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狂人之旅(七十四)(2 / 2)

加入书签

        席勒会发现超越神族已经动手了,是他放在本宇宙的那个斯克鲁尔人席勒在环形区安全局任职的时候收到了一起暴力破坏案的报告。

        报告上说突然有一个不明人形生物从天而降,还打伤了星港里的好几个保安,本来这种事时常发生,但这一次尤为不同的是对方很强,希阿帝国的全区域传送门封锁都没拦得住他逃跑。

        斯克鲁尔人席勒一看这个人形生物就觉得有点面熟,于是他回到了高塔,申请了记忆库的调用权限,再一看,这个绿色衣服紫色坎肩的家伙不是分子人吗?

        分子人是超越神族这个疯狂计划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也不知道超越神族这么强为什么炸漫威多元宇宙还需要炸弹,但反正分子人就是那个炸弹。

        这炸弹都扔到席勒面前了,席勒还能不知道超越神族要动手吗?虽然不知为何超越神族动手的时间提前了,但席勒当然不能让他们得逞,因为这群家伙显然也不打算给补偿。

        在要如何从熊孩子手中拯救宇宙这方面席勒有丰富的经验,简单来说就是,你必须得比熊孩子更熊。

        自从开始研究行星吞噬者以来,席勒就一直没忘记他的那个宇宙创人计划。

        在秘密战争当中,所有宇宙都两两相撞毁灭了,也包括主宇宙和最终与主宇宙相撞的终极宇宙,正是主宇宙的毁灭导致了世界重塑。

        而席勒想到的让宇宙不要两两相撞毁灭的方法不是想办法把它们固定在原地,而是想办法让它们动起来,只要有足够的推力推着所有宇宙沿着不相交的动线不断运动,那它们就不会相撞。

        简单来说,超越神族只是玩台球,席勒打算拉着所有宇宙一起玩躲避球。

        但是这存在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到底去哪里找足够的推力。

        席勒又把目光放在了行星吞噬者身上。

        不知道为什么,行星吞噬者就是很适合被改造成各种各样奇怪的机械,席勒觉得如果能够把每一个宇宙的吞星改造成可以推着宇宙在大世界中进行运动的引擎,那他的计划说不定就能实现。

        席勒把这个计划起名为“流浪宇宙计划”。

        先不说这其中原创的成分有多少,但席勒在敢想敢干这方面也没有比超越神族差到哪去,或者说他可比超越者脑洞大多了。

        席勒自知没有技术,也没有那个精力去研究到底怎么把行星吞噬者改造成一个宇宙推动器,但他知道谁有办法,并且也知道该如何让有这个本事的人去做这件事。

        席勒让自己的机器人管家奥创在各个多元宇宙通过脑波发送超越神族的万物皆亡计划的详细内容。

        紧接着,他让奥创扮演先进文明的使者,向那些听到并重视这个计划的宇宙扩散流浪宇宙计划,其中也包括最后灭亡的主宇宙和终极宇宙。

        在绝大多数世界当中接收并重视这个信息的都是钢铁侠,因为席勒广告主要投放对象就是钢铁侠,主宇宙也不例外。

        主宇宙现在并未发生善恶轴心大事件,托尼·斯塔克仍然是那个正义的钢铁侠。

        在与散播消息的奥创进行了初步沟通之后,斯塔克确定对方并不是在危言耸听,所给出的某些有关行星吞噬者改造的技术和情报也不是瞎编的,有落实的可能。

        当然这倒也不是斯塔克特别好骗,虽然席勒在骗托尼·斯塔克这方面有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斯塔克会立刻上钩的主要原因还是主宇宙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了。

        就这么说吧,就是一只狗待在地震带上一天震三回也知道多埋几根骨头了,毫不夸张的说,主宇宙的纽约不是在地震带上,它是在地核里面。

        早中晚各一次大事件是日常,灾难多的档期都排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钢铁侠已经非常习惯于每天忙碌于各个救世计划之间了。

        本着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也是放的精神,今天超越神族不来玩宇宙台球,明天也有别的神族来玩宇宙碰碰车,造个推进器就造个推进器,迟早有能用得上的一天,钢铁侠也没问太多,造就完事了。

        选择钢铁侠作为广告投放对象的好处还有一个,奥创只是将行星吞噬者的一些习性告诉了钢铁侠,钢铁侠就自己悟出了该怎么诱捕吞星。

        更加上主宇宙的蜘蛛侠在尼克这边也弄回去不少先进的技术,两者合力,很快就拿下了吞星,然后便开始着手制造能够推动整个宇宙的宇宙引擎了。

        但是席勒获得科学家思维的时间不长,他确实不知道制造一个宇宙引擎的难点到底在哪里,他觉得自己提供了原料,提供了思路,提供了技术,那大天才斯塔克造出宇宙引擎应该不成问题,但结果,主宇宙的钢铁侠和蜘蛛侠没被别的卡住,他们被算力卡住了。

        制造一个推动整个宇宙的引擎和制造行星引擎完全是两码事,前者已经接近规则级别的制造了,就算全宇宙最天才的托尼·斯塔克的大脑能吃得消,他用于计算的硬件设备也吃不消,就凭人类那个物质计算机,计算到猴年马月也计算不出万分之一的结果。

        而这个时候,席勒又遇到了另一个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