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君臣相惜,使人泪目(1 / 2)

加入书签

“陛下良苦用心,臣等谨记于心,永世不忘。”

“和大人,昔日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严大人言重了,和某一向敬佩严大人的青词绝妙,有心想学,望不吝赐教。”

严嵩、和珅二人明白了。

当下抽回手,借着下跪时,不约而同在官服上擦了一下。

天子之意,不就是让他们在眼下大局未定的情况下,不得内斗,握手言和吗?

他们听话就是。

再起身时,两人相视而笑,宛若亲兄弟。

但是司马懿的急智、眼光。

再次让众人惊叹不已。

在他们大周朝,没有握手礼仪,只是曾在典故上出现过。

而司马懿,一眼便知天心。

这可不是简单的博览古今,所能做到。

哎。

司马懿弓着身子,低着头,心下哀叹。

他发誓并不想出任何风头,尤其是在天子、曹操的面前出风头。

“老师,不愧是老师。”

“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说的一点也不错,正是握手严和。”

“此言大善。”

周乾笑容亲切,看着司马懿头上从二变成一的忠诚度。

表示,并不在意。

他反正没想过收服,只想使用。

放着一个大才。

可不能浪费。

曹操始终眯着眼,虽不言语,但是一直在注意所有人的表情变化。

一切尽收于心。

“老师,朕手里有一份情报。”

“你且帮朕看看,若是有何见解,还请老师直言。”

周乾话音一落。

常福立刻上前双手接过西厂秘奏,小跑着下去,呈给了司马懿。

“微臣遵旨。”

司马懿无比恭敬,再行一礼,这才打开秘奏,仔细观看。

秘奏,乃是记载着招兵政策后,民间造反势力的溃散、叛逃情报。

这不出他所料。

虽然,他也佩服天子的圣明、决断。

事实上,他更羡慕天子国库的充裕、奢侈。

若是都给了他...

不出一年半载,他司马家必有所成!

“陛下圣明睿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举纵使国库花销巨大,但实属上上之计。”

“不战而屈人之兵。”

“陛下深得兵家三味,实乃大周之福,请受微臣三拜。”

司马懿一脸认真,趴在地上,就是一阵叩首,表示佩服。

此话一出。

全场臣子、太监,无不附和称赞。

想着,可以一起拍马屁。

万一陛下高兴,有赏赐降下,他们也就赚了。

没有的话,那也不吃亏。

“老师,快快免礼,这是作甚?”

“朕想听的,可不是这些。”

“依老师之见,那些反贼若想重新整顿力量,他们会如何施为?”

周乾微微一笑。

从高处大步而下,亲自扶起了满脸真诚、感动的司马懿。

“叩谢陛下!”

“陛下,微臣以为此计简单,却也极难,非金银而不可敌。”

“那些反贼势力,多是无财之辈,但不乏勇武、多智之人。”

“微臣建议,陛下需当谨防世家、豪门。”

司马懿神色认真,有问必答。

看着近在咫尺的天子,还有那张温和、善意的笑脸。

他不敢不答。

反正,这也是最后一次了。

此次回去,他要立刻着手安排,逃遁京城。

至于去何地,他都想好了。

董卓、朱棣手下不缺智谋之士,去了也只是锦上添花,与他所谋大计不合。

其他八国蛮夷,若非逼不得已,他绝不会背离国土。

剩下的,唯有赵匡胤。

民间反贼势力,不在考虑之内。

他们不配。

“世家...”

周乾眉头一挑。

背着手,在殿内踱步。

他还真是不曾注意这一点。

世家者,积累数百、上千年,底蕴丰厚。

手里的财富,不知几何。

正巧,他的政策,乃是收服寒门、百姓之心。

天下的世家基本上都被他打压完了,想来,他们比一些反贼,更希望大周换一个天子。

若是有反贼势力,前去拉拢。

未必不能得到一些世家的支持。

借此推翻大周,再立新皇。

不愧是司马老狐!

说的好!

“忠贤。”

“陛下?”

魏忠贤应声而拜,静候圣旨。

“传朕旨意,即日起,你们东厂发动所有力量,暗中监视大周世家豪门。”

“尤其注意,那些有数百年底蕴者,一旦发现有所异常,要立刻上报。”

“并且给朕盯死了,不可打草惊蛇。”

“朕要顺藤摸瓜,一网打尽!”

周乾声音冰寒,目光森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