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用其强,攻其弱(1 / 2)

加入书签

“文和,此计甚妙。”

“那董卓也曾为我大周,立下汗马功劳,颇受先帝重用,但愿他能奉旨,让西凉将领入京,自可见其赤诚。”

“若不遵旨,朕当诛之。”

“如此,也好让他早日下去与先帝为伴,伺候先帝左右。”

周乾背着手,遥望着西凉的方向。

声音,满是惆怅。

希望大周境内,永不再起战火。

只是这最后一句,听得司马懿,心有戚戚然。

“陛下圣明,先帝当年最为重用董卓,君臣相交,似臣似友,至今仍是传为佳话。”

“操还记得司马大人,亦是先帝身旁所信之忠臣,时常问计,引以为心腹。”

曹操黯然轻叹,似是怀念昔日光阴。

只是,此话一出。

气氛为之微妙。

“陛下,先帝当年恩宠礼遇,远比山高,微臣虽死不能相忘,此生难报。”

“常常忆及先帝圣颜、教诲,微臣恨不得早日追随先帝左右。”

“实在是先帝教诲,要微臣誓保陛下无虞,为大周开疆拓土,开万世太平。”

“每思于此,微臣唯有压下一己私心,战战兢兢,以供陛下驱策,只待平定八国,收服海外蛮夷...”

“陛下,请恕微臣不能久伴君侧,必追随而去,侍奉先帝左右。”

司马懿眼圈发红,声音哽咽。

跪在地上,叩首不止。

其言之感人,其心之忠义。

高顺这么大一条汉子,已经是潸然泪下,敬佩有余。

帝师,当为大周百官之楷模!

“仲达,操此生当与你一同辅佐陛下,完成先帝宏愿!”

曹操声音坚定,从张让手中接来锦帕,蹲在司马懿身前,一点点帮其拭去眼泪。

当真是,感人肺腑。

贾诩弓着身,目光在二人身上游离不定。

他是看出来了。

这司马懿、曹操的关系何止是极差。

当为仇敌。

但又是世间之知己。

而且,全是大周朝内数一数二的智谋之辈。

以后要谨慎对待。

不过,幸亏他跟先帝不熟。

伺候先帝,也轮不到他贾诩。

“好,说的好!”

“老师,孟德,还有文和,有你们相助,朕何愁大周不兴?”

“如今文和初来,便有妙计相呈,乃是大功,奈何朕后宫有事需当处理,你们可代朕设宴,为文和接风洗尘,一应花销,皆由朕出了。”

周乾微微一笑,亲自上前,伸手将二人扶了起来。

“陛下,操府内尚有不少美酒,更是养了一些江南妙厨,不若便让操厚颜,为陛下设宴,为贾大人接风。”

“启奏陛下,微臣府内也存有些美酒,虽不比曹将军的更美,但是能为贾大人接风洗尘,微臣也...”

“好,仲达先前之言,操甚佩之。”

“此番操不与仲达相争,便去司马府设宴,让仲达一尽地主之谊。”

“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

曹操反应极快,上前躬身请旨,似是一直在等着司马懿开口。

司马懿张了张嘴,一张老脸都黑了。

他只是随口说说的啊。

身为帝师,他总不能在为贾诩接风洗尘上面,一言不发吧。

而且,刚才贾诩的一番献计,着实不凡。

可见其智。

以后同朝为与官,互相拉拢、配合极为重要。

若是有了贾诩帮忙,站在他这一边。

对抗曹贼刁难,更有几分助力。

只不过,因为上次清倌人事件,这几天,他重新定居书房。

现在曹操分明是把司马府,当成他曹府别院了,简直是可恨。

“也罢,既然老师有此心意,为朕分忧,孟德有让贤之德,朕岂有不应允的道理。”

“传朕旨意,赐司马懿御酒百坛,另外上次从山海关带来的几十名异族舞女,一并赏下,为文和接风。”

“老师不必忧心,朕可再下一道旨意,让你不再住书房,重振我大周男儿之雄风。”

周乾笑容温和,望向垮着脸的司马懿。

不由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以示安慰。

“...谢陛下赏赐。”

“只是,那个圣旨便不必了,天下为平,微臣实在不愿现在便去追随先帝。”

“求陛下开恩。”

司马懿俯首再拜,拼命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