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面圣(1 / 2)

加入书签

第67章面圣

        裴济怀把遗书带走以后,京兆尹与大理寺卿上前跟贺远亭客气了几句,对王大人的死亡表示了遗憾与同情,再匆匆离开。

        “殿下。”一位使臣道,“为何要让他们把王大人遗书带走,他们晋国欺人太甚。”

        “就算我们拿着,又能怎么办?”贺远亭直接道,“若是死因与他们晋人有关,我们玳瑁难道就能跟他们开战?”

        使臣们沉默下来,三皇子说得对,就算晋国真的欺辱他们,他们也只能忍下这口气。

        “闹出这么大的事,晋国皇帝肯定会召见殿下。”在长久的安静之后,一位性格沉稳的使臣道,“殿下,你最近两天不要出门,好好准备一下。传闻昌隆帝十分宠爱太子,您若是在宫中遇到晋国太子,一定不要得罪他。”

        贺远亭缓缓点头,他低头看了眼脚下穿反的鞋子,心中苦意更浓。都是太子,他的皇兄处处受父皇猜忌,晋国的太子却被昌隆帝宠爱非常。

        大约,这就是命吧。

        “大人。”黑夜中,裴济怀把玳瑁国死者留下的遗书交给了张硕,“下官怀疑此事有异。”

        张硕接过遗书看完,神情凝重道:“这是有人故意想挑起两国矛盾啊。”

        两人对望一眼,剩下的话都藏在心底没说。此事闹大了,对花家非常不利,甚至会让陛下觉得花家势大,大得可以让别国使臣因为畏惧自杀。

        幕后之人根本不在乎他们发现这是阴谋,他几乎明晃晃地把用意摆在了明面上,因为他知道玳瑁与大晋之间的隔阂,是不可能消除的。

        同时他还不忘提醒陛下,一定要提防花家。猜忌这种东西,只要有了开头,就再也无法消除了。

        这么迫不及待地想花家倒霉,是哪个国家出的手?

        金珀?

        周边那些被花家震慑得老老实实的小国?

        又或者是……自导自演的玳瑁国?

        “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裴济怀多问了一句。

        张硕把信揣进怀里:“当然是把信连夜送到陛下手里。”

        裴济怀眉头动了动,沉默地翻身上马,没有多言。张硕登上马车,状似开玩笑道:“济怀,你对花家似乎很信任?难道就没有想过,也许是花家派人杀了这个王大人,再假装他是自杀?”

        “两位将军若是要报复这种指手画脚的小人,又怎么会用暗杀的手段。”裴济怀神情如常,“更何况,人若是他们杀的,又怎会让这封遗书留下来?”

        “你说得有道理。”张硕点头,“本官也觉得,花家是冤枉得很。”

        只可惜搅进这种事,他们什么都不做,也要沾上麻烦。他刚才从玳瑁使臣口中得知,玳瑁三皇子也置办了酒席向福寿郡主赔罪,晚上当事人就吓得自杀了,这让不知情的人看了,恐怕会怀疑人是被福寿郡主逼死的。

        别说是其他人,就连他都有那么一瞬间的怀疑。

        但是他很快又想到,福寿郡主体弱胆小,以她的性格,要把一个年级轻轻的男人吓死,那还真不容易。

        真闹起来,还不知道谁把谁吓出毛病。

        入睡前,昌隆帝心情非常好,因为太子竟然主动跑来找他,讨论一些朝政上的事,看起来终于有了几分勤奋的架势。

        晚上留太子用了膳食,父子二人一起散完步,昌隆帝才让赵三财把太子送回东宫。可惜这份好心情,在半夜被破坏了。

        从寝宫中出来,昌隆帝接过大理寺卿张硕呈上来的遗书以及事情调查经过,面无表情地看完,怒不可遏道:“竟有人胆敢诬陷朕的两位将军,实在不可饶恕。”

        张硕以为陛下会问花家人做了什么,没想到连问都不问,就直接认定花家被人陷害了。

        这跟传言中,忌惮花家功高盖主好像有些不一样?

        陛下如果真的猜忌花家,这次的事情就不会管花家冤枉不冤枉,先趁此机会打压花家,让花家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沾上污点,以后再清算花家的时候,才更加名正言顺。

        瞧陛下这个样子,确实很在乎花家的形象,不过在乎的方向有些不同,更像是无法容忍别人抹黑花家。

        “查,立刻彻查。”昌隆帝把东西往御案上重重一拍,“派人盯住玳瑁国的使臣,让他们管住自己的嘴,不能有半点不实的消息传出来!”

        卫明月的性格他很清楚,说她坏话的人,她宁可当场拍断这人的骨头,也不会用这种阴损的手段。

        至于他未来的儿媳妇恐吓刁难说坏话的大臣?那更是可笑,花家的那个小丫头说话都细声细气的,玳瑁国使臣是兔子吗,胆子会这么小?

        “微臣领命。”听到这里,张硕哪还不明白,陛下这是要保花家,而且是完完整整的保住。

        从今天过后,他再也不信“鸟尽弓藏”这种鬼话了,陛下待花家,分明是信任无比,甚至是盲目信任了。

        走到大门口,他见一行人匆匆赶过来,待人走近了,才认出这是东宫的太子殿下。这大半夜的,太子为了什么事赶过来?

        “张大人。”太子原本有些急,看到张硕以后,反而不急着赶路了:“听闻别馆里的一位使臣出了事,你跟孤说说。”

        张硕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包括他得了份使臣遗书的事。

        “这个案子要辛苦张大人了。”太子的食指在步辇雕着龙纹的扶手上点了点,“二位将军是我大晋的英雄,不要因为这些莫须有的事情影响两位将军声誉。更要避免一些乱七八糟的流言传出来,让人误会两位将军。”

        得,太子这话几乎明着告诉他,两位将军肯定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别人。

        张硕连连称是,出了宫才发现自己脑门上冒了一层细汗。都说帝心难测,也许有时候是臣子们想太多也说不定。

        验尸结果很快出来,王大人是在清醒的状况下,被套进了绳子里。身上有淤青,但由于他死前一个时辰,与另外一位使臣发生过争执,还互相动过手,所以从尸体上看不出,他是自愿把脖子套进去,还是被人强行吊上去的。

        “在死者死后,有侍卫、小厮、医官进去过,无法确定死亡现场是否被人动过手脚。”大理寺提刑官道,“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完美的自杀现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