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第202章 鬼谷传人的推恩令(1 / 2)

加入书签

未央宫,建立于原秦朝章台宫遗址之上,自高祖刘邦开始,这里便就成为了大汉一切政事和权利流出的地方。

    文、景两代帝王,在这座宫殿当中垂拱而治,牧养天下百姓。

    今日,这宫殿之中,却是吵的不可开交。

    无他,匈奴派三路兵马南下,劫掠中原,大家需要商议出来一个应对的措施。

    这就是刘彻从平阳城回返到长安之后遭遇的局面。

    “又派公主去和亲吗?”

    刘彻听到来自朝堂当中的八成声音,皆是主张他如同慧、文、景帝一般,对匈奴采取退让政策。

    相比之下,大行令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之间的差距极大。

    谈到最后,甚至连他从小一起长大的老师近臣,严安,也主张重新恢复和亲,再将一位公主送往匈奴。

    “奇耻大辱!”王恢大声道:“我大汉建朝百年,百年进贡,难道真的成了匈奴人的附庸不成?”

    “若不和亲,又当如何?当年高祖皇帝何等伟力,对匈奴开战,亦有白登之围,况乎今日……匈奴人大军比当年更强,还有拓拔野这样的天下无敌的军神,谁能有这个力量反攻?”

    主和派的官员们痛心疾首:

    “一个不慎,便是江山社稷动摇的大错,谁能担当得起这个责任?”

    刘彻听着满朝文武一边倒的主和派声音。

    他心中一股火儿。

    难道大汉真的就只能被匈奴这般欺凌,任其来往,掳掠他汉人的百姓财富不够,还要在其掳掠过后,送上公主以息战火?

    可他也知道在太皇太后窦漪房没有把军政大权交给他之前,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利。

    “你们争吧,最好是能争出一个结果,朕疲了。”

    刘彻没有了耐心。

    大臣们也并不顾及他,只是恭送了一声陛下,便又继续在大殿之中唇枪舌战起来,彼此互不相让。

    刘彻走出大殿。

    望着平阳方向,心中自语道:“当年的秦始皇嬴政,也是经历过这些艰难坎坷的吗?”

    与李陵二人,一同走到椒房殿,这个时候,有内官小跑而来,道:“启禀陛下,小圣贤庄董夫子在西北角楼等候陛下召见。”

    “董仲舒!”

    刘彻眼中一亮。

    这个从小就给自己灌输大复仇思想的儒家夫子,是最著名的主战派,同时,他还是天下十大奇人之一。

    他很想知道,这个儒家夫子,能够给他什么样的建议。

    “摆驾!”

    西南角楼,位于未央宫宫墙的西南角,登高望远,可以看到远处联绵不绝的秦岭烟云。

    刘彻到了这里之后,便看到一个头戴高冠,身穿宽大儒袍,气质好似山岳般的一位文人,站在那里。

    董仲舒。

    他负手而立,望着那远处的秦岭烟云,道:“陛下可知,当年就是在这座角楼上,那位大秦帝师姜太一只出了一剑,就让相国吕不韦还政给了始皇帝嬴政。”

    刘彻眸光微动,道:“你也知道朕见过那位姜先生了,这话的意思,是想请朕也如当年始皇帝嬴政一般,奉他为帝师吗?”

    不得不说,他从平阳回来之后,就有这个心思了。

    尤其是在听到那位姜先生只出了一剑,就让吕不韦还政,更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陛下自幼睿智,若是能得那位助力,自然是如虎添翼,然,靠山山倒,靠水水流,陛下需要思考的是该当如何治理整个天下,这不是那位可以帮助您的。”董仲舒的嗓音平缓道:“这是人间之人自己的事情,诚然那位有削平天下江山之力,可治理和创造,却不是他所擅长之事了。”

    刘彻若有所思,道:“董仲舒,你的意思是,朕该如何做?”

    董仲舒缓缓说道:“陛下想要反攻匈奴,我是支持的,这是国仇,复仇之师乃正义之师,但光凭这一点,却是还不够……”

    刘彻问道:“怎么不够,我已经有了父皇、皇祖积攒下来的五十年国本,足够我和匈奴打十年,甚至二十年!”

    董仲舒问道:“打十年,打二十年,如果不能一举将匈奴击败,灭掉他们的国家,吞并他们的领土,打五十年又能如何,草原人游牧无居所,再等一个五十年,他们又如野草般疯长起来,治标不治本罢了。”

    刘彻道:“那你有什么好计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