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125章(1 / 2)

加入书签

苏甜在乐安街道办事处期间,工作非常出色,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市里正好在评“巾帼英雄“的荣誉称号,她的名字被乐主任报上去,在网络投票环节就以惊人的票数冲到第一,并且是第二名的好几倍。

        除了街道里的人,还有之前工作的地方那些老百姓们,都热衷于拿出手机,每天定时定点给苏甜投票。

        不单单是荣誉,苏甜开会时也被市里面的领导点名表扬,并为她树立典型,让其他人都和她学习。

        因为苏甜创造出来的工作成绩是有目共睹并且非常惊人的。

        而不止是乐安街道这片巷弄需要拆迁,还有不少地方,也在进行拆迁工作,有许多的难题困扰,都可以从苏甜处理乐安街道巷弄的成果中,吸取不少经验。

        这么多地方都在拆迁,共同努力,都是为了老城区的改造工作。

        像苏甜这样的人才,区里当然会注意到。

        很快,他们提出申请,想把苏甜从街道调出来,到区里直接参加整个老城区的改造工作。

        乐主任舍不得啊,但也只能忍痛割爱。

        苏甜的能力很强,只在街道这小小的池子里待着,迟早要搁浅。

        她应该去更广阔的天地,去作为,去奉献。

        更何况,苏甜去了区里,也还是时不时就要来乐安街道查看帮忙,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是忽然少了这么一位得力干将,街道的人都有些不适应。

        毕竟她在的时候,一个人能顶好几个人的活儿。

        也庆幸苏甜仍然在区里,只要还在她的管辖范围内,大家干什么都觉得有底气,很安心。

        好像觉得再难的事儿,都不必慌。

        苏甜在,就能解决

        比起苏甜在区里继续风生水起地混着,解决各种麻烦事,谁见了都叫她一声“苏主任”,毕恭毕敬,心生佩服,被人们当成团宠一样供着的超级好待遇,苏依心就混得很惨了。

        苏依心在考公培训班里,几乎找不到朋友。

        大家都是来学习的,既然她没有苏甜一根手指头厉害,问她的题都答不出来,其他人也都懒得在她身上浪费时间。

        苏依心被苏甜的光环压着,更加难以专心学习,在考公培训班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她想回家,但又怕父母觉得她一点儿用都没有。

        当时信誓旦旦说要考公,现在却连战场都没上,就打退堂鼓,父母肯定会更加觉得她不如苏甜。

        所以苏依心咬着牙,坚持到了笔试这一天。

        她有努力学习,也像其他同学那样认真听讲,自习的时候忍着困意刷题。

        但她不明白,为什么就这么难。

        笔试结束,她行测试卷才写了一半。

        申论倒是勉勉强强写满,但出来后听老师一说,才发现自己根本就写跑题了。

        不少同学从笔试考场出来,就胸有成竹地报名面试班,继续准备面试。

        苏依心却灰溜溜地回家,只字没提什么面试的事。

        她对自己的认知倒算清楚。

        等笔试成绩出来,也果真如她所料,她一点戏都没有。

        面对自己不到苏甜一半的笔试成绩,苏依心深深绝望,又不甘

        她怎么就差苏甜这么远?明明她从小到大受的教育才是最好的。难道真的比不上苏甜?

        苏依心不想承认这一点,她拼命挣扎着,难受两天后,她又拿出行测试卷,继续写,继续学。

        她就不信,自己真有那么差。

        她一定要向父母证明,她苏依心,他们亲手养大的女儿,才是最好的。

        她要从父亲手里,拿到代表苏家的印章!

        苏甜忙得要命,老城区的改造比她所以为的艰难许多。

        这里很久以前是a市最繁华的地区,但当时的人们缺乏科学规划的观念,不止是乐安街道的那片巷弄,整个老城区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无论是住宅还是行政办公的地方,包括商业金融地块,都散乱无章分布着,像随意拼凑的没有规则的地图。

        再者就是随着区域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购买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老城区的道路也变得更加拥堵,到处都是负荷过重的交通。

        车辆、行人、商贩流动也都非常随意。还有消防隐患也不容小觑,老城区不少建筑是木质建构,用电线路、设备也都老化,许多居民为了居住方便,常常乱拉乱扯线路,那些巷弄又狭窄无比,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消防车根本开不进去。

        以及公共设施、居住条件都非常差,急需改善。

        所以,老城区的改造才迫在眉睫。

        可因为积重难返,又时间紧迫,压在区里的担子才格外重。

        既要改建老城区,又要保护老建筑。

        既要疏散居民,进行人口迁移,又要将他们妥善安置到新城区,做好搬迁工作。

        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要招商引资吸引更多资金。

        这些事情千头万绪加在一起,错综复杂,所以苏甜忙到好几天都直接住在办公室里,铺了个可以收缩支开的行军床,洗漱用品等东西都是苏家派司机送过来的。

        直到周末,她才有空回家一趟。

        不巧的是,父母出差了,只有苏依心在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