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惊雁宫开,子牙狱现!(1 / 2)

加入书签

姜太一看着耗时五六年时间,以自己大道从那五车百家典籍以及半部北冥大法上面推演出来的两股法力真气。

    一者,可以吸收万物真气、法力、气机。

    一者,可以模拟万物真气,法力,气机。

    可谓是与王玄甫那百家一炉,一脉相承,所以才能够推演出来这两种法力。

    “那玄冥色的法力,是从半部北冥大法之上推陈出新,将之究竟至极,达到了圆满的东西,不好再取别名,还依着王玄甫的底子,北冥二字不改,只是如今这武功已经经由我手,变成了仙武兼备的东西,只以此功,便可让凡人修炼成神,便叫它《北冥神功》吧。”

    然后,姜太一看着这团无形无相,却可以模拟一切的法力,道:

    “王玄甫融百家之路,求得是一个‘全’字,我融百家书籍,却融出来了一个‘无’字,乃因性无,所以能够变幻万般模样,果然,同样的一本书,不同人看了有不同的感悟,这样的话,这门功法,就叫做《小无相功》吧。”

    小,乃是无迹可寻。

    再加之无相,这门功法主打的就是一个不着痕迹,无形无相,难以捉摸,变化万千的特色。

    用时五年时间,成了两部功法,姜太一也有些感叹:

    “没想到,到了这方人世,我还有创法的一天,且还创出来的法不差,不比当年的一些魔道功法差。”

    可寻常人一生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和岁月,将三百六十种百步飞剑级的武功全都修炼大成,并入道呢。

    唯有能阅历百家的人,才有足够的胸怀和器量去驾驭天下万种,模拟乾坤万象。

    王玄甫死后,她这个道家前任领袖,自然就再度成为了道门的掌门人。

    天鉴神功,是道家这几千年来的所有传承,被刻画在三百六十面铜镜之上,每一面铜镜当中的传承,都是不亚于纵横家‘百步飞剑’那种级别的武功。

    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晓梦心中微动。

    没想到,鬼谷先生的这两本书,直接就能解决问题。

    可晓梦却犹豫了,道:

    “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晚辈还想自己再多付出一些心血,不想把路走的太顺了。”

    这个时候。

    她并不是王玄甫那样的天帝化身,这样的年龄,这样的才情,是很有希望踏入陆地神仙关的。

    都是速成的,给了一些供奉他的门派势力。

    难的是以后的入道。

    姜太一道:“还得借你这个地方多待一年半载,还有件事,需要继续推演一番。”

    尊的是什么?

    自然是百家尊道了。

    而如今这两门功法,则完全相反,非得具备深厚修为之人不可施展。

    晓梦收下了这两本书,然后看向了姜太一,道:“先生如今已经有所收获,便要离开了吗?”

    在姜太一的感知当中。

    她接过来一翻,脸色就震惊不已。

    这时。

    毕竟。

    那条路,就如她置气所言,是一条“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的路。

    姜太一看了一眼那不远处的晓梦。

    这两本书,就差没说明白,是送给自己的了。

    一道统百家。

    她不会要王玄甫的半部北冥大法,但对于王玄甫利用太学宫搜罗而来的百家典籍,她却会收下,但却不会走百家齐鸣的路。

    从晓梦的元神气息之上,明目张胆的传递出来了一种“百家本是道为首,焉来共坐并齐名”的霸道思想。

    因而,历代道家天人二宗掌门,都只是选修五六门,即便是天资最出色的晓梦,也只是修了十门,作为自己入道的方向……

    晓梦点首,道:“那就好。”

    想当年,他曾在修仙界当中,也创过几门魔功。

    “嗯,能得这些收获,有不少要归功于王玄甫,还有你这個地方,所以,这两本书……”姜太一随手一挥,就将北冥神功和小无相功拓印了出来,说道:“我属意留一份在终南山,就当做是给道门的谢礼。”

    项羽就是个例子。

    能够隐隐感觉得到。

    晓梦则是更胜项羽的天才,八岁就被道家天宗收入门墙,十二岁就跟随庄子这名道家历史上仅次于老子的圣人修行。

    只是快慢问题罢了。

    姜太一没有多说,只是平静淡笑,道:“东西你收下,学不学是你的事,你说的的确没错,修道路上不能太顺,否则道心会变的脆弱,承受不住打击。”

    晓梦也若有所感,从领悟当中苏醒了,看到姜太一的样子,就知道这位先生大约已经有了所得,便问道:“先生,这是有了收获?”

    如今,正是她揣摩以一御万的霸道精神的时候,眼前就有一道最难的坎,要怎么样,才能够把其他百家的学问和道理,以及真气都修炼出来之后,再驾驭?

    “这两本书,简直是天生适合搭配师尊所留下的道门的《天鉴神功》。”

    对于庄子,这个道家抗天的先锋,他的传人,姜太一内心是想多帮衬一些的。

    这两门功法门槛是很高的。

    如今不过一百来岁,就已经踏入了天人极限巅峰的境界。

    说罢,自己重新入梦,演化八荒六合唯我独尊之意。

    姜太一则回神看向了面前的这柄渊虹剑,眸光微微收敛,自语道:

    “不愧是兵家武祖姜尚姜子牙,区区一座子牙狱,竟让我推算了五年多,才只得个大概,真想知道,他那洞天到底是按照什么阵法术数排列了,居然能有如此难算?”

    若是没有渊虹之前也就算了,如今有渊虹作为媒介,用时五年多时间,也只得出其大概位置在中原。

    没猜错的话,那应该就是当年周武王伐纣时期的一片区域。

    时光荏苒。

    长安城里的那名少年,也已经到了十七岁的年纪。

    时隔五年多。

    又是一年的春天。

    这五年来,刘彻几乎每一年都在派兵攻打匈奴,但也就只在第一年的时候,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后面几年,则全无建树,原因也很简单,头一年的时候能够取得战果,那是因为卫青斩杀了匈奴单于,让整个北原乱做了一团。

    再加上拓拔野受了道伤,在养伤,但紧接着后面几年,伴随着拓拔野的伤势好转,以他这位北原天下第一的威望,很快就将‘伊稚斜’这位王叔扶上了大单于的位子。

    所以,这后面的三四年,卫青和李广多次出击,都未能取得好的战果,还差点在其中一次当中正面遇到了拓拔野,若非卫青迂回得快,险些全军覆没。

    但即便是如此。

    刘彻仍旧没有熄灭对匈奴出击的战意,就如同他当年所说,一旦决定对匈奴开战,那么就不是简简单单的打几年,而是要连续打上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

    打到最后,谁不敢打了,另外一方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这么打,耗费的就不是高手了,而是国力。

    至少在目前,拥有两代贤君遗产,又经过盐铁等改制后的刘彻手中还有足够富裕的国力,反观匈奴那边,连续五六年的征战,国力已经开始不支了。

    “朕决定了,这一次要和西域的一些国家联合起来,一起对匈奴发起总攻。”刘彻对着地图上的北原,扔下了旗子。

    “可是,张骞已经五六年没有消息传回来……”有大臣对着如今接近三十岁的刘彻说道:“传闻,他已经被匈奴俘获……”

    “放屁!”

    刘彻冷哼一声,道:“你叛国他都不会叛国,他没回来就没回来,朕已经收到了来自西域的龟兹、焉耆、若羌、楼兰、精绝五个国家的国书,愿意同我大汉一起对匈奴出兵。”

    看到群臣都不说话。

    刘彻习惯性的看向了卫青,道:“卫青,你来说说,这一战该怎么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