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133章 曾国藩下台苏曳大局(1 / 2)

加入书签

第133章  曾国藩下台!苏曳大局!

    历史上的曾国藩,此时正在江西瑞州大营,正在受江西官僚的窝囊气。而石达开在江西连战连捷,已经包围南昌。

    而另外一边的胡林翼,刚刚收复了武昌城,成为了湖北巡抚,一时间春风得意,把曾国藩衬托得黯然失意。

    原本曾国藩稳稳的湘军一把手地位,竟然变得模糊了,胡林翼隐隐有凌驾其上的意思。

    紧接着,三月份的时候,曾国藩收到其父去世的消息。看着之前的部下高升,自己又被江西官僚排挤,曾国藩直接怒了,直接撂挑子走人。

    完全不管前线军情十万火急,他直接跑路了,差点把咸丰皇帝气翻天。

    而在这个世界,曾国藩境遇要好得多。

    因为两三年前就拿到了湖北巡抚的位置,而好兄弟胡林翼也一直甘居其下,九江战败之后又稳扎稳打,发展壮大,如今兵强马壮,还把江西巡抚赶下台。

    如今收复武昌,收复湖北全境的首功也是他曾国藩。

    所以,此时的曾国藩可是比历史上春风得意太多了,简直是高光时刻。

    结果……此人还是做出了差不多的选择。

    艹!

    老子不干了。

    历史上,他受不了那些江西官僚的窝囊气。

    在这个世界,他不愿意受苏曳的窝囊气。

    直接辞官!

    咸丰皇帝不但惊呆了,而且整个人彻底愤怒。

    你……你什么意思?

    欺负我年轻吗?

    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你就口口声声要辞官?

    伱莫非以为,我大清还少不了你一个曾国藩吗?

    一时间,咸丰皇帝几乎恨不得直接答应。

    朕接受了!

    你辞好了。

    但是,仅存的理智告诉咸丰皇帝,不能这样。

    从某种角度,也算是自己出尔反尔在先。军机处那边已经通过了,自己也允许了,让胡林翼做江西巡抚,沈葆桢做江西布政使。

    结果因为苏曳很横插一杆子,使得这件大事被卡了。

    他这个皇帝本来想要给帮苏曳出这口气,结果没想到竟然演变成这个局面。

    曾国藩竟然辞官,把他这个皇帝架在上面了。

    顿时间,皇帝内心隐隐有些觉得苏曳横生枝节。

    但是某种程度上,苏曳也没有错啊。

    他说他要做九江知府,江西按察使,也是为了他皇帝啊,就是要在江西插入一个钉子,不能让湘军完全做大。

    苏曳这也是忠心啊。

    皇帝上前搀扶曾国藩道:“爱卿何必说这种负气之话?苏曳那边年轻气盛,你要多担待,朕帮你责备他。”

    皇帝几乎是用了所有的理智,才说出这句话。

    曾国藩没有再说过激的言语,直接告辞离开。

    算是不欢而散。

    ………………………………………………………………

    曾国藩辞官了?

    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

    然后,几乎大多数人都进入吃瓜状态。

    文庆、肃顺等人一直以来,都是支持湘军的,也收了湘军天大的好处。

    但对于其他官员,对曾国藩也没有什么好感。

    苏曳牛逼啊,竟然把湘军主帅,拥有第一实权的封疆大吏曾国藩逼得辞官了。

    不过,你曾国藩究竟是做做样子,还是玩真的啊。

    如果玩真的话,那就有意思了,那就是逼迫皇帝二选一啊。

    曾国藩和苏曳,皇帝只能选其一。

    然后,接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苏曳和曾国藩的反应。

    看看是谁先退一步?

    看谁妥协?

    吃瓜群众并没有等多久。

    曾国藩那边直接出招了。

    次日,他公开上了奏折,再一次辞官。

    这就非常正式了。

    完全是公开撕破脸皮了。

    正式让皇帝在他和苏曳之间,二选一。

    所有人惊诧,曾国藩你还真是性情如火,眼睛里面容不得任何沙子。

    现在这个架势,就算皇帝把江西巡抚给胡林翼,把江西布政使给沈葆桢都不行了。

    肯定还要处罚苏曳给曾国藩挽回颜面,这才罢休。

    皇帝留中不发,不允许曾国藩辞官。

    局面,就这么僵硬在那里了。

    …………………………………………………………

    苏曳家中,来了一个秘密来客,新军情报军务处的副手,冷木。

    “大帅,天京那边,做局完成。”

    “双方已经势同水火,稍稍一颗火星,就可引爆。”

    洪秀全和韦昌辉那边,已经忍耐到了极致了。

    黑弓等人潜伏到韦昌辉陈承瑢身边,进行煽风点火。

    有用处,但顶多也是推波助澜。

    关键核心,还是杨秀清自己的性格,还有他和洪秀全不可调节的矛盾。

    所以,只要这里面的逻辑不发生改变,天京事变就还是会爆发。

    …………………………………

    这几日崇恩和瑞麟,都来找过苏曳聊。

    都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苏曳虽然受宠,但是和曾国藩比起来,实力和权力都太小了。

    皇帝归根结底,不是一个刚硬之人,一旦超过他的承压能力,他会很快选择妥协的。

    到时候,为了安抚湘军,牺牲苏曳那可如何是好?

    在很多人看来,苏曳这是和曾国藩斗气。

    然而,苏曳自己知道,自己怎么可能斗气?

    分明就是要利用曾国藩这种性情如火的刚愎性格,完成他苏曳的鲸吞目标。

    他距离江西巡抚的位置实在太远,而且手头仅仅只有三千新军,而石达开在江西有好几万大军,还全部都是精锐力量,想要靠自己的力量谋夺整个江西?

    纯粹靠军事力量是完全不可能了。

    这个时候,就要利用湘军这几万强军了,苏曳要玩的就是四两拨千斤。

    …………………………………………

    表面上看,苏曳和曾国藩这边,仿佛进入了一场瞪眼游戏。

    看谁先妥协。

    而皇帝这边,左右为难。

    紧接着,有一个消息传来,直接打破了这个平衡。

    有人前来报丧。

    曾国藩之父曾麟书病故。

    曾国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惊愕良久。

    足足好一会儿后,他才放声大哭,几欲昏厥。

    ………………………………………

    次日,朝堂之上。

    曾国藩在场,苏曳也在场。

    整个朝堂,也仿佛剑拔弩张。

    此时的曾国藩,仿佛有一股哀兵气势。

    果然,朝会刚刚开始。

    曾国藩出列:“皇上,臣弹劾苏曳,公报私仇,因私废公,无君无国,不堪其职,请皇上责罚。”

    说完之后,他整个人就站在朝堂中心,弯腰鞠躬,一动不动。

    表示出了强烈的意志。

    崇恩出列道:“曾大人,苏曳想要做九江知府,江西按察使,何错之有?莫非你们就这么霸道?重要官职只能由你们霸占着?”

    曾国藩不理崇恩,只是盯着皇帝。

    皇帝一声不发。

    看清了皇帝的态度,曾国藩内心愤慨无比。

    然后,他再一次拜下道:“皇上,臣请回乡守孝丁忧!”

    上一次是上奏折,这一次是朝堂上公然撂挑子了。

    第三次了!

    皇帝气得浑身发抖,足足好一会儿后,嘴里发出了声音。

    “照准!”

    这话一出,所有人一愕。

    皇上真的二选一了?

    虽然丁忧守孝是常理,但是曾国藩位置如此重要,前方又军情如火,按说是要夺情的。

    现在,你真的让曾国藩回家了?

    那江西战局怎么办?

    发逆石达开,正在那里攻城掠地呢。

    曾国藩身体微微一颤道:“臣领旨,谢恩。”

    然后,曾国藩直接离开朝堂,当日立即离京。

    原本领班军机大臣文庆还想要劝谏皇帝,但是肃顺却摇了摇头。

    时机不到,火候不足,不必出手。

    ………………………………………………

    下朝之后。

    皇帝大发雷霆之怒。

    好你个曾国藩,真是不知道好歹啊。

    朕不相信了,没有你这个张屠夫,朕就要吃带毛猪了。

    没错,江西战局只有湘军能打,朕只能依仗你湘军。

    但是,湘军也不只有你曾国藩,还有胡林翼。

    你曾国藩敢撂挑子,朕不信胡林翼敢这么做。

    几日之后,钦使到了武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胡林翼收复武昌,劳苦功高,封署理江西巡抚,加封太子少保。江西发逆猖獗,朕望爱卿早日率军南下,扫清寰宇,钦此!”

    胡林翼叩首:“臣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钦使朝着胡林翼道:“胡大人,皇上对你有天高地厚之恩,您千万别让他失望啊。”

    胡林翼拿出银子,重重贿赂了钦使。

    钦使离去之后,曾国藩走了出来。

    离开京城后,他没有立刻去家乡守孝,而是直接来到武昌。

    “恭喜贶生兄,终于可以展翅高飞。”曾国藩朝着胡林翼拱手道。

    胡林翼道:“涤生兄,又何必笑我?”

    皇帝册封的是署理江西巡抚,这意思很清楚,只是暂代,什么时候你率军去江西,并且至少打赢了一战,你这个江西巡抚才是实职。

    曾国藩道:“按照皇帝的意思,你什么时候打下九江,什么时候这个江西巡抚才是实打实落在你的头上。”

    胡林翼陷入了此生最难的抉择。

    他这个人情商极高,做事圆滑,和曾国藩完全是不一样的。

    而且他也有自己的野心,也想要受皇帝的器重。

    如果是正常情形,曾国藩回乡丁忧守孝。

    那他胡林翼非常乐意接下皇帝这个差事,带领湘军主力去收复江西。

    但是现在这个情形,显然是不行的。

    如果他真的那样做了,那在所有湘军眼中,他就是叛徒。

    而且他也很恼怒,皇帝就这么器重苏曳吗?

    为此甚至不惜几万湘军的脸面?

    虽然曾国藩太过意刚愎强势,屡次辞职相逼,让皇帝二选一。

    结果皇帝你还真选了苏曳,弃了曾国藩?

    哪有你这样的昏君?

    苏曳只有区区三千新军,能抵什么用?

    江西只能靠我们湘军收复,你还来打湘军的脸?

    现在又提拔我,想要分化湘军?

    但是公开和皇帝唱对台戏,胡林翼是不愿意的,他不是曾国藩,不是这性格。

    他还想着要讨好皇帝呢。

    该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呢?如何两边不得罪?

    胡林翼绞尽脑汁。

    …………………………………………………………

    两日之后!

    胡林翼不必纠结了,因为一支太平军杀入了湖北。

    天赐良机,这下他终于有理由了。

    于是,他立刻上奏章汇报皇帝。

    发逆大军杀入湖北,他立刻率军迎战,等消灭了这支发逆,再南下收复江西。

    然后,胡林翼立刻调集大军,前去和这支太平军作战,表示自己忠于王事。

    然而,这却是石达开的声东击西之计。

    派出一支军队佯攻湖北,实际上主力大军,剑指南昌。

    …………………………………………

    太平天国天京城内。

    历史性的关键性节点,虽然晚了好几个月,但是还是根据强大的惯性到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