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42章(1 / 2)

加入书签

原来,梁王派人仔细盘问了朱雀航边周遭所有住户,终于得知,当夜朱雀航边是有两艘船而非一艘。由此一路盘查到了南边的水门,得知了当夜有船只经过水门,向秦淮南源而去。

        于是原本如大海捞针般漫无头绪的寻找都变得有迹可循。

        梁王在秦淮南源找到了未能烧尽的船只遗骸与车辙遗迹,基本可以断定乘坐船只的人是弃船登岸往南方去了。联想到那艘淹没在长江之中的船只,答案似乎不言而喻。

        这,只是一出金蝉脱壳之计罢了。

        宫人们早被屏退,二人身在内室,桓羡立在那盆枝繁叶茂的栀子花前,面无表情地听完了梁王的汇报。

        所以,不是死在了长江里,而是一出障眼法?

        也许是从来便没有真的相信她离开了,得知这个消息,他并没有太大的惊讶,而是有种意料之中的结果终于来临的如释重负。

        “只查到这些吗?”他问。口吻冷淡如冰。

        帝王的反应太过冷淡,以至于梁王生出些许迟疑。

        他本是得到消息就立刻赶了过来,想要第一时间将乐安妹妹或许在世的消息报告给他。虽则还只是初露眉目,但事关生死,料想也足以宽慰皇兄了。

        但皇兄的反应……也太冷漠了。难道,得知乐安妹妹在世,他不高兴吗?

        梁王只能道:“臣弟无用,暂时还只查到这个。不过臣弟已往南边加派人手追去了,料想很快会有回讯。”

        又追问:“皇兄,要不要发书与各个郡县,将他二人的相貌公示于众?兰……谢璟带着乐安妹妹一个女流,想来不会走得太远。”

        天面上这才裂开了一丝神情,眉宇微动,修长如玉的手指轻抚过栀子柔嫩的花叶:“公示就不必了,让各个郡县暗中去找,先把人找到,确认无碍就可。”

        他话中似有纵容之意,梁王有些迟疑:“这……”

        桓羡回过身,淡淡一笑:“她那么费尽心机地离开,若不成全她,让她待久一些,回来了又不知该怎么埋怨我们这些做哥哥的呢。”

        他虽是笑着,却令梁王不寒而栗,更觉这话中如有深意。

        乐安妹妹为什么要走?皇兄先前又是为何不同意她的婚事?她和兰卿不惜死遁也要离开,又究竟是在逃离谁?

        联想到宫里宫外那些隐隐约约的风声,他不敢深想下去,低眉敛下所有眼中情绪:“那臣弟就先告退。”

        桓羡淡淡颔首:“去吧。”

        目送梁王出去后,他又独自立在窗前,看着那株正迎风婆娑的山栀子。

        她果然还活着,就如这盆栀子。

        所以先前的那些,就只是一出骗局罢了。

        生气吗?好像是有一点。但比起她还活着,似乎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二人的画像于当日被赶制出来,发往南边各个郡县。又几日,宜兴郡发来密函,称有人曾在城中一处医馆见到与画像高度相似的一男一女,后来,又有人在药馆城门处见到了两人,似乎抓过药后便继续往南行进了。

        梁王忙向天子禀明情况,又派遣更多人马向南追寻。与此同时,远在太湖地界的三人却是毫不知情。一路游山玩水,沿着太湖行至了太湖之南的吴兴。

        薛稚还是没有用那两包已经配好的药,尽管,她的小日子依旧没有来,但期间也有入城请大夫把过脉,都只言是劳倦过度、感受寒邪所致,开了些调养的药,不曾言怀孕之事。

        虽说大夫也言经期不至也有可能是怀孕的缘故,而时间尚短又是把不出的,她依旧不能完全放下心来。但有谢璟在旁开导,她也不再如从前那般纠结此事。

        雨霁山青白鹭飞,太湖莲子参差。已是九月之末,太湖的莲花还没有凋尽,数顷晚荷在夕阳金光中被镀上流金一般的色泽,轻烟弥漫,美如仙境。

        马车从湖畔经过,车内,薛稚放下一直掀起的帘子,莞尔笑着对身侧的夫婿说:

        “太湖风光可真美啊,听说范蠡与西施便是隐居于此,要是,我们也能一直住在这里就好了。”

        谢璟亦感慨:“可惜太湖太有名了,往来游客众多,怕是不能住在这里。”

        “不过会稽有个镜湖,风光也是很好的。等到了那边,我们可以在镜湖边修整几天。”

        “嗯,都听郎君的。”

        当夜,三人在太湖不远处一处别院里住下。

        此处是谢家的产业,谢璟的曾祖父酷爱钓鱼,在吴兴为官时修建了这座小院,方便来此垂钓。后来,就交给了当地的农人托管。

        谢璟派伊仞去取回了钥匙,携妻住下。院子不大,却很清幽,周遭种植着数篷修篁,皆数丈之高,修长笔直,遮天蔽月。

        夜风拂过,数篷篁竹便如洪波涌起,簌簌瑟瑟,落叶在空明月光下纷扬如雪。

        谢璟进屋时不放心地看了眼那篷篁竹。

        不知是否他错觉,他总觉得这几日像是被人跟踪一般,如蛆附骨,冰凉阴冷。

        但若是陛下派来的刺客,理应不止这样的动静。

        他暂未多想,拎着行李欲扶妻子进入屋中。夜风似乎停滞一瞬,一片竹叶自修篁顶上悠悠飞落。

        那股阴凉冰冷之感霍然逼近,谢璟大骇,将妻子往门内一推:

        “什么人?!”

        几乎是同一时刻,竹林中有少年鹞子般俯冲而下,双刀在月色里挽出数道剑花,瞬间便移至谢璟背后,恰落在他回身格挡的那一剑上,兵戈相撞,一路微弱火花。

        薛稚被推在地上,不禁惊恐地叫出声来。那少年力气极大,谢璟用尽力气才将他推开,腰间悬挂的玉笛也因此震飞在地,滚落在草丛里。

        他回剑迎击,不忘回头暴喝:“还不快带夫人走!”

        两人霎时在院中缠斗起来,刀光剑影,片片如雪,身影繁乱得难分彼此。

        伊仞见状便要送薛稚离去,她抬目一望,却惶急地推他:“不,他们来的只有一个人,你去帮谢郎!”

        “夫人?”

        “去吧!”薛稚焦急地催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