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再次出征(1 / 2)

加入书签

朱皓看着周瑜的新四维,心中暗想:

“本王,穿越前,就总听说什么智商一百二,现在本王帐下的这个周瑜,可是货真价实的智商一百二啊!”

“就这智谋,这天下还有谁是对手?”

就在朱皓正这么想着的时候,一个一身皂袍,头戴纶巾的俊朗男子,来到而来朱常洵的军中,对着朱常洵躬身施礼道:

“亮,一山野之人,蒙陛下不弃,承三顾之恩,无以为报,特前来以卑微之躯,供陛下驱驰!”

“还望陛下,莫要嫌弃,亮能力浅薄!”

朱常洵听着来人这话,当即大喜过望道:

“先生能来助朕,朕之霸业何愁不成!”

“来人摆酒,朕要给诸葛先生,接风洗尘!”

如果此刻朱皓在此,一定会,一脸悲催的看着朱常洵,大声喊道:

“我的,那是我的,我召唤出来的诸葛武侯!”

这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朱皓召唤周瑜之事,乱入而来,有着卧龙之城,蜀汉的开国丞相诸葛亮。

随着朱常洵的命令,营中便布置起了酒宴,席见心中急切的朱常洵,便忍不住开口问诸葛亮道:

“诸葛先生,朕随有心讨贼,却力不从心,北京城下,本王几十万大军,被杀的大败而会,眼下蜗居此地,实属无奈!”

“朕知先生有大才,还请先生教朕,朕应该如果克敌制胜啊!”

诸葛亮听着朱常洵的话,站起来微微躬身,随后开口说道:

“陛下,恕亮直言,陛下虽然口称讨逆,可天下人,看陛下才是逆贼,北京的伪朝才是正统!”

“陛下,如果不改变天下人的看法,恐怕日后的处境会越来越难!”

“毕竟陛下这数十万大军,需要粮草补给,和兵丁的补充,如果天下人,不认可陛下,陛下的人马,将会越打越少,而北京的伪朝,会恰恰相反,如此,此消彼长,陛下又岂能长久呼?”

朱常洛听着诸葛亮的分析,连连点头道:

“先生说的有道理,不知先生以为,朕应该做些什么!”

诸葛亮听着这朱常洵的话,再次微微躬身,随后开口说道:

“亮听闻,陛下起兵讨逆之初,曾经说了伪朝父子,乃是用卑劣手段,窃据皇权!”

“亮以为,陛下可根据这个,拿出伪朝父子,窃据皇权的证据来,公布天下,伪朝在天下的影响力削弱,此消彼长,陛下的威望自然便会提高!”

朱常洵听着诸葛亮的话,不禁心中犯了仇,他当时不过是胡编滥造的话,哪里有什么证据啊!

况且他大哥朱常洛继位,确实是有他老爹的即位诏书的,而他却什么都没有,此刻让他拿证据,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朱常洵这样想着,脸上便露出了不悦的表情。

诸葛亮乃是智谋高绝之人,看见朱常洵的样子,就知道对方是没有想明白,他的意思,便连忙补充一句道:

“陛下,这书都是人写的,事情都是人做的,这其中有人的因素,是非功过,又岂能是外人能看清的!”

诸葛亮这一补充,朱常洵瞬间,明白了诸葛亮话中的意思,这是让他造假,顿时脸上有了喜色道:

“就按照先生的意思办,这件事就交给先生去做了!”

诸葛亮闻言,再次躬身施礼道:

“微臣领命!”

此刻还在京中养伤的朱皓,还不知道诸葛亮已经到了福王的军中,不过就在朱皓身体快要痊愈的时候,一则震惊天下的消息传出:

福王向天下公示了,盖有玉玺的即位诏书,同时还公示了万历皇帝临终前的起居注,起居注上详细记载了,万历皇帝要废除太子,由福王登基的内容。

福王将这两样物品,公示之后,再次昭告天下,说他本无心帝位,但朱由校小儿昏聩,任由宦官乱政,又纵容其弟朱由检,连年四处征战,致使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他不忍大明江山社稷,毁于小儿之手,不得已起兵正位,上顺万历先帝之愿,下安万民之心。

朱常洵这连番的操作,顿时让天下震动,有不少自认为是忠义之士的人,立刻倒戈朱常洵,致使朱常洵新败后,不但实力未见消减,反而日渐强大。

在收到这个消息后,朱皓再也坐不住了,他也无心再在京中养伤,如此任由朱常洵发展下去,即便最后能够镇压,恐怕也会让大明,元气大伤,这是朱皓不愿意看到了。

因此,朱皓立刻进宫,请求出兵,讨伐朱常洵,遏制其发展,迅速将其消灭,以防酿成大患。

虽然皇帝朱由校,比较担心朱皓的身体,但他也知道福王之患,有蔓延全国的趋势,他不敢小觑,因此便嘱咐朱皓,要注意身体后,便同意了朱皓带兵出征的请求。

朱皓之所以,没有选择公布皇室起居注,以及老爹的继位诏书,是因为这本就属于皇室密辛,不可对外,二是他知道他没见过的那个便宜爷爷,万历皇帝,不喜欢他老爹,谁知道那个老糊涂,会不会朕在临死前,说过废太子的话。

反正这老家伙,当初为了立福王为太子,跟大臣们赌气,十几年没有上朝,他将废太子的话,挂在嘴边,一点也不稀奇。

而且这样争吵下去,不但不会吵出格结果,反而只会让天下更加混乱。

正因为如此,朱皓才选择了简单有效的办法,直接出兵攻打福王,朱皓心中明白,这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别说朱常洵拿出的都是伪证,退一步来说,就算是他拿出来的证据是真实的,那么等他被朱皓灭掉后,天手中的那些证据,也就变成了伪证。

天启五年的十月,只短暂在京中修养一个月左右的朱皓,便再次带领十五万大军,前往征讨福王朱常洵。

此刻福王朱常洵,因为新败,正龟缩在河北的承德一带,积蓄能量,等待时机,再次攻击北京城。

因为承德地区,距离北京不过一百余里,在朱皓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北京城的时候,在承德的朱常洵,便收到了消息。

朱常洵听闻朱皓率大军前来,顿时有些慌乱,他连忙找来他新任命的军师诸葛亮,前来商议,待诸葛亮来到他的面前后,他立刻便开口询问道:

“诸葛先生,先朱由检小儿,率领十几万大军,前来攻打朕,朕应该如何应对啊!”

诸葛亮听出了朱常洵话中,流露出的慌张情绪,连忙微笑的开口说道:

“陛下勿忧,这朱由检自不量力,来进攻我军,纯属是自取灭亡!”

“这京城通往承德官路,两侧多山,非常适合兵马埋伏,我们可以在两侧山上,进行埋伏,一举击溃其军,然后顺势便可攻下北京城!”

朱常洵听着诸葛亮,说的如此有信心,当即心中也不再慌乱,而是脸上带着笑容,对着诸葛亮道:

“诸葛先生,此战就摆脱给你了!”

“如果真能一举击溃朱由检的人马,攻下北京城,你就是朕开国的第一功臣!”

此刻的朱皓,还不知道,朱常洵以诸葛亮为军师,给他下好了套,给他钻。

不过当朱皓率领人马,进入承德地区后,看着两侧的高山,狭窄的官路,朱皓不禁蹙眉,而此时跟随朱皓一同出征的周瑜,率先向朱皓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