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话 反击的信号弹B(1 / 2)

加入书签

3月10日上午,经过反复的“索敌”确认,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通过无线电,由唐纳德的三副,交代给商队中上级指挥官。

而后,商队上下498人,依次掩埋贵重易碎商品以及杂货;之后,小心翼翼的整理装备、检查弹药、装车验车;最后,人马稍作休息,饱餐排泄…

再按照条例,相互帮忙的穿好“衣甲”;再检查马儿的脚板…检查马儿的“跑鞋”;并为马儿套上马衣、铝合金护甲、马鞍马镫…

等一切就绪,商队全员人马,轻装(重装)分组列队出发。

按照计划,商队在出发后,很快便分兵行进。

主力308人,直奔预定战场。他们在抵达预定位置后,还要设置陷阱、构筑“炮兵阵地”和“火力输出”点。

诱敌小分队110人,他们要分成两批,依次对敌方发起“诱惑”,还要沿途留下记号,迫使敌方“误入歧途”…

剩下80人,则全部为“马战”好手,他们以20人为编队,带着无人机,专门打击和抓捕,敌方与县城之间的“通讯”以及专门干扰敌方侦查…

决战时,他们还是一支奇兵。

至于说决战的地点,那必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通过航拍侦查、拍照、比对;通过参谋们与“前辽东军汉”…也就是商队成员的沟通了解;通过商队人员,一晚一早的侦查确认…

最终,决战地被选在了辽阳县东北的细河里(细河沿村)北郊。

这里之所以叫“细河里”,正是因为大辽水的一条支流,穿乡而过。此时,细窄狭长的河面早已冻硬,而沿河两岸,又都是雪原荒田。

河面以西,荒田背后不远便是密林,而骑兵想发挥战力,那就必须要走出密林…可问题是,这里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所以呢…

商队的主阵地便设在了河东。

阵地后面,还是密林,一来可以掩藏火力;二来么,还能掩藏后方的部署和调动。

东西密林间,平均距离约为300米,其中,西边的密林距离河面平均约为100米。这样的地形,简直是“阻击”的绝佳选择。

另一边,弥加带领着鲜卑“顺民”,也在天明时分,找到了第一个“降落伞包”…而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当陆陆续续的,找到了41个补给保温箱后,他们便就地休息。

吃喝小睡,直到电子表“倒计时”响起“嘀嘀嘀”为止。

弥加按停手表的鸣叫声后,让手下,把补给箱整理好,也是埋藏在雪地里,并做好记号,以便返程时可以回收。

与此同时,弥加与亲信们,也一起背诵着卢克的命令。

em~

一起背诵,也算是相互提醒的一种方式,他们怕自己一着急,忘了命令的顺序,怕哪一条内容被谁给遗漏掉。

等烧脑的仪式活动结束,弥加率部,故意在密林里穿插…

然后,慢慢向望平县城靠近。

终于在临近中午,弥加亲自在望远镜中看见了望平县的城门“匾额”。到此为止,他让手下,以望远镜为中心,分队侦查。

主力,就呆在县城边,不动了。

这天寒地冻的!

弥加发现,窝在“神马鞍”的软垫上,喝着保温瓶里的奶白鱼汤,辣微微麻酥酥的,居然是一种很享受的状态!

喝口汤,随手在腿边的皮包中,抓出一把油炸花生。

他自己吃两颗,而后,向前一探身子,就把一手的十几颗花生,都喂进了马儿的嘴里。

“哎~

天主治下,就是舒心啊!这个叫什么花…什么生的小豆子,居然可以这么奢侈用这么多的盐来…过油…?

如此这般香酥!

如此这般口感!

如此这般的…

好东西,还居然只叫我们喂马!

哦对了!

你们几个也赶快,把那个叫什么…充气饮马槽…吹起来!趁现在无事,给马儿们都喝点仙山水(加林山)!”

弥加就是这样,一边与马儿吃花生,一边指挥手下,伺候马儿们喝水…随军背来的几十桶矿泉水,就这样,都让马喝了。

那人喝什么呢?

额…

保温瓶里有鱼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