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 63 章(1 / 2)

加入书签

宋柚拿着这些东西去接嘟嘟,  等回到家,俩儿子跟韩承也回到了家。

        豆包把牛皮纸信封撕开,拿出安全手册,  翻看了几页,朝宋柚大喊“妈,  你写的安全手册出版啦。”

        韩承把书拿过去看着扉页跟封底,  说“不错,  少儿出版社出版,  有正规刊号,首印一千本,  你们妈妈真长出息了。”

        毛豆伸手去够书,着急地说“爸,快点给我们看看。”

        韩承把书递给他,  毛豆拿着书,  三个小脑袋凑在一起看,  豆包说“是咱妈写的书,  都没改动,  咱妈可真棒。”

        “这书一股墨香味儿。”毛豆说。

        看自己写的书变成铅字,宋柚激动坏了,  她挤在儿女身边,  看他们翻着书,  半天也没把书递给她,  只好先去看信。

        “稿费是四百五。”宋柚扬着汇款单对韩承说。

        “这么薄的小册子就这么多稿费吗?可真不少。”韩承说。

        “我也觉得挺多的了。”宋柚喜滋滋地说。

        她把信撕开,  看上面写了一大篇稿费标准,  毛豆看完手册,  又对宋柚说“妈,  我来给你念信。”

        宋柚把信拿给他,  这个小家伙磕磕巴巴地读了起来。

        听他读得断断续续,还伸出小手指着“稿酬”俩字问念什么,韩承忍不住了,在他头上拍了一巴掌,说“你都快上二年级了,还是个文盲吗?豆包来。”

        毛豆揉了揉后脑勺,大言不惭地说“有几个字很复杂,老师又没教过,不认识不是很正常嘛。”说着,他把信递给豆包。

        宋柚朝信中间指了指,说“念稿酬这部分。”

        “按照五八年□□颁发的稿酬标准,稿酬分为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两部分。著作稿酬是千字四元到十五元,安全手册我们是按照千字十五元计算。另外印数稿酬按照基本稿酬总额的百分比算。印一到五千册,每千册按基本稿酬的百分之八付给,但印数稿酬以千册为单位,累计递减。”豆包念道。

        宋柚想她拿到的稿费是著作稿酬,至于印数稿酬,出版社认为之后有希望加印,还没支付。

        她觉得四百五十块已经很多,相当于她一年的工资。

        韩承说“你们俩一块上学,豆包现在阅读已经没问题了,为啥毛豆不行?”

        毛豆不以为然地说“不就是认字吗,很厉害吗?”

        转过头,看到嘟嘟正睁着黑溜溜的大眼睛看他,妹妹好像在质疑他,毛豆顿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也得多认字,给嘟嘟做个榜样,不能让豆包给比下去。

        “我没想到能有这么多稿费,而且编辑给我按千字十五元算的,已经是最高标准了,这还不算印数稿酬,我画的十本连环画应该也能出版。”宋柚把手册翻来覆去的看,边看边说。

        手册没有改动的地方,这是对她的水平的认可。千字十五的最高稿酬标准也是对她的肯定。

        韩承伸出手指轻轻蹭了蹭她的脸颊,说“知道你很棒。”

        “既然有了这么一大笔收入,那就买点平时想买又有点犹豫的东西吧。”宋柚提议。

        “你想买什么?咱家积蓄快上万了吧,你还舍不得花吗?”韩承问。

        宋柚说“我想买洗衣机。”

        她觉得自己在花钱方面有点抠,但要想提高生活质量的话,她也舍得花钱。

        按照现在洗衣机的技术水平,她想买但有点犹豫,但有了一笔额外收入,她就想买个洗衣机解放双手。

        韩承说“你想买什么就直接买好了,咱家也有工业券,用不着自己挣钱买。”

        宋柚笑着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工业券点数“一共二十张,应该不够,洗衣机双缸的得三百多块吧,一辆自行车不到二百块钱都得十七八张工业券。”

        韩承一个月发七张工业券,宋柚自从转成公办教师后有两张工业券。

        “我去借十几张,等以后发了再还。”韩承说。

        等到周日,韩承不用去营地,他们一起出发去县城。他们先去镇上邮局取了四百五十块稿酬,然后直奔县城。

        小县城只有一家百货大楼,他们先去订了一台白兰牌的双缸洗衣机,三百三十八块钱,刚好有现货,韩承说下午开个皮卡来拉。

        至于宋柚想要的乔其纱,压根就没有卖的。不过他们看到卖布的柜台排了长队,新来了几匹的确良布料,老百姓都在抢购。

        乔其纱有点像后世的雪纺,比的确良还要贵一些,的确良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涤纶,都是化纤面料,在现在都特别受欢迎。

        宋柚根本没往跟前凑,听着吵吵嚷嚷的声音,就知道的确良一块五一尺,还要一尺布票,做一条裙子按八、九尺布算的话,要十几块钱。别看的确良这么贵,大家还是抢着买,很多时候都是内部消化,能买到就不错了。

        正想着要不要往人群里挤,她的视线被一卷咖色格子的布料吸引,这些棉布布料也是新到的货,因为大家都在抢的确良面料,棉布就受了冷落。

        咖色白色格子的棉布布料,正好做裙子,母女同款。

        正当宋柚想要跟售货员说要买十二尺的时候,韩承把她拉到旁边,他说“为什么不买粉色格子的?粉色的好看。”

        他看了眼媳妇跟闺女粉白的脸,说“你们俩穿粉色都好看。”

        宋柚也想穿粉色的,但她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而且是仨孩子的妈,再穿粉色有装嫩的嫌疑。

        她看着韩承想笑,难道他不觉得咖色的很时髦吗?他觉得他媳妇还是小姑娘能驾驭得了粉色吗?

        豆包扯着宋柚的衣角,认真建议“妈,买粉色的,妈妈穿粉色好看。”

        “对,嘟嘟也要穿粉色的。”毛豆说。

        宋柚半推半就,既然他们仨都说粉色好看,那她就豁出去买粉色格子的布料,现在不穿,以后年纪渐长就更穿不了。

        这棉布质量好,致密厚实,要一块钱一尺,一共花了十二块。

        宋柚还给韩承买了五双袜子,棉和尼龙混纺,跟他们发的袜子一样的料子。韩承训练很费袜子,他的袜子都是修补过的。

        这袜子可不便宜,一块五一双,要是纯尼龙的袜子更贵,要三块钱一双。宋柚觉得棉和尼龙混纺更好,穿着不滑,就是不如纯尼龙的结实。

        毛豆跟豆包的白色回力球鞋,两块钱一双,还有两双雨鞋,买的稍大号的,一共花了十块钱。

        俩儿子各自抱着自己的两双新鞋,满意极了。

        还用奶粉全给嘟嘟买了两罐奶粉。

        稿费挣得容易,花得也痛快。

        没买多少东西,三十多块钱就没了。在七十年代,钱也不禁花,要总这样花钱,他们也攒不下钱。

        天气热,他们四个人一人喝了瓶汽水,一毛五一瓶,嘟嘟没有,看她那样子快要馋哭了,宋柚便给她买了根用竹签穿着的麦芽糖,让她慢慢舔。

        回家吃完午饭,韩承又开皮卡去百货大楼把洗衣机拉了回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