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99章 ,阳谋之剿匪招降双管齐下(1 / 2)

加入书签

十日前,在官员们罢工后,蔺暮辞当晚便来到了唐府。

    同行的还有陆明泽陆明灏兄弟俩。

    众人召开了一场小型的集体会议。

    “新的一批官员中,最早上任的提督郁定平再过几天就要到了。”蔺暮辞开口,“目前各个在各个官员的坚持下,整个南方的政务工作还能坚持。”

    “不知道为什么,刘家对消息的控制力逐渐在减少,杀手组织的人似乎退出了这趟浑水。”陆明泽在一旁补充。

    “我和秦家人通过讯息了,传讯的人走他们安排的路线会更安全。”沈磬道,“过几日我会和丁家人商谈一番,看看能不能把他们拉过来。”

    “有水匪头子的消息吗?”蔺暮辞看向陆明灏问。

    “这个水匪头子一直隐藏得非常深,说话做事自己从来没有露面过,是我这些年来唯一打探不到的人物。”陆明灏道,“不过我有另一个消息。刘长鹏好像突然当起了甩手掌柜,不参与任何事情了。”

    “这是为什么?”沈磬问。

    “据说是他的女人出事了。”陆明灏道。

    虽然他已经逃离了水匪,可消息却从未断过。

    “他是那种要美人不要江山的人吗?”沈磬问。

    “不知。”陆明灏摇头。

    “那看样子,趁着刘长鹏甩手不干,是时候彻底剿灭水匪了。”唐纵酒说。

    “我们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耗下去了。”蔺暮辞同意道。

    “也许,我们可以试着双管齐下。”陆明灏道。

    “怎么说?”唐纵酒问。

    “既然这几天官员们在罢工,那我们可以安排别的事情。例如,准备征兵的事宜。”

    “征兵?”蔺暮辞摇摇头,“南方富裕,刘家人虽然一手遮天,可是大多数百姓只要听话,生活上没有任何困难。”

    “关键就是这两个字,听话。”

    陆明灏继续道。

    “大多数上一辈南方的百姓,几乎没有一个被水匪祸害过,而且您要知道,得杀多少人才会让整个南方的人听话?

    自愿成为水匪的那些人不说,还有些是以寻工的借口被骗进去当水匪的。因此很多人只是表面上听话,而在等反扑的机会。

    很显然,是时候唤醒这些一直以来想反抗甚至是推翻刘氏王朝的人了。”

    “可即使是这样,为什么不用邵总督带来的兵?”蔺暮辞问。

    “是啊,我带来的兵完全可以剿匪。”提到自家的兵,邵星越在一旁开口。

    “邵小将军的兵得全部用于水师之战。”陆明灏道,“水匪的主要战场不在陆地,而是在水上。”

    “确实。”邵星越颔首。

    见众人都没有了意见,陆明灏看向众人,顿了顿,将自己这些年来所有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征兵的同时,我们可以招安。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水匪都是自愿成匪的。

    我们每日往水匪寨子里送粮食,送吃食,久而久之,让他们明白,只要他们肯归顺朝廷,并且没有杀过人,朝廷一律既往不咎。

    这样等于是从内部将水匪瓦解。”

    “这件事情可以交给我。”沈磬道,“秦家不用说,如果能把丁家拉过来,坚持到开战的粮食和吃食,问题应该不大。”

    一旦南方平定,秦家和丁家的损失能全部赚回,沈磬还能让他们一跃成为皇商,从此商业版图更上一层楼。

    “新兵训练可以交给我。”唐纵酒道,“新兵从开始到正式上战场,最快也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但唐家有一套更严谨的训练方式,可以一个半月培养一批。”

    “并不需要很多人,那么多城镇,招满一千人,二十五一个小队,五十人一个大队,一百人一个总队,分别设立小甲、总甲、哨长等各种职位,这是巡逻布防,管理放哨最好的配备。”一直不开口的陆明泽此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众人就这样集思广益,将剿匪的事情彻底敲定了下来。

    因此,在官员们集体罢工后的第二天,沈磬他们便推着三车的粮食来到了红林界碑处。

    只不过,还没靠近红林界碑,就迎来了一支箭矢。

    “什么人?!”哨岗上的一个水匪大声喊道。

    “我们是听雨楼的,我们来给你们送粮。”唐虞在前方也大声喊道。

    “什么?!”那水匪似乎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我们是听雨楼的!”唐虞复述道,“我们来给你们送粮!”

    “什么楼?!”

    “听雨楼!”

    “来干嘛?!”

    “送粮!”

    唐虞说完,发现对方没声音了。

    他等了一会儿,对方依旧没有声音。

    “少爷……”唐虞开口。

    “再等等。”唐纵酒道。

    待众人等了约一炷香的时候,同样的地点同一个人再次喊道。

    “我们不需要,赶紧走!”

    “这是好粮!”唐虞边说,边将一袋大米搬到推车下,用剑挑破了一个洞,将大米袋扯开来给水匪寨的人看。

    很明显,水匪寨里有不少双眼睛盯着这里的一举一动。

    唐虞展示得很大方。

    只见那一粒粒米粒紧密而整齐地排列在米袋中,每一颗都饱满而富有光泽。

    当阳光洒在上面时,这些大米仿佛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就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令人赏心悦目。

    为此,唐虞特地将袋子向阳光靠了靠,试图照射出最好的效果。

    又过了半晌,那人再次喊道:“不需要,走走走!”

    唐虞见状也不坚持,开口道:“好好好,我们马上走,可这里有三十袋好米,你们不信可以派人下来看!”

    很快,唐虞在水匪们的注视下离开了红林的范围。

    他跳上马车,将马车停在了一个能看见放置大米处的隐蔽角落,方便沈磬和唐纵酒观察着水匪的动静。

    一炷香之后,水匪寨的门终于打开了,大约来了六七个人。

    这些人在推车四周转了好几圈,随即停留在唐虞破开的米袋子面前。

    其中有一个人顿了下来,拿起地上的米粒似乎是研究了一会儿。

    紧接着,他们把其他几袋米粒一一破开,发现里面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大米时,面面相觑。

    似乎经过了一番讨论后,众人推车回到了水匪寨。

    一个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自从有了第一次,当沈磬他们第二次接近红林界碑的时候,水匪寨放哨的人就没有那么警觉了。

    而他们拿大米的速度还比第一回要快了好几倍。

    而整个水匪寨也都知道了听雨楼在给他们送米的事情。

    隐藏在水匪寨的卧底们,则顺着这一袋袋大米开始“工作”。

    “这米饭可真香。”卧底边吃边感叹,“哎呀,吃饱了不想去岸边了。”

    “谁说不是呢。”一旁的水匪靠近卧底,轻声道,“不用打打杀杀就能吃饱饭,犯不着冒险不是?”

    “嘘……”卧底伸出手指抵在自己嘴唇上,“小声点!听说大寨主不想我们能吃到这大米。”

    “为什么不行?”另一个水匪睁大着眼睛,立马塞了口米饭问。

    卧底左看看右瞅瞅。

    “哎呀,快说,我们都是自己人,不会说出去的。”第三个水匪开口道。

    “据说啊,”卧底再次压低了声音,“好像是大寨主跟听雨楼有仇。”

    “哎呦,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唐家人曾经被柴大山给看上过!”头一个水匪突然道。

    “啊,是是,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好像真的有仇。”

    “那可咋办,这些饭以后是不是吃不到了?”卧底担忧地说。

    “那不能!”第二个水匪不同意,“人家也没对我们干嘛不是?天天送米,怎么就不能吃了?”

    “是啊是啊。”一旁还有其他的水匪附和着。

    随着这些“卧底”们的努力,水匪对听雨楼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之后一连五日,沈磬都一如既往地送这些东西。

    水匪寨表面上看上去与往日并无不同,可一点隐晦的变化在某些角落里截然而生。

    五日前,当刘长青得知这个唐老板和唐夫人送大米来的时候,一时摸不清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

    毕竟唐家的姑娘是死在柴大山手里,这件事情众所周知。

    而没有唐姑娘事件,就没有唐夫人怒告官府,最后被蔺暮辞一举斩杀提督扬名的后续。

    可以说,唐家人跟水匪应该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那么对方究竟为什么会送大米过来?

    刘长青不明白。

    刘长青找刘长鹏,试图让刘长鹏再给自己出主意,而刘长鹏居然失踪了。

    这令刘长青气得浑身冒烟。

    他怎么就有一个只要女人不要家族的哥哥?

    无奈之下,刘长青便决定观察观察。

    直到童玖提醒他“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五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