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 48 章(1 / 2)

加入书签

初七舅舅家来串门。

        男人们扎着堆聊天,  韩学礼被喊了过去,陈大舅破锣嗓子,拍着韩学礼的肩膀,  舅妈一看就是个精明的,没往厨房里头凑,  搬了个椅子坐在外头晒太阳,  随手拿着毛衣就开始织起来,  宝媳妇见到舅妈在,  也凑过来聊天。

        她两娘家本来就是一个村的,一聊起来就说起唐小丽在火车站做生意,  陈舅妈眼角一瞥。

        火车站那种地方,  能搞个门面当真是有本事了。

        老大家有多少家底她是不清楚的。

        小姑子家里有多少家底她却很清楚,  这几年陈万斌没事来打秋风,不说一千,  起码搜刮走了八百,陈万斌复读的生活费基本上都是小姑子出。

        当初韩家有两个儿子都在糖厂上班,  男人又是能干能吃苦的,  陈舅妈每次过来都要被小姑子数落,以往来走亲戚,  都憋了一肚子的气,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他们家有钱,谁的气都不乐意受——

        陈家住的村子靠近市区一些,  最近被征收了几亩地农田,  征收款项都有好几千。

        不光如此,  现在政策好,  修的大马路都到他们村子里,  以后厂区盖起来,周遭一带肯定能带起来的,听说罗湖有人就开始盖房子了,以后靠出租房子就能收钱。

        陈舅妈因此非常得意,今年到处去拜年,刺得陈雪华眼睛疼。

        再看唐小丽这城里人都不入眼陈舅妈的眼。

        要说哪里不顺心的,唯独就是一个陈万斌,从派出所出来以后就被退了学,一天到晚瞎晃悠,还打家里钱的主意,前几日想诓三千走买摩托车,三千多去买摩托,也只有陈万斌这样不食人间烟火的能够想的出,这时候三千块都能快给楼房起个壳子了。

        不过在外人面前还是强打起笑脸:“你也帮我们万斌留意留意,看看有没有合适年纪的姑娘,我们家那边现在政策好,以后只有享福的。”

        “那是自然,你们村以后政策好,都是享福的命。”宝强捧着人家的话头讲,其实心里也是看不上陈万斌的。

        又懒又爱玩,多少钱都不够他败的呢!

        而灶房里,男人们侃大山,女人们要烧火做饭,陈雪华一贯喜欢指挥小辈,可今年往前凑溜须拍马的少了一个,唐小丽不想让韩学美一个人变成活靶子,便也来帮忙,韩学美搬柴火的时候冲唐小丽挤眼色:“我大舅妈会来,说不定堂舅妈也会来,来了肯定要找我妈麻烦。”

        她说的是陈晓柔的事儿。

        陈晓柔是陈雪华娘家隔了几房的侄女,跟韩学文也算是青梅竹马长大,谁知道会这样了?

        “应当不会的,东西都搬走了,我听说年后陈晓柔就要找工作进厂。”

        “她跟你说的?”韩学美顿时露出一副好羡慕的模样:“自己能挣钱当然是好了,以前我哥挣钱,二嫂要花钱也要请示我妈。”

        “嗯。”

        唐小丽偷偷往外面瞟了一眼,见韩学礼微笑着跟舅舅说话,韩学文难得没凑上去,舅舅手里头拿着一直烟,一边说一边抽着,说得眉飞色舞的。

        一定没什么好事儿。

        吃饭的时候男人一桌,女人一桌,看陈舅妈那志得意满的样子,这个时候才听说原来隔壁村开始征收了,这一征收家里多了几千块钱,陈万斌烧得呗,还要买摩托。

        看人家骑了个摩托,他就非说现在有个车才好娶媳妇,磨了很久他妈没松口,就想找陈雪华要。

        可陈雪华哪里有钱,那玩意儿要好几千呢。

        陈舅妈琢磨着钱不花完儿子能天天要,所以准备盖个楼房,陈家位置好,现在盖以后还能放租呢。

        以前陈家老贫了,陈舅妈来这边串门基本上都是吃顿饭就走,来了还要被陈雪华数落,现在情况倒着来了,陈舅妈一上桌子就大大咧咧的说:“现在政策好,说不定过几年你们也能征收了,不过现在不种地也挺好的,像你大舅在工程队给人开车,多拉一车货还奖四分钱,一天光奖金都能拿一块,算上工资比糖厂还多了。”

        跟糖厂比,就是跟韩学文比呗。

        陈雪华憋了一肚子的气,别看她在自家人面前人五人六的,可真是会看人脸色,以前她好就数落陈舅妈,现在陈家好了吧,让陈舅妈这样怼竟然连屁都不敢放一声,唐小丽默默听着,就觉得好笑。

        陈舅妈叨叨了半晌,可真没人愿意听她说征收的事情,说道最后她自己都快没了力气。

        说到最后,陈舅妈又施恩一般开口:“小丽,阿华,我们这次来呢,是想开口找你们借点钱。”

        你看吧,有钱的总找没钱的借钱。

        这是铁律。

        找人借钱不说,还要用高高在上的口吻,好像你不借就错失良机了似的。

        唐小丽没答话,倒是陈舅妈自顾自开口说了:“现在我们村不是搞开发嘛,我跟你舅舅商量着把房子盖起来,上层出租,下层以后自己住,盖了新房,万斌娶媳妇儿也多个依仗。”

        提到陈万斌,陈雪华一听就很感兴趣,忙问:“要多少呢?”

        看这架势是有钱啊,陈舅妈就换了一副嘴脸了,眼睛朝着唐小丽一看,手指头一勾,比了个“三”。

        “也不多,你们能拿尽量就多拿一点,一共三千。”陈舅妈得意洋洋翘着胖乎乎的手指:“我们这好不容易盖个房子,应该紧着好了盖的,家里头动迁了几千块钱,再借一点一次性盖高些。”

        韩学文一个月工资六十,一年也才七百二,两千可是一个工人五年的工资。

        放陈舅妈嘴里,似乎是轻轻松松能借到的。

        自然,陈雪华肯定藏了点私房,家里一年卖粮食有几百,以前两个儿子结婚有几百,可这钱到两个儿子结婚也都没拿出来盖房子,现在陈舅妈一张嘴两张皮,一开口就是三千。

        唐小丽不动声色:“舅妈,刚才您不是还说征收土地得了几千块钱呢,盖房子应该也够了吧,您到底要盖个多大的房子,以后拿什么来还啊,舅舅是在城里开车,可表弟不是还没上班,说是房租出租有钱,可也是细水长流的收入,就舅舅那点收入,养陈万斌都难吧。”

        陈舅妈一听,直接给问住了,问她怎么还,她压根就没想过要还。

        亲舅子找妹夫外甥借钱,还要还的?

        行业规矩,借钱基本上就是赞助。

        “我们结婚时候住的房子,都是一百多年前盖的呢,眼看就快塌了,我们也想盖房子,咱爸妈住的房子也是解放前盖的了,你瞧瞧这大梁都朽了,别说我手里头没钱,有钱也得紧着爸妈盖新房子住啊,你们手里头有钱,就先盖个两层,几千块钱盖个楼房也够了,难不成我们还没脱贫,你们就要奔小康了,领导人都说了要均贫富,社会矛盾不要拉的太大了,再说了盖高了租不掉也是浪费的啊。”

        “舅妈不说话,我就当你没想过还钱这回事,这可不行啊,别说我们家掏不出三千块,就算能掏出来,也紧着自己改善生活,我想这样说出去,在哪里都占理对吧。”

        这话一说出来,满桌子的爷们儿都闭了嘴。

        陈大舅怒了,碗筷往桌上一碰,巨大的响声。

        然后就听见他骂骂咧咧的声音:“谁找你们要钱呢,别小瞧人,以后我们家好了,你们也别来找我们凑趣。”

        陈雪华赶紧解释,说儿媳妇一直这样反骨,等下一定好好说她一顿,别说三千五千都能拿出来。

        唐小丽怀疑她兄妹两个唱双簧。

        亲戚之间借钱么,就是这个世界上最扯不清楚的糊涂账,别说要还了,以后真着急催着要债的,找上门去问人家,人不愿意还还跟个大爷似的呢,这样的事情唐小丽在那本书里不知道看到多少。

        什么姐姐省吃俭用借了几十万给弟弟的,结果人家身价千万也不肯还,问就是没钱,要还就是你没情意,说多了还说你这人性格孤寒要不得。

        陈大舅和陈雪华两人唱完,屋内安安静静的,陈大舅还以为自己占了上风,正准备开口多讲几句,就见到韩大金一巴掌拍在桌面上。

        蒲扇一样大的大手,还真不是开玩笑的。

        桌上的碗都被震得往上一弹。

        陈大舅本来还在炫耀来着,被韩大金猛的给吓了一大跳,顿时就禁了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