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第223章(2 / 2)

加入书签

        广西与安南接壤,她只能去安南需求帮助了。

        一路上道同告诉了她为何六安侯会铤而走险。

        广东豪强宗族势力十分顽固,当地官员权力几乎被架空。六安侯来到广东后,和当地豪强狼狈为奸,连他麾下将士也不遵守军令,经常欺压百姓。

        道同秉公执法,和六安侯与当地豪强多次交锋。道同是因孝被直接举荐到南京,在皇帝面前挂了号,六安侯不敢直接对道同做什么。于是两人便如此僵持。

        因安南建立行省,皇帝信任朱亮祖,没有动广西的镇守将军,但不太信任六安侯,所以派胡大海和叶琛前来接替镇守将军与广东知省的职位。

        胡大海原本出镇西北,传旨、交接、前往广东路途遥远,现在还在半路上。

        六安侯很担心胡大海、叶琛来到广东后,他在广东作威作福的事会暴露,所以想提前扫灭证据。

        道同就是他的眼中钉。

        六安侯正有动作时,常葳带着皇帝的圣旨来到广东,让六安侯慌了神。

        他一不做二不休,想要先借常葳的刀杀道同,再说道同和蒙古人勾结,将杀掉常葳的罪推到死了的道同和不存在的蒙古人身上。

        六安侯若能在胡大海和叶琛来广东前杀掉常葳和道同,这个计谋还真的有可能成功,因为道同是蒙古人。

        广东生乱的事,也可以推给蒙古官员道同。六安侯劳苦功高,皇帝顶多会削了他的爵位和俸禄。而且以他在朝中的人脉,肯定很快就有机会复起。

        这一环扣一环,他的计划十分慎密。

        但他没想到,常葳居然在来到广州的当日就乔装出城,找到了道同,还正好遇上了他假借常葳名号抓人的军士。

        如果让常葳和道同活着回去,六安侯就算有再多的功劳,恐怕都难逃一死——率兵截杀钦差,等同谋反!

        六安侯本以为能很轻松地抓到常葳。

        常葳只是一个小姑娘,还被一个老文人拖累。她身上也没有带多少干粮和武器,能逃多久?

        他们没想到,常葳居然在野外生存能力极强,在山林间穿梭的时候,仿佛经验丰富的老猎人。

        道同也十分惊讶。

        常葳不好意思道:“我不太认路,在北边随军出征时,经常迷路。”

        道同听到了常葳的回答后,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

        常小将军能练就一身野外生存的本事,这个“迷路”恐怕有点太厉害。

        道同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顺利到安南。

        所以两人逃亡时,常葳先指明往哪个方向逃,再由道同带路。

        但就算这样,常葳都能蛇形迂回前进。再加上她要避开城池和明军,还要去山村换取物资,一路走走停停,走了两个多月,还没见到广西与安南交界的影子。

        道同怀疑,现在他们如果折返,恐怕都能直接向新来的镇守将军胡大海和知省叶琛告状了。

        但鉴于道同不信任常葳能顺利返回,他们又在广西境内继续被追杀,所以两人还是继续朝着安南前进。

        又经过了两三日的行进,常葳通过询问当地人,知道再翻过一座山就能到达安南。

        常葳休息了一日,养足了精神,准备好了一直存着没用的最后一盒弹药,将已经钝了的刀磨好,带着道同开始翻山。

        在刚入密林后不久,常葳就感到了周围风声不对。

        她将道同藏到附近废弃山庄的一个地窖中,先去查探情况。

        果然,前方有埋伏。

        就在常葳折返的时候,她被一员猛将拦下。

        常葳看着面前之人,咬牙切齿:“六安侯,永嘉侯,末将居然能让两位开国功臣亲自来拦,真是受宠若惊。”

        六安侯王志和永嘉侯朱亮祖一前一后拦住常葳的去路,看着常葳沉默不语。

        他们自己也没想到,居然要亲自出马才能拦住常葳。

        之前他们派出的人就算遭遇常葳,也被常葳轻松战胜甩掉。一群经历过战场厮杀的军士,居然还拦不住一个小姑娘。

        只能说,不愧是“常十万”常遇春的女儿吗?

        “你父亲与我有旧,你叫我一声伯父,我不忍心伤害你。”王志道,“你带我去找道同,只要你亲手砍下道同的脑袋,随我一同回京向皇上禀报道同的罪行,我就不会伤害你。”

        常葳握紧了手中的刀,冷笑道:“我可不是三岁的孩子。要战便战!”

        说完,她伏低身体,策马挥刀直取王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