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 94 章(1 / 2)

加入书签

韩承说:“挺好,  就让他们去办,要是能办成咱妈不过就是早过来几年,等她岁数大了肯定不能把她自己留在农村,我想她应该愿意。”

        宋柚有点感动,  她从来没跟韩承提起过她妈以后的赡养问题,  但他跟她的想法一致,  他真正地把她妈当做家人。

        宋柚笑着说:“你能这样想就太好了。”

        她脸上笑意流转:“温伯伯真不错,  他还会做饭,  现在男的会做饭的少,凭啥一样上班女的回家做饭,  男的回家宁可呆着也不帮忙。”

        韩承透过内视镜看了眼宋柚,声音闷闷的:“我也会做饭,也不难吃吧。”

        “爸爸做饭好吃。”嘟嘟甜甜地说。

        刚想夸小闺女嘴甜会说话,  韩承又听毛豆跟豆包连夸他的厨艺。

        他张了张嘴没出声,不至于这么夸张吧,  他怀疑三个小家伙是为了让他多做饭故意夸他。

        “还是你们俩练厨艺吧。”韩承说。

        宋柚已经在教俩孩子做饭,  等俩儿子都长大都会是好丈夫人选,嫁给她俩儿子的姑娘上辈子一定做了很多好事儿。

        她笑道:“我没说你。我之前在乡村小学放学早,  有很多做饭时间。”

        “你想吃什么,  我晚上给你做。”韩承觉得自己有必要表现一下。

        “还是等你下次周日休息吧,  中午都是肉菜,咱晚上得跟保姆说做清淡的饭菜。”宋柚说。

        他们先回父母家跟二老说这事儿,  韩振邦听完说:“挺好的,总不能总让你妈自己留在老家,温长空跟你妈挺熟,  你就让他们爷俩去办吧,  你温伯伯所在的军工厂是京城军区直属,  他回城后能恢复原职说明各部门对他的信任,他有能力做这件事,各方面肯定都会办得很妥帖。”

        既然他都这样说,那宋柚就更放心了。

        李清芳也说:“真想不到温长空还有这份心,反正你家房子大,你妈跟你们一块住,还能互相照应。”

        宋柚想带嘟嘟回去睡午觉,李清芳说:“哎,要我说……”

        “妈,说啥?”宋柚问。

        李清芳本来想说温长空跟宋霜降挺合适的,俩人都单身,各有一个儿女,没有别的家庭负担,而且之前又认识,不如撮合一下他们俩。

        虽然俩人年纪都不小了,但她思想开明,觉得这个年纪的人也可以重组家庭。

        而且温长空人品端正,脾气吗,她觉得比韩振邦好多了。

        不过她想了想,这话还是没说,既然温长空说要把宋霜降调入京城,他肯定能做成这件事,到时候宋霜降来了,看看情况再说,她不用提前操这份心。

        李清芳摆摆手:“没事儿,你们走吧。”

        等宋柚一家往外走,她又想起一件事,朝门外招呼:“宋柚,你们家沙发太旧了,咱们家具仓库里也没好的沙发椅子之类的,我给你准备了家具票,有空给你们挑个沙发去。”

        宋柚牵着嘟嘟停下脚步,想起江远鹏说过寄售店有旧家具卖,有些过去大户人家的名贵木材家具,是普通人家用不起的那种,现在大家都赶时髦爱买沙发,对那些旧家具倒是不太感兴趣,她想可以去寄售店看看。

        于是她说:“妈,等韩承下次休息我们就去。”

        回到自己家,宋柚想这事儿还是写信更好,写信说得更明白,还能让宋霜降好好想想。

        从公婆家回到自己家,她马上写信跟宋霜降说了这事儿。

        宋霜降收到闺女写的江远鹏当了接盘侠的信,马上叫公社电影放映队到生产队放了场电影庆祝,然后给江远鹏写了一封信表示“祝贺”,对其进行毫不留情的嘲笑。

        时常叫闺女不要跟对方斗,这一次是她忍不住。

        这么多年,她为人处世中规中矩,在乡亲们面前就是和善、温厚的老大姐,平日里很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写了这样一封信后她发现偶尔过过嘴瘾感觉非常不错。

        闺女的信一封接着一封。

        第二封信是让她帮忙跟教育局找数据,恰好去年教育局有过统计,她把资料复印一份给宋柚寄了过去。

        第三封信就是说要把她调到京城的事儿,收到信,她好好想了想。宋柚他们去随军还有宋芍药跟温明征陪她,宋芍药结婚,温明征回城,要说她一个人不闷得慌不可能,平时她自己在家都把收音机声音开得很大总想听到点声音。

        她自然愿意跟女儿一家一起生活,嘟嘟还不到四周岁,她还能帮宋柚接送她上学放学。

        也难得温长空有这份心。

        她首先跟宋柚询问这事儿是否麻烦。

        不管是在公社办公室还是去邮局打电话都不太方便说,她决定还是写信。

        宋柚跟她说温伯伯有把握,宋霜降这才打消顾虑,答应让温长空去做这件事。

        宋柚又去联系温明征,对方说:“那我们就着手去办了。”

        ——

        叶静跟吴跃进的事情有了最新进展。

        中午下课后,宋柚走出教学楼,见叶静正在楼门口等着她,她朝宋柚招手:“我在这呢。”

        宋柚快步走到叶静身边,两人很默契地往大门口走,宋柚想应该是吴跃进的事儿,于是催促:“快说。”

        叶静脸上带着几分难为情的神色,说:“我想跟你说说吴跃进的事儿。”

        宋柚非常感兴趣,说:“赶紧的呀,我都着急了。”

        叶静说了一大堆话,意思是她去问吴跃进是不是喜欢她,吴跃进承认了,然后叶静又去跟父母说,父母通情达理,并不嫌弃对方是农村人各方面条件都比不上叶静,同意他们在一起。

        虽然叶静年纪大了,但凭她父母的人脉,总能找个条件跟她差不多的。

        宋柚想不到叶静之前装作感受不到吴跃进的心意,知道他会为她拼命后能这么勇敢,也想不到叶父叶母能这么开明。

        “你觉得咋样?”叶静迫不及待地问宋柚,她很希望宋柚能支持她的这个决定。

        宋柚说:“吴跃进愿意?你们之间的现实问题怎么解决?他是非农业户口,又是外地人,能到京城上班吗?能办京城户口吗?这些不好解决吧,解决不了你们怎么在一起?”

        她有一连串的问题。

        叶静亲热地挽着宋柚的胳膊:“我们昨天已经跟吴跃进说过这事儿,我今天马上来告诉你。京城啤酒厂有个女职工要嫁到外地去,她要把她的工作跟户口一块儿卖了,一共是三千五百块。”

        宋柚知道工作能卖,还是第一次听说户口也能卖,而且三千五百块对一般人家来说是个挺高的数字,一个刚进厂的正式工工资按三十块钱算,要十年时间才能挣这么多钱。

        “你觉得这事怎么样?”叶静问。

        宋柚说:“你们想给吴跃进买工作买户口?吴跃进同意吗?吴跃进有那么多钱吗?吴跃进要是能到京城来上班,你们才有在一起的现实条件。

        虽然制香厂效益很好,可是钱装不到吴跃进的口袋里,他的待遇跟民办教师差不多,全年满勤算公分,到年底给补贴三十个工,也就是三百个公分,另外每个月有七块钱的补助。

        但叫他拿出三千多块钱应该费劲。”

        “你有没有觉得三千多买工作买户口不值啊!”叶静很期待地问。

        宋柚知道改开的事儿,吴跃进有经商头脑,肯定是大城市的挣钱机会更多,在小地方要更难。

        她摇摇头:“现在买工作都得好几百呢,我觉得值。”

        叶静眉头皱了起来:“其实钱也不算问题,我们家这些年我爸都没工资,攒下的钱也不多,但总能补贴些,更大的问题是吴跃进这态度……”

        宋柚惊讶了一会儿,叶父叶母不仅不嫌弃吴跃进,还要出钱给他买工作买户口,叶静很幸运有这么深明大义的父母。

        她马上问:“他态度怎么了?”

        叶静声音低了下去,说:“这是多好的机会,有户口有工作的,可他好像并不太上心,他说要想想,你说他一个男的怎么就磨磨唧唧的,他就不能干脆果断点吗?”

        宋柚想了想说:“先不提钱的事儿,这对他来说是大事,他总要想想,或者跟家人商量,再说面对你他一直挺自卑的,当时你在农村他都觉得配不上你,更何况现在叶教授回城,你也考上大学,他该觉得更配不上你了,所以他不能马上答应。”

        叶静点点头:“他应该就是这样想的,你说我都没嫌弃他,他有什么好自卑的,我都担心人家把户口卖出去,倒时候他真没法来了。”

        宋柚说:“可能这在他心里上是个比较难过的坎吧,那你好好劝劝他,给他点信心,他要是真进京当了工人,跟大多数人差不多,真没啥好自卑的。”

        叶静叹了口气:“好,我再跟他说说,反正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要是错过的话,我们俩就不可能了。”

        叶静陪着宋柚走到西门口,又往回折返往西南家属院的方向走。

        宋柚骑车回家,想了会儿叶静的事儿,又想温明征说的把宋霜降往京城调的事情,她想宋霜降这事儿应该是不需要花钱的,要是需要花钱能把她妈调到京城也行。

        她想问问温明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