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 / 2)

加入书签

第202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求订阅)

        “江宁老师,后面苏轼就此被贬到黄州了吗?”

        “对。”

        “好像史书记载,被贬到黄州之后,苏轼没有任何作为。”

        “我倒是觉得,苏轼被贬到黄州之后,他才真正的得到了升华。”

        “江宁老师,能具体说说吗?”

        “可以,不过,我得跟大家重新再讲一讲苏轼。”

        “重新再讲?”

        众人有些懵。

        这是怎么回事。

        要知道。

        对于苏轼。

        虽然此前众人并不是特别了解。

        但经过墨水的第一讲,再经过江宁的第二讲。

        众人对于苏轼已经比较了解了。

        可是。

        现在又要重新再讲。

        这是第三讲苏轼?

        不只是第三讲,看江宁的情况,这第三讲似乎又与第一讲与第二讲又有不一样。

        “江宁老师,难道,刚才讲得有哪些不对?”

        “没有什么不对。”

        “那还要第三讲。”

        “第三讲,主要是第二讲我没有讲完全。或者说,我还没有向大家真正的讲解苏轼的天才。”

        “江宁老师,我们知道苏轼很天才了。”

        科考创出宋朝建国以来的百年第一。

        作诗水平,比之唐朝一众诗作也没差到哪里去。

        同时还有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

        苏轼的天才,早已经映入众人内心。

        这样如果还不知道苏轼天才,那请问怎么样才是天才?

        “不,你们还不知道苏轼的天才。”

        江宁摇了摇头。

        他可以肯定。

        大家还是不太清楚。

        “不,我们知道。”

        一众粉丝认真的点头。

        “你们真不知道。”

        江宁继续否定。

        “我们真的知道。”

        一众粉丝继续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这让江宁有一些抓狂,说道:“你们知道个屁啊知道。”

        “江宁老师,伱骂人,我要举报你。”

        “……”

        江宁哭笑不得:“你们敢举报,我直接下线。”

        “江宁老师,好像疯了。”

        “看起来是。”

        “要不这样,我们就让江宁老师重新再讲一遍,要不然,江宁老师真疯了,这可是罪过。”

        “好吧,好吧,江宁老师,您讲吧,请您再说说苏轼是如何的天才。”

        直播间粉丝达成了意见,不再多说。

        江宁撇了撇嘴。

        心里却暗道。

        你们这一些家伙。

        等我讲完,不得惊掉你们的下巴。

        ……

        想了想,江宁说道:“其实相对于诗,苏轼更为擅长的是词。”

        “啊,江宁老师,苏轼会写词?”

        “那必需的会啊。要知道,苏轼可是宋朝人,唐诗宋词。在唐代,唐诗是代表。在宋朝,宋词是代表。要是在宋代不会写词,我都对他不感兴趣。”

        事实上。

        几乎可以说。

        宋代说得上名号的一些历史人物,他们都会写词。

        比如范仲淹,王安石……他们。

        只不过他们是千古名相,更多的时间是放在治理国家,并不经常写词罢了。

        哪怕就是没有他们知名的,稍微是一个读书人,他们对于词作都有很大的研究。

        如一生没有功名的“刘过”。

        “来,给大家欣赏一首。”

        说着。

        江宁一边写,一边念出了一首苏轼写的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叫作《蝶恋花·春景》,具体苏轼所写的时间不详。

        也没有具体这一首词的背景。

        但虽然如此。

        这一首词同样也是宋词当中的经典。

        “多情却被无情恼,这句写得好。”

        “天涯何处无芳草……我觉得这句才最佳。”

        “哈哈,这才是宋词啊,我说苏轼怎么一直写诗,不写词。还好,还好,我还是很有耐心。”

        如果说刚才大家对于江宁重新再讲苏轼还有一些没有太大兴趣。

        可这一首词作一出,众人的感觉又是纷纷涌了上来。

        “那再来欣赏一首。”

        接着,江宁再写了一首: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相对于前面第一首。

        这一首的写作时间与背景就比较清楚了。

        “这首词为《望江南》,创作的时间是在苏轼自请离京,担任密州知州所写的一幅词作。虽然苏轼当时是自请离京,可是,他其实很希望能够回到京城,为朝廷分忧,表达自己的一系列治政观点。但他却知道,当时新党执政,他就算是回去也没用。不但没用,甚至还有可能受到连累。”

        “所以最后苏轼以一句,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就此结束。至于这首词怎么评价……大家自己评价吧。”

        说完。

        江宁微微一笑。

        对于这两首诗,他其实非常的有把握。

        诗词怎么写,或许大家不太知道。

        但诗词作品写得好与不好,这点眼光一众网友还是有的。

        结合前面一首。

        当这一首《望江南》出现之后,这会儿众人已经不仅仅是有感觉那么简单了。

        这会儿,众人眼睛已经睁得大大的。

        他们似乎有一些明白了,江宁所说的天才到底是什么。

        科考即考得好。

        又能写诗。

        还能写词。

        而且都是一等一的上流之作。

        这放在历史当中,有几个人能达到?

        但江宁今天的第三讲,就是要彻底震惊众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