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127章 未来姜太一出手(1 / 2)

加入书签

第127章  未来姜太一出手

    就在嬴政灭掉六国,一统天下,准备往齐郡之地的泰山而来,准备接下来的封禅,却不是祭天,而是祭祖,自称皇帝,敕封日月山河的时候。

    齐郡、桑海城,小圣贤庄当中。

    竹影幽幽。

    一只蝴蝶飞进来了藏书楼内,在楼内还原出了庄周的身影,坐在了姜太一和荀况的面前:

    “秦国一统天下了,这笔气数若是全落在一个天人身上,足可将人推入陆地神仙之境。”

    说罢,看向了姜太一。

    姜太一自顾饮酒:“你不必再试探我,试探了也没用,如果我真想要的话,只凭你们,也阻止不了,还是说说看,如果政儿不祭天的话,后果会是什么?”

    庄周和荀况都不言。

    沉默并不意味着无言以对,有时候更是一种无言的态度。

    就算阻止不了,也要阻止。

    良久之后。

    庄周说道:“秦王不久之后,就要来齐鲁之地的泰山封禅,届时,他如果不祭天,会祭什么?至少天上的两位天帝都不会答应。”

    自周以来,封禅就是祭天。

    承认为天子。

    上天的儿子。

    如果嬴政不承认为天子,那么就不会祭天,这个时候,恐怕天上的人就要震怒了。

    尤其是对秦国有着心血的天上二帝。

    一个黑帝,一个白帝。

    秦国的六代气运都与这两位有关,如果嬴政不祭天,那不管天上的别人,这两位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庄周组织着语言,道:“那将会是一场真正的天怒,不是一些天人动怒那么简单。”

    “那就看看所谓的‘帝’到底有多大的怒气吧。”

    姜太一望天微笑:

    “这怎么说也是人间的事,你们两位不会不管吧?”

    书楼内,有小书童一言不发的坐在三位前辈身边。

    都不敢想象自己听到了什么。

    只是默默斟茶。

    …………

    阴阳家之中。

    “不祭五帝也就罢了,居然连‘太一’也不祭祀……”

    云中君站在大殿之内,皱着眉头对着那台阶之上的神影说道:

    “大人,这是否打乱了您的计划?”

    转而再看向了月神。

    月神的面色有一些愧疚。

    这些年来,作为一直在与秦国联系的阴阳家大巫,她已经被嬴政册封为了秦国的左护法,负责的就是将‘太一’两个字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注入嬴政的心中。

    不论嬴政心中的‘太一’究竟是姜太一,还是他们信奉的至高昊天太一。

    只要祭祀的是‘太一’。

    阴阳家的计划就已经成功了。

    毕竟。

    天人如果不飞升,留在人世当中,会有死掉的一天。

    就算是陆地神仙,在人间这个大红尘当中,也最多只能活几百年而已。

    人间,没有长生的物质。

    这就是两千多年以来,不管是三皇时代的人族天人,还是五帝时代的人族天人,乃至于商周大战时候的人族天人,都离开了人世的原因。

    天人,乃至陆地神仙不飞升,最后的结果,就会是像儒家的那些祖师们一样,像一个凡人一样的老死。

    所以,只要过个几十上百年,姜太一忍不住飞升了,亦或者最不可能的,老死在了人间……

    那人间只会记得一个太一。

    就是至高无上昊天太一上帝。

    这也是阴阳家主奉的天之最尊神。

    然。

    月神和云中君,却隐隐见到东皇大人的面色如常,并未有什么变化。

    难道?

    并没有影响到大人的计划。

    两人不知。

    东皇太一的眸光之中的平静来源。

    他之所以平静。

    是因为在整个阴阳家,只有黄石公和他知道他们的谋划是什么。

    也只有黄石公一个人了解他。

    太一?

    为什么一定是至高无上的昊天太一?

    而不能是他人间的东皇太一。

    嬴政不祭上天,对于阴阳家,乃至于其他一些主奉五帝和其他天人的学说和门派而言,的确是大逆不道,为之不可思议。

    对于他而言,却并不是多么不可接受。

    不祭上天。

    意味着整个秦国的气数,就不会为天上天人们垂钓而去,会全都存在于嬴政一人的身上。

    此事又有何不好。

    秦国气数每在嬴政身上一天,那天问之剑的力量,便越能解封一分。

    待到未来某一日,嬴政身死,天问全解……

    他东皇太一,即便是飞升到天界,又何尝不是一位真正的太一!

    不过前提是。

    东皇太一望着东方泰山的方向。

    嬴政作为自三皇五帝以来,第一个不祭上天,自封为帝,敢与天齐的人间皇帝,这番明目张胆的对天门之后的那些存在宣战……

    即便有周公、孔、孟他们留下的人间规矩之力,以及荀、庄,还有姜太一的存在,真的能抵挡得住泰山之上,天门之后的那些存在的盛怒吗?

    …………

    泰山。

    自远古时代至秦,一共有七十二位部落首领曾来此巡狩祭祀天地。

    作为奋六世之余烈,至嬴政一代,十三岁登基,十九岁亲政,用时十年,结束了两百年纷纷乱乱的秦皇帝,也来到了这里,祭祀天地。

    泰山宛如一位雄壮挺立的巨神。

    头颅顶天。

    是以泰山顶,便为离天最近的地方。

    嬴政以皇帝之位封禅,足足号召了上万人登山,秦军浩浩荡荡的黑甲,好似长龙一般,排在山间。

    不像是登山,反而像是以山为台阶,头顶的天,发起攻势!

    宽阔的山顶,

    祭坛占地极宽,上面早已经铺好了砖石,四面八方,插着的是旗帜,迎风招展,猎猎摇动。

    当中,有一座青铜大鼎!

    三足!

    两耳!

    一口!

    嬴政登山之后。

    “陛下,祭坛已经布置好,再有三刻,便是吉时。”礼官说道。

    嬴政看着那处祭坛。

    旋即眸光抽回,看向了赵国邯郸的方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