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第234章(1 / 2)

加入书签

在离朱标和朱元璋回京还差五日的时候,京中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的是翻天覆地,感觉这大明的天和地都快翻了。

        杨宪坐在茶馆里,对同僚侃侃而谈:“标儿说,百姓的舆论很好引导。”

        “比如女性贞操这事,刚经历过乱世,就是官宦女子,为了逃命哪有不抛头露面的?”

        “如果这时候突然严格要求女子贞操,女子和女子的家人就会惶恐,会疯了一样否认自己之前的事,迫害被推出来的人。这就是他们现在想对常将军,进而想对马皇后所做的事。”

        “但如果这时候有很多人站出来,起领头作用,告诉她们和她们的家人,这世上大部分人都和她们一样,她们无需惧怕,让她们惧怕的才是敌人。那么她们就会选择一个能让她们过得更轻松的事支持。”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益。”

        杨宪慢悠悠喝了一口茶。

        “在秀英夫人和常元帅、常将军,以及所有推行井田制的人的努力下,国内大部分女子都已经分得了田地,特别是主公最先控制的地方,女子已经全部分田完毕。”

        “标儿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人问农人,为了给皇上修皇宫,让每户豪商都献出一千两银子,这事好不好。农人肯定会回答‘好’。但如果你问他,可不可以把他家里的牛献出来,他就要挥着锄头砸你了。”

        “因为他真的有一头牛。”

        杨宪想起朱标那些奇奇怪怪的小故事,嘴角不由上弯。

        “大部分男人甚至女人,对一个女将军是否受到公正对待并不在意。但如果把这个女将军和他们家中女眷分得的田绑在一起,他们就很在意了。一家人得到的田,都是一家人一起种,粮食是一家人一起吃。他们家里真的有女眷分得的田啊。”

        杨宪放下茶杯,看向茶楼下。

        勋贵家的夫人穿上了自己的诰命衣冠,举着抗议的旗帜,走在队伍的最前方;

        在勋贵家的夫人身后,是身穿女子科学院“校服”的女学生们;

        女学生们身后,是普通官宦家的女眷;

        之后看衣服,应该是地主士绅、豪商、普通百姓家的女眷……

        杨宪脑海里冒出一个词,“阶级分明”。

        这是主公和太子都不喜,但现阶段只能维持的东西。

        但分明的阶级,现在走在同一个队伍中,哪怕有前后之分,她们也成为了一个整体。这是不是就是天书中所说的,牢不可破的阶级观念正在逐步崩塌?

        “杨宪,你真可怕。希望你能走在正途上。”李善长目光矍铄。

        杨宪笑道:“我这都是从标儿那里学的。只要标儿能当太子、当皇帝,我哪敢班门弄斧?”

        李善长:“……”言下之意,若标儿不当太子、不当皇帝,你就要翻了天了吗?

        你对主公的忠诚呢!

        不过李善长也知道,如果标儿不当太子、不当皇帝,恐怕主公也凶多吉少了。

        这天底下还有比主公更护着标儿的人吗?那可是在标儿一岁多的时候就让其当“家主”的奇葩(褒义词)。

        “汉时便有太学生上书,现在换成女子上书,将来还会有谁?”匆匆赶回来的宋濂道,“我担心他们也会来这一手,引起混乱。”

        “不会,标儿早就想到这一点了,所以已经提前立法。”杨宪好奇,“宋先生,你没看到过?”

        宋濂愣了一下,然后不好意思道:“我不主修律令……大明立律令太多了!”

        刘基想了想从自己手中制定的法令,也不由点头:“确实太多了。许多法令和现在的大明都没关系。”

        “现在不就有关系了?”“在家养病”的叶铮笑道,“这下他们可不能说什么不教而诛谓之虐了。”

        刘基磨牙:“是啊。”

        上次空印案,因为刘基没有当过有实权的大官,不知道这个“潜规则”,制定律令的时候没有涉及这一点,结果被人抓住漏洞,说“法无禁止就能做”。

        刘基将其视作一生的耻辱。

        季仁寿又老了许多,但精神一如既往的好。他怔怔看着楼下,想着朱标曾经说过的“致良知”,人人皆可成圣的话。

        无论民族国家,无论男女老少,皆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圣人不看血脉不看传承,圣人就在百姓中。

        现在这些人只是在争取自己的利益,其实离圣人很远很远。但季仁寿不知为何,就是想起了这一席话。

        他想,自己的著作中又可以添一笔了。

        所有大儒在老年的时候,就会开始著书立说,将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留给后人,期盼后人能完善他的观点,将他的理想实现。

        朱升看了表情激动的季仁寿一眼,知道季仁寿满脑子都是他的书。

        当时为标儿记录言行的人,记载的标儿训斥孔希友的话中,就有类似“孔圣人看到你们以人不能超过圣人、师长为借口,一代不如一代,他会不会生气”之意。

        朱升想,每一个在晚年著书立说流传后人的人,都会与这句话共情吧。

        他们正聊着,楼下出现一阵骚乱。

        几个老臣探头,客串过记载起居录史官的王袆惊讶道:“那个中途冲进队伍的人,是不是大公主?”

        没探头的老臣也立刻从窗口探头。

        朱元璋的大公主叫朱镜静,是孙贵妃的女儿。朱元璋和李善长透露过,等大公主再大一些,就招李善长的长子李琪为驸马。

        李琪是李善长长子,也是李善长近四十岁才得到的“老来子”,和朱镜静岁数只相差五六岁。

        现在李善长让李琪修身养性,等候尚主。

        “大公主?我听闻孙贵妃因为不想让大公主出宫,特意派人关着她,她怎么出来的?”李善长对准儿媳非常关心,自然知道大公主的情况。

        王袆从怀里摸出一个望远镜。

        其他人都十分羡慕地看着他。这是王袆在云南立了军功后朱元璋送的,他们都没有。

        “大公主一身戎装,裙摆还有破损,或许是翻墙逃出来的。”王袆道,“李公啊,你这儿媳妇不简单。”

        李善长一瞬心梗,然后拍着胸口道:“没事,没事,我儿子脾气好,一定没问题。”

        还好他儿子在众多姐姐的教导下,脾气很好!

        王袆失笑:“她还带着一个小包袱,当场从小包袱里取出校服外套披上……准备充分啊。放心放心,百姓不知道她是公主,她很低调。”

        李善长:“……嗯。老夫先进宫,孙贵妃可能需要请御医。”

        李善长匆匆拱手离去,杨宪笑得前俯后仰。

        老成持重的章溢叹气道:“你啊,这件事就是你闹出来的,你不怕孙贵妃记恨你?”

        “不怕。”杨宪道。

        章溢苦口婆心道:“就算你有太子护着,你也该收敛一些,别给太子惹麻烦。”

        “我不会给太子惹麻烦。”杨宪道,“只要皇上还信任我,她不敢得罪我。至于孙家那群外戚,等皇后的儿子回宫,他们不蠢,就会尽可能低调。太子虽仁善,但其他皇子可不是好脾气。他们被隐瞒了这么多年,心里正窝着火。”

        朱升想起朱标的四个弟弟,也觉得头疼:“希望没人会不长眼来挑衅标儿,标儿四个弟弟的脾气确实不太好。”

        马皇后的五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性格更贴近马皇后,其他四个人,哪怕是看似最安静的五皇子朱橚,骨子里都和皇上一个模子印出来。若惹了他们,这南京城可就不安稳了。

        “谁来招惹标儿,被嫡皇子们折腾,是他们活该。”王袆收起望远镜,“现在第一步计策已经实现,是不是该做第二步了?”

        众人理了理衣冠,轻声笑着颔首:“该第二步了。”

        ……

        “你说,杨宪这家伙先挨个敲勋贵的门,让诰命们上街抗议;然后李善长和赶回京的徐达率领文武百官,去皇宫门前哭?”朱元璋傻眼,“我都不在京中,他们向谁哭?”

        “就是做个样子给百姓看,顺便让报纸中能多写些东西,制造一种朝中良心未泯的大臣被压制,需要清君侧的假象。”朱标抖了抖报纸,翻了一面,“杨叔叔真厉害。爹,以后杨叔叔还是交给我管,我怕别人管不住他。”

        “哦哦哦,当然。”朱元璋也继续看报纸,然后傻眼,“大公主翻过宫墙,上街加入游|行,还公开身份,上台演讲?!”

        朱标手中力气一大,差点把报纸撕成两半:“那个大公主是谁?厉害!”

        朱元璋虽然知道自己不应该心虚,但他的语气就是有点心虚:“孙贵妃的女儿,和李善长的儿子定了婚约,很快就嫁出去!”

        朱标瞥了朱元璋一眼,道:“嫁早了不好,女子早生孩子伤身体。”

        朱元璋点头如捣蒜:“好好好,你说了算。”

        朱标好奇道:“她居然能从宫墙上翻出去?南京的宫墙这么矮吗?”

        朱元璋道:“可能夸张了些,应该是偷偷溜出去。她就仗着宫里侍卫发现了她,也不敢抓她。”

        朱标按压了一下太阳穴。虽然他做好了和庶弟庶妹们见面的准备,也没想到刚到长江口,庶妹就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还好是惊喜。这样的妹妹,他不讨厌。

        “叔叔们和先生们虽然因为没料到对方这么不要脸,被痛击了一下。现在他们已经反应过来,胜负局面立刻倒转。”朱标笑道,“其实想想也知道,他们是辅佐爹你当上皇帝的人,只要爹你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他们怎么会输给那群败家之犬?”

        败家之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知道拖宋元后腿,现在又来拖大明的后腿。

        但败家之犬就是败家之犬,如果家中主人足够清醒,就算“它”们能拆家,给家里造成很大损失,也不会影响大局。

        “可不能让那群老小子占尽了威风,标儿,我们怎么做?”朱元璋摩拳擦掌。

        朱标道:“爹,这次你可要尽可能低调了,要高调的是我和常姐姐,你乖乖给我们当背景板吧。”

        “哦。”朱元璋表情古怪。

        自从朱标抱着常葳安慰了一番后,这家伙在别人面前也开始称呼常葳“常姐姐”了。

        甭不要脸,不知道学的谁。

        “唉,爹你要是不高兴,我下次找个机会让你威风威风。”朱标会错意,安抚自己幼稚的老爹,“下次你领着我和弟弟们一起去祭天祭祖,我们身穿皇子服饰在你身后,每人给你领一支仪仗队,我再给你编个军乐队敲锣打鼓吹号角,保准威风!”

        朱元璋:“这倒也……”

        朱标问道:“不需要?”

        朱元璋想了想那个场面,热血沸腾:“需要!”

        朱标笑道:“好,回去就给你准备。”

        朱文正在一旁一边擦刀一边小声逼逼:“标儿哄孩子呢?”

        李文忠低声跟着逼逼:“哄爹和哄孩子有什么区别?”

        陈英想抽出刀鞘反手砸向这两个兄弟。怎么连李文忠嘴里也不把门了?!

        到了南京城郊时,船队暂时留下修整,准备亮相。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四人赶来,隔着老远就朝朱标扑。

        朱标大惊失色:“别……啊!”

        他被四个熊一样壮的弟弟挤在一起,差点背过气。

        朱元璋和三个哥哥赶紧上前,一人拉走一只熊弟弟。

        “英哥,你也回来了!”朱樉和朱棡惊喜道。

        朱棣和朱橚好奇地看着陈英。他们年纪小,和陈英相处时间不是很多,只听说陈英是与大哥关系最好、唯一不会给大哥惹麻烦的“便宜哥哥”。

        “嗯,我回来了。”陈英看见四个义弟,也很高兴。

        他最疼标儿,但其他人也是他的义弟,他也很关心。

        “以后再慢慢叙旧,先过来商量怎么随我回京。”朱标揉着被弟弟撞疼的胸口,有气无力道,“对了,给你们介绍……”

        四个弟弟中气十足:“大嫂!!”

        站在一旁,想帮朱标顺气,又不好意思上前的常葳:“……?!”

        朱标看了一眼脸红得快晕过去的常葳,好心肠道:“我和你们大嫂还没成亲,叫大嫂不好,叫姐姐。”

        四个弟弟中气十足,和常葳同窗过的朱樉和朱棡还非常坏心眼的挤眉弄眼:“姐姐!!”

        常葳身体一晃,差点晕倒:“别、别!像以前那样,叫名字行不行?”

        朱樉和朱棡把着对方肩膀,笑作一团。

        常葳很想冲上去给这两个同窗一拳。

        你们俩故意的吧!

        朱樉和朱棡确实是故意的。他们为了给同窗“大嫂”使坏,提前和弟弟们约好了,否则以他们四兄弟毫无默契的默契,怎么可能异口同声?

        朱标纵容弟弟们“欺负”自己的未婚妻,见因这个“使坏”后,常葳与弟弟们的相处中的扭捏尴尬迅速褪去,恢复了以往自然的模样,松了一口气。

        弟弟们都是小仙童,真贴心。

        “别皮了,准备准备,赶紧进城。”朱标道,“我们第一次以皇子的身份进城,都给我精神点。”

        “哦,第一次……呵。”毫无默契的四兄弟再次默契地异口同声,并同时将视线投向朱元璋。

        朱元璋被四个坏儿子盯得毛骨悚然。

        朱标立刻上前挡住弟弟们不友善的视线,道:“相师说我弱冠之前不能归位,你们是被我连累了,抱歉。”

        挨个摸摸脑袋,乖乖乖,别瞪爹。

        弟弟们心中积攒的怒气一下子泄掉了,低着头乖乖被摸头。

        “我们不稀罕什么皇宫。”朱棡嘀咕,“跟在大哥身边,比皇宫舒服多了。”

        朱元璋摸摸胡子:“这倒是。还是标儿会享受。”

        朱标:“……”

        弟弟们:“……”

        担心皇上和四位气势汹汹的皇子起冲突的众人:“……”

        朱标担忧了:“皇宫这么差?”

        朱元璋叹气:“能多好?我想多种点树,结果他们拿什么礼仪说事,除了一个破花园,一棵草都不能有,全是光秃秃的石板。我想弄条河钓鱼,他们又说宫中只能挖很浅的死水池塘,如果河流和宫外联通,会有刺客。要河啊?就只有宫墙外面一条护城河是活水。我总不能每天去护城河边泛舟钓鱼吧?百姓都看着呢,好蠢……”

        朱标听自家爹抱怨开了,连忙在娘不满神色累积到临界点之前,拉了拉爹的袖口,让他闭嘴,别在迎接的众心腹面前丢脸:“古代皇帝都喜欢住园林别宫,很少一直待在宫城中。为了不劳民伤财,虽然我们没修什么别宫,但我们家原本的宅子很漂亮很舒服,爹在宫里住得不高兴就出宫住。”

        朱元璋得意道:“我和你娘确实经常出宫住。还是你让人修的宅子舒服。”

        朱标道:“那就好。别亏待自己。”

        朱标的弟弟们和朱元璋的心腹们都无奈极了,也心疼极了。

        标儿脾气太好,对皇上也太孝顺了吧?对于皇上瞒着他这么多年,导致皇宫修了这么久他都没享受过的事,标儿居然担心的是皇上和皇后在宫里住得没有在宫外舒服?

        这么好的孩子成为皇上的儿子,真是天生祥瑞,皇上注定是皇上啊!

        朱标哄好爹后,与许久不见的叔叔伯伯们依次见礼,然后和他们商议此次亮相之事。

        他会尽量高调,高调到京中所有人都为之震撼。

        可惜时间不够,他不能重新编排仪仗队。否则他训练一支礼仪兵出来,吓坏那群满嘴“礼仪礼节”的迂腐文人,让他们知道何谓真正的礼仪。

        朱标的学生们也会一同出场。他们侧耳听着,然后逐渐开始忍笑。

        常葳脸色铁青:“我……我装重伤?为什么?我不能威风地出场吗?”

        “你这个钦差在两广和两位侯大战一场,差点死掉,身体哪那么容易好?还有你的亲兵们,不身上挂点彩,怎么能显示出你们的悲壮?对了,这次牺牲的人的骨灰盒上都盖着军旗,一同抬进京。”朱标道,“他们值得。”

        常葳本想说,骨灰盒和皇上御驾一个队伍会不会晦气,但她嘴唇翕动,说不出来。

        朱元璋拍了拍常葳的肩膀,道:“我以前经常亲自扶着老兄弟的骨灰盒回应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