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南疆圣女(1 / 2)

加入书签

君策从城墙上掉下来这件事,在京城中被传得沸沸扬扬。

    因为君逸的安排,第一时间做了处理,这件事并没有牵连到绾宁。

    甚至都不知道,当时绾宁也在城墙上。

    众人一传十十传百,传出去的消息是:

    君策不服朝廷的处罚,从府中逃了出来,被城卫司的人抓到,想要抓了人回府上报宫中,推搡打斗之间,君策自己失足掉下了城墙。

    众人唏嘘,但许多人也只道一声:活该。

    恒王的事明显他有嫌疑,他还自己悄悄的跑出来,肯定是心中有鬼。

    再加上后来没多久,陶致远那里就查出了确切的消息:君策杀害君恒的事情只用了半日时间,便如风一般的刮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m.aishangba.org

    到最后,事情就演变成了策王杀了恒王,而后畏罪自杀。

    这样的消息又在许多人那里得到了证实,之后再传了一日,几乎就变成了真相。

    又过得两日,早朝上,由陶致远递上了一份彭家的罪状书,说的:

    是彭家卖国,和北燕勾结,以图私利。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前段时间因为恒王的去世,牵扯到了君策,而后朝中有许多大臣都集体上书弹劾君策,其中各种罪名都有。

    皇帝心中清楚这件事是皇后和季家在背后推波助澜,就是为了给君恒报仇。

    事情到了这里,他对君策失望,选择了君晟,便有意促成,替君晟摆平一些障碍,直接把这件事交给了陶致远。

    事情到了陶致远手上,自然查得仔细。

    底下大臣弹劾的罪状,每一条都查。

    因为暗中有人有意落井下石,陶致远是一查一个准。

    等把证据收集好呈上去的时候,满朝皆惊。

    最近的事,一件比一件大。

    先是死了两个皇子,现在北境的将军居然和北燕勾结。

    这对于大周来说,可是刻不容缓就要处理的大事。

    皇子死了,对于大家的影响并不太大,但是若边境战争失利,就关乎大家的切身利益了。

    一时间,地下议论纷纷。

    这件事和平时两位皇子争斗,有本质上的不同。卖国贼是人人都唾弃的行为。

    朝中义愤填膺,纷纷要求罢黜彭家对北境军队的控制。

    “陛下,此等贼人,不顾我大周安危,为了一己私利跟北燕勾结。他大权在握,真是极大的危险。

    还请陛下趁早做决定,等北境大军遭到损失可就晚了。”

    “是啊,陛下,这件事刻不容缓。

    如今二皇子的死还没有传入北境,若北境彭家那边知道了消息直接投靠北燕,后果不堪设想。”

    “还请陛下下旨,护边境安危。”

    “陛下,刚刚陶大人的证据里,还有当初林家的案子,原来林家冤枉,是受了彭家迫害。

    流放地丰州距离北境不远,这一次,正好让林家恢复爵位,前往北境,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中才好。”

    “……”

    皇帝看着底下的人你一句我一句说得没完没了,愤怒到无以复加,彭家居然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做出这种事。

    想到自己的身体状况,皇帝突然一脸疲惫。

    这时,底下久不发言的周太师也开口了。

    “陛下,此时事关重大。

    看陶大人查出来的这些东西,彭家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用了。眼下首要的,是要将彭家召回京城,不能让他们在北境军中。”

    太师直接给了解决方案。简单高效。

    底下大臣纷纷附和,太师极少参与政事,可见,眼下情况危急。

    皇帝看向周太师,点了点头:

    “依爱卿所言,那北境应当如何?”

    到了这一刻,彭家如何已经无所谓,有所谓的是北境,还有北燕。

    周太师上前一步,拱手道:

    “回陛下的话,从陶大人查到的消息中,似乎当年林家的事也别有隐情。

    只是边境战争,非同儿戏,微臣不建议让林家的人重新接替彭家驻守北境。

    虽然丰州离北境近,由林家的人直接接管是最合适的,但是事隔多年,时过境迁,为了朝廷社稷,为了士兵百姓,这种事情最好也不能冒险。

    微臣建议请逸王殿下赴北境,再由林家从旁协助,如此最好。”

    众人听着都连连点头,“启禀陛下,微臣复议。

    逸王殿下从前便是驻守北境的将军,对北境和北燕都颇为熟悉。

    之前伤了腿中毒是没有办法,现在逸王殿下的腿好了,实在是天佑我大周。”

    这位大臣说的这句话,让皇帝耳边猛的响了一下。

    他突然想到,当初他帮君逸和苏绾宁二人赐婚的时候,钦天监赵砚臣说二人乃天作之合,若能成婚可保大周百年昌盛。

    如今想想,可不是吗。君逸的腿原本中毒严重,现在居然奇迹般的好了。

    在婚宴上被人下毒,又奇迹般的被李清云撞了一下,导致入口的毒药并不多,到后来竟还能以毒攻毒,让他全好了。

    还有眼下,一开始大臣们说的时候,他脑中想的是废了彭家,一时间找不到接替北境的人。

    林家确实有能力,但这么多年过去,难保他们心怀怨恨不忠心。

    现在正好,君逸出马,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如此看来,果真是大周之福没错。

    皇帝略想了想,直接下令:

    “便依太师所言,这件事交给晟王一应安排。”

    这话一出,众人都有一些错愕。

    从刚才陶致远呈出的证据里,当年林家的事别有隐情,幕后黑手怕就是彭家。

    照理来说,君晟应该避嫌才是,但现在皇帝直接指派了君晟,这其中的意思就很能让人深思了。

    如今,两位王爷相继殒命,看皇帝的态度,这储君之位,怕是很大可能就会落在君晟头上。

    下圣旨,只是时间问题。

    谁能想到,君策和君恒斗了那么久,最后居然让君晟捡了一个大便宜。

    大家心里各自琢磨着朝廷风向,已经在想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了。

    君晟接了旨,君逸这边也收到了旨意。

    不过,圣旨不是下到逸王府,而是皇帝召了君逸入宫。

    御书房,皇帝看起来肉眼可见的苍老了许多。

    他看着底下的君逸,发现竟然看不出他的心思。

    “这一回,你远赴北境,朕交给你两个任务。

    一是押送彭家入京,查明论罪。

    二是守好北境,别让北燕有可乘之机。若有机会,也别放过。

    朕的意思,你可明白。”

    君逸拱手:“是,儿臣定当竭尽全力。”

    皇帝:“你在北境多年,对北境甚是熟悉,一应决断,你可全权处理。”

    君逸看了他一眼,而后回答:“是。”

    首位上,皇帝叹息一声,许久没有说话。

    君逸也没有说话,就这么候在一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