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他发现了一个大秘密(1 / 2)

加入书签

策王府。

    君策是由禁军统领陈启佑亲自押送回来的。说是押,其实就是送。

    陈启佑十分有礼貌的将君策请进了策王府,然后安排了侍卫在策王府门口守着,便回宫禀报了。

    君策回了府,原本还想找幕僚们前来商议一番,不过想着现在一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策王府,他还是低调些,别被人抓到不必要的把柄。

    皇帝既然放他一马,他也不能作死拖后腿才是。

    想到今日的事情,实在是凶险万分。不过好歹皇帝愿意保他一命,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君策在椅子上坐下来,稳住心神,回想了一遍今天的事情,为什么走到了眼下这个地步。

    从前面他解决了君恒,一切都是顺利进行,唯一的差错就在于:

    禀报君晟过来,不是自己的侍卫,而是晟王府的管家。

    那时候,他的侍卫可还在?

    当时他就觉得哪里不对,只是事情紧急也不容得他有别的做法。

    这会静下心来细想,这件事必定别有内情。

    当时大理寺和京兆尹的人查完案子,他和君晟一起从屋子里出来向皇宫而去,路过门口的时候,并没有看到自己的侍卫。

    照理来说,没有自己的吩咐,他们绝对不会离开,而且那时候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只是一个禀报,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他们没有理由消失。

    但是他们就是不在,那就只有一个原因:他们被人控制了。

    当察觉到这一点,君策整个人都不好了。

    其他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去扣他的侍卫,若是晟王府临时起意,也一定会有打斗声传进来。但是他的侍卫悄无声息的就不在了,只能说明,对方原本就有备而来。

    为什么?没道理啊?除非……

    除非对方知道自己的计划,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从而做出应对,把他的侍卫劫走而,不发出一丝声音。

    是谁?

    君恒吗?不可能,若是知道他会动手,绝对不会任由君恒赴险。

    那是君晟吗?

    但君晟哪里来的这般实力?难道背后有人帮他?

    想到这里,君策后背已经开始冒凉风。

    他忽然察觉到:

    或许自己才是那只螳螂,对方是背后的黄雀。

    要不然怎么解释,那么巧君晟就把许怀义和李清云带了过来,而他的侍卫却没有出言提醒。

    若他的猜测是真的,那么君晟就根本不是他所看到的那番样子。

    他被君晟给骗了?

    察觉到这一点,君策咽了一口唾沫,狠狠的一掌拍在了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若这一切都是君晟的手笔,那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只是……

    只是……

    只是若这一切都是君晟的手笔,那他便要知道自己的计划,也知道他和君恒今日同时会出现在晟王府,更知道许怀义和李清云刚好在御书房,然后让皇后去询问皇帝要送来晟王府的礼物。

    每一步都要卡得刚刚好,且看起来不费吹灰之力,否则一定会被人看出端倪而产生怀疑。

    但是君晟做到了。

    这说明,君晟一定有一股恐怖的暗中势力,他们能悄无声息的做完这一切,且能让他毫不怀疑的入了局,中了招。

    君策越想越心惊。

    如果自己看错了君晟,那么之前……

    那一场巫蛊之事真相大白的戏,是不是也是他自导自演的结果。

    那一场对五年前巫蛊之事的调查,君恒因为害怕,到处放出巫蛊之事,企图引起民众恐慌,以此来阻止君晟出府,

    最后却因为各种安排都太过牵强,而让大家提起巫蛊之事再无惧怕,对当年的事有所怀疑,反而让君晟翻了身。

    而他,失去了一个李暮。

    只有君晟,不仅名正言顺的出了府,恢复了王位,还获得了清白。

    君晟的脑子里乱糟糟的。

    他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但是这些事实摆在他面前,由不得他不信。

    他很想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巧合,但这些事情全部都经不起细想,全部都有人工的痕迹。

    若他想的是真的,那就说明自己身边也有君晟安排的人,要不然的话如何能详尽的知道自己的计划。

    这个人是谁?是他身边的幕僚还是侍卫?是哪一个?

    一时间,君策把自己身边的人怀疑了个遍,感觉每一个人都像是君晟的奸细。

    从他一进策王府,便想请幕僚来商议,到现在直接打消了这个念头。

    就仿佛,身边似乎没有了一个可信的人。

    君策的脑子里这些消息来回冲撞,有什么东西一样一样的浮出水面。

    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被瞒了这么久,成了人家手中的刀而不自知。

    君晟气极,倒了桌上一杯已经凉掉的茶,一口喝尽。

    他一想到这么久自己都被蒙在鼓里,就觉得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起来。

    他自诩聪明,和君恒那么久的斗法,此消彼长,自认为智谋在君恒之上,而且可以完全把君恒掌握在手中,但现在出来一个君晟,他感觉到了打击。

    若君晟知道这件事,而且还将计就计引他入局,那就说明这件事情也在对方的掌控中。

    那么现在自己的处境就微妙了。

    皇帝有心放过自己,但君晟怕是不会,他一定会无所不用其极的要利用这件事让自己栽个大跟头,甚至直接出局。

    想到这里,君策感觉到自己整个人都被泼了一盆冰水似的,从里凉到外,他无法描述此时此刻自己的心情。

    他坐在椅子上,又连喝了好几杯的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告诉自己:不能慌,不到绝路,一切都还有转机。

    从前他是没有防备,所以才着了道,如今他已经知道了君晟,便绝对不会再让人瓮中捉鳖。

    想到此前种种,君策心中憋屈得不行,但还是尽力隐忍下来。

    眼下的情况,怨天尤人没有用,一味的抱怨,愤怒也没有用,他要做的是分析眼前的形式,调整策略,不至于自己太过被动。

    而若想清清楚楚的了解全局,就要把事情分析透彻。

    比如眼下这件事,对方究竟是如何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