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七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夜色渐深,樊家瓦舍虽还未散,但已陆续有人乘船离去,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因有女眷,穆王也没有像平时那样待到深夜。

        所以约莫亥时便提议回去了。

        四艘乌篷船早已候在了登楼处,翁璟妩与谢玦是夫妻,自然不会分开。

        穆王则与未婚妻一艘,余下两艘则是他们的下人随从乘坐。

        船离开繁华楼宇,渐渐远去,再返回看去,那楼宇似乎已是灯火阑珊。

        从未穿过如此好的衣裳,也没有这么明艳打扮过的曹素芩,她更没有到过瓦舍,一整晚下来,就好似踩在云上,不着地,一点也不踏实,做梦一样的感觉。

        直到吹了寒凉的夜风,她才缓过神来。

        偷偷瞧了眼身旁的穆王,却不想被正主抓了个正着,脸色蓦然一红,惊惶地低下了头。

        穆王瞧了眼比自己小了约莫七八岁的小未婚妻,不仅年纪小,便是胆子也小,无奈一哂。

        他一直都躲着在外地,便是不想让母后催他成亲,但无奈手废了,便只能回了金都,装出萎靡不振之状,要的便是各家高门避着自己

        可圣旨一下,他便是不想成婚也得成。

        是已成定局,他也就坦然接受了。

        只是不经意间听到那曹家女与旁人议论自己这个残废,虽不大计较,但这女子如此嫌弃自己,成婚之后恐怕也成了怨偶。

        后来听说这定亲的对象曹家嫡女,此嫡女非彼嫡女。

        曹家大姑娘,穆王倒是有几分印象,安安静静的一个姑娘,脾性应比那三姑娘要好上许多。

        皇帝本意指婚的就是那曹家三姑娘的,在等那曹家送来生辰八字去司天监一算,所以还未下旨。

        却不成想送来的是皇帝根本不知道的曹家嫡长女的生辰八字,还道那三姑娘染上了怪疾,暂时不便成婚。

        皇帝大怒要治那曹中丞的罪,穆王却道比起这曹家三姑娘,这曹家大姑娘更好,这事才算了了。

        那曹中丞既然坐到了现在的位置,便不会糊涂至此,约莫就是那曹三姑娘不想嫁他,与她母亲做的戏。

        既不想嫁,何必勉强?

        思索间,穆王听到了轻软声音。

        “今晚,谢谢殿下邀臣女来此,还为臣女解围。”

        声音很轻,若非耳力好,还真听不清。

        穆王一哂:“你与本王的婚期在即,倒是不必如此见外。”

        曹素芩没有再说话。

        跟在后边的乌篷船上,翁璟妩往前边瞧了一眼,她有些不理解:“穆王好似不大在意自己成婚的对象是谁。”

        谢玦也循着妻子的目光望向穆王的船,许是想起了自己的过往,才道:“或是没有心仪之人,也对情爱无甚兴趣,所以才不大在意自己娶的是谁。”

        翁璟妩闻言,转头瞧了眼,对他一笑,揶揄道:“夫君是在说自己吧。”

        不用猜,便知谢玦以前就是这样的人。

        他不太在意自己娶的人是谁,但也有自己的原则。

        妻子说的是实话,谢玦也没有反驳她。

        船靠了岸,相互告辞,夫妻二人目送穆王的马车与曹素芩的马车离去,随即也上了马车回府。

        翌日,石琅带了三人来褚玉苑给翁璟妩过目。

        入了厅中,翁璟妩仔细端详了那三人,腰身挺拔,目光凛冽,一瞧便是能人。

        谢玦倒是舍得把这几个能人借给她用。

        “石校……”目光自那几人转到了石琅的身上,便见他看着她一旁的明月,脸上遮掩不住的憨笑。

        翁璟妩又看了眼身旁的明月。

        明月也是看着他在笑,二人眉来眼去的,好不腻歪。

        翁璟妩:……

        这两人现在就这般腻歪,还能不能等到大半年之后了。

        上辈子她怎么就没有看出来这两人有情况呢?

        琢磨了一下,她连自己的日子都过得不明白,又怎么可能在意到这些事情?

        罢了,待他与谢玦平安从邕州回来后,便让他们二人终成眷属吧,省得让旁人以为她是个恶人主母。

        “石校尉。”

        忽然叫到自己,石琅回神望向主母,忙问:“娘子还有什么吩咐?”

        “没有其他的吩咐了,你可以回去了。”

        石琅有一丝丝的失望,躬身道:“卑职告辞。”

        “明月你去送送石校尉。”

        话音才落,便见那石琅脸上的失落,瞬间被粲然所取代。

        明月低着头,走上前,佯装正经的做了请的姿势,然后送他出了正厅。

        翁璟妩看向几人,然后让他们几人调查曹家的事情,还有曹家继室与原配的恩怨。

        要查也不难,其中需要找到的就是被霍氏赶走或发买的陪嫁婆子和婢女,询问一二。

        谢玦给她使唤的这几个人,确实是能人,不过是三日,便把这曹家继室与原配的恩怨调查回来了。

        霍氏父母早逝,一直寄人篱下住在谢家,比曹素芩的母亲谢氏小了两岁。

        从以前照顾谢氏的婆子口中得知,霍氏一直伏低做小的讨好谢氏,但谢氏依旧一直瞧不起霍氏,更是出言侮辱过。

        缘由皆因那霍氏还未及笄,便引得自家几位兄长处处维护她。

        一旦谢氏与霍氏有争执,他们不帮亲妹妹,反倒偏向霍氏。

        也因此,那霍氏处处被为难,但要说太大的矛盾,却也没有。

        听了这些话,翁璟妩却觉得这些矛盾日积月累,终会成为那霍氏的一个心病。

        谢氏一死,霍氏就与那曹中丞好上了,未必只是凑巧,有可能是早有端倪,不然谢家也不会至于断绝关系。

        想法才出,探子又道那婆子说她早觉得那霍氏与曹中丞眉来眼去,只是没有实证,不好明说,可谁知最后俩人还真的走到了一块。

        婆子的话只能信五成,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若信了,便也能说通了谢家与曹家为何断绝往来。

        霍氏怨恨曹氏,取而代之曹家主母的位置,再以来虐待曹素芩来换取心里平衡也说不准。

        翁璟妩琢磨间,探子道:“还有一事,梁州谢家有人已有人在来金都的路上了,估摸这两日会到金都。”

        翁璟妩回神,问:“可知是谢家谁人来金都?”

        探子回道:“是曹家大姑娘的外祖母与大舅舅、舅母。”

        别的人来,翁璟妩拿不准谢家对曹素芩这个外孙女的态度,但若是曹老太太与那嫡长子出面,那么曹素芩便有了依靠,她也明白了谢家的态度。

        在谢家来人前,她得先确定霍氏是否虐打了曹素芩。

        心思一定,便下了个帖子去曹家,邀曹家大姑娘未时过府品茶。

        但帖子下过去的一个时辰后,曹素芩没有来,只来了曹府的下人,说是大姑娘病了,不能应邀了。

        病了?

        怎会如此巧?

        明月在一旁猜测道:“莫不是前几日曹大姑娘应了穆王的邀约,去了樊家瓦舍,又打扮得那般漂亮回去,那霍氏看不惯,便对曹大姑娘……”

        说到最后,明月也不敢多言,只是脸上紧张的表情就已经让人联想到她向说什么了。

        翁璟妩脸色凝重,沉吟片刻后,吩咐:“让人准备几份补品,再准备马车,我去一趟曹家。”

        曹家。

        霍氏听闻永宁侯夫人前来探病,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一旁的婆子道:“若把那翁氏拒之门外,恐怕她会起了怀疑,再去向穆王告状。”

        霍氏黑着脸吩咐:“你去那丫头屋里盯着,别让那翁氏瞧出什么不对劲。”

        婆子应了声,然后退了下去。

        屋中只余霍氏与她的女儿,她看向刚及笄不久的女儿,说道:“你明知那丫头要与穆王成亲了,我费了那么多钱财买了这么多的去痕膏,为的是什么?为的不就是不让穆王知道她在曹家发生过的事情,你倒好,推得她撞得浑身淤青,也不知何时能消。”

        曹三姑娘撇嘴道:“谁让她不肯把那头面送我的,以前那么个软柿子,现在她觉着自己是穆王妃了,都会反抗我了,那等她真的嫁给了穆王,岂不是觉得自己压我一筹了,嫁给残废有什么好嘚瑟的,我一气之下,便推了她,那成想她会踩空。”

        霍氏安慰她:“你那么着急做什么,等往后你入了东宫,还怕她压你?”

        冷嗤了一声,又道:“她们母女俩都只有被我们压着的份。”

        翁璟妩随着下人入了曹府,一路走来,越走越偏,领路的婆子道:“我家大姑娘喜静,朴素不喜奢华,所以这院子的位置会偏一些。”

        翁璟妩丝毫不信她所言,但面色依旧浅浅淡淡。

        入了小院子,虽然院子小且破旧,但却打理得干干净净的。

        院中种有许多的鲜花绿草,月季攀爬着墙壁,一墙壁的黄花,一入院字,便有淡淡的花香袭来,花香芬芳,可见打理这院子的人很是用心。

        走过小院,在屋外停下,婆子前去敲门,语声恭敬的开了口:“大姑娘,永宁侯夫人来探病。”

        好半晌,屋中才传出低低的一声:“请进。”

        婆子推开了房门,翁璟妩先行进去,她也随在身后进来了。

        进了屋中,也有清淡的花香,窗台和桌上都摆了花,但有些蔫了,因是有几日没换了。

        走到了里间,便见曹素芩坐在床榻之上,脸色不大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