,大家有其他的问题,我们下了课再交流。这节课,我们继续讲明朝。不过,之前我讲的一些历史人物,都是一些比较知名的历史人物。像大西王张献忠,又如杨慎,还有王阳明。他们都是历史名人,而且还有功名在身。可是,在明朝,还有许许多多未有功名,与我们一样是为普通人的存在。虽然他们没有功名,但他们的一生,同样的精彩。”

        “今天我要讲的人物,就是一个大家没有听过,或者是很少听过的一位,他叫做徐霞客。”

        在黑板上,江宁写出了徐霞客的名字。

        其实呢。

        不管是在前世,还是在这一世。

        徐霞客都是一位普通人。

        他没有功名,看起来好像也没有做出什么壮举。

        但哪怕就是这样的一位普通人,同样令人神往。

        这不经让江宁想起前世一部作品,《明朝那些事儿》。

        在作者当年明月写完这一部作品之后,他在最终卷写了徐霞客。

        徐霞客在明朝自然不是最为重要的人。

        但是。

        徐霞客那种人生观,却是激励着当年明月。

        对于当年明月来说。

        或许帝王将相几百年之后,也都是粪土。

        可是。

        徐霞客几百年之后,却不是。

        此时的江宁也是一样,他开口说道:“在讲徐霞客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徐霞客的高祖。其实之前我在讲唐伯虎的时候讲过,当年与唐伯虎一同去考试的,有一位富二代叫徐经,他就是徐霞客的高祖。后来两人因为科考案,最终被扁为了吏人。唐伯虎至此一蹶不振,但徐经却并没有颓废,而是乖乖的领了圣旨,回到了家乡当起了吏人。”

        “与之同时,徐经虽然被取消了举人的身份,但徐家是江南富商,徐家很善于经营,哪怕就是传到徐霞客这一代,徐家仍是生活的非常不错。大概是受祖父徐经的影响,徐家至徐经之后,几代都没有怎么进入到仕途。而到了徐霞客这一代,徐家已经可以允许参与科考。但可惜,徐霞客却是喜欢游山玩水,并不在意功名。徐霞客虽然也参加了童子试,但没有录取。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没有勉强于他。”

        “只是虽然徐霞客并不在意功名,但他却很喜欢读书。但他喜欢的书,并不是那些四书五经,而是一些增长见闻,能够介绍江河地理的书籍。19岁的时候,徐霞客父亲去世。徐霞客从小就很想游历山川江河,也想探寻古代名山大川之秘,更想绘出一部介绍天下名山胜水的通志。但因为上有老母,徐霞客并不忍心远行。”

        虽然徐霞客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人。

        他没有什么功名。

        也没有做出什么大事业。

        可江宁只是一开讲这个人物,双庆大学一众学子,包括直播间无数的观众,这会儿却是完全的被吸引住了。

        “知子莫入母,徐霞客内心之意并没有瞒得过徐母。徐母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心胸豁达,与普通的女子并不一样。见徐霞客很是纠结,徐母反倒是劝解徐霞客,并亲自给徐霞客制作了远游冠,勉励儿子不要惦记于她,你应该去完成你自己的志向。徐霞客深受感动,21岁的时候,他挑起简单的行李,开始浏览祖国大好河山。”

        “没想到,这一游历,徐霞客却是游了7年。7年时间里,徐霞客浏览了泰山,太湖,洞庭山,探访了灵威丈人遗址。不过这七年时间里,虽然徐霞客远行,可一直心里挂念着母亲,所以并没人走太远。基本上是去哪里一次,然后就早早的回来了,这是他的第一阶段的出游。”

        “第二阶段,徐霞客用了20年的时间,游历了嵩山,五台山,华山,恒山,庐山,黄山,盘山,崆峒山,天台山,雁荡山,足迹横跨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BJ、天津、上海……等20多个省份。”

        “第三个阶段,也是徐霞客最为重要的阶段,他历时四年,写下了九卷游记。”

        黑板上。

        江宁画出了一张地图。

        地图上江宁把徐霞客去过的地方,用连线的方式一点一点全部连起来。

        开始的时候。

        徐霞客只是在附近游历,这只有几条线。

        而到后面。

        随着徐霞客游历的地方越来越多,整个线几乎画满了整个中国。

        “我的天……”

        “这足迹。”

        看着地图上的连线,一众学子满脸都是羡慕。

        “当时应该没有飞机吧。”

        “还飞机,连高铁,铁路都没有。”

        “不只没有这一些,也没有汽车,只能靠走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