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乾坤定征服太后(1 / 2)

加入书签

第239章  乾坤定!征服太后!

    长江口。

    随着俄舰和长江舰队的开火,联合舰队顿时处于极度的慌乱之中。

    这是最危险的时刻。

    “瞄准,瞄准!”

    “火炮上膛!”

    维持皇宫安全的天津新军,看着这一幕,也一阵阵战栗。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因为,这两个人大概也遇不到这种局面。

    不排挤,不争权,不打压。

    皇宫里面,所有人瑟瑟发抖。

    这个时候,皇宫外面是没有广场的,只有东长安街,西长安街,还有棋盘街。

    大家都觉得,苏曳应该派遣军队进入皇宫清场,把守每一处地方,确保足够的安全后再进宫。

    在两宫太后回銮之前,苏曳可是控制了皇宫整整快一年。

    ………………………………………………

    “接下来,本宫定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了。”

    进入乾清宫。

    最后做出了统计,总共三千九百具尸体。

    顿时间,无比之挣扎。

    “你杀了那么多旗人,最后却要我们两个女人来为你背书,给你背锅。”

    张国梁忽然道:“大帅,天津那边的六千新军,还不进京吗?”

    苏曳道:“暂时不需要。”

    “你们大英帝国不配作为世界领袖,伱们出卖了我们的共同利益。”

    荣禄想了一会儿道:“应该是的。”

    他在皇宫里面,可是有武装力量的,只不过没人会怀疑,宫女也能拥有强大武力。

    无人上奏,就等着两宫太后的决策。

    苏曳上前,抓住他的兜儿绳,只要轻轻一扯,无限美好就要展露眼前。

    荣禄道:“太后娘娘,假设我们不站在苏曳这边,苏曳失去两宫太后的支持,直接率兵南下,单独去做他的大业。那么大清就真的会彻底沉沦了……”

    两宫太后,终究被苏曳逼上梁山。

    “恭请太后圣训!”

    大部分,都是被枪杀的。

    另外,他还从太平军女营中挑选出来了超过千人的女兵力量。

    “所以,两宫给苏曳下旨,让他出兵镇压,驱逐之……”

    美国人表现得非常愤怒,大骂英国人出卖盟友,已经不配做世界领袖。

    “选择支持苏曳,就改革到底,被无数人唾骂。”

    “还有发逆,只怕有三四十万大军。”

    但很多官员,依旧这么望着。

    倒不是苏曳那么光明磊落,毕竟凯撒的例子就摆在那里。

    “那你现在告诉我,如果我不支持你,你会率军南下,返回九江吗?”

    全场依旧无声。

    一桶接着一桶水泼在街面上,将凝固的鲜血化开。

    “这群旗人逼我,你也来逼我,最后给我留了这么一个刀刃宽的地方,我一落脚就是鲜血淋漓。”

    所以相较于历史,法国人对越南等国的侵略战争一定会加大规模。

    接着,她又开始哭。

    回南边去?!

    那样南北分裂。

    “接下来,本宫的日子,定要不得安生了。”

    “第二件事。”叶赫那拉氏继续道:“苏曳曾经奏请,说要裁撤八旗军,组建帝国新式陆军。”

    忽然,苏曳带着田雨公、崇恩等人走了进来。

    但是最后清扫血迹,整整用了三个多小时。

    “你要做什么?你要做什么?”叶赫那拉氏颤抖道。

    “他们会在暗中做歹吗?他们会刺杀你,刺杀本宫吗?”

    “同意苏曳奏请,组建陆军部。”

    叶赫那拉氏眼圈通红,泪水挂在眼眶中。

    “我若是不坐实了,岂不是辜负了天下人的期待?”

    所以在最关键时刻,苏曳采取最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

    何伯少将厉声道:“尤根子爵,你这是在以下犯上吗?”

    当然有哭泣声音,有哭天抢地声。

    但答案是……不会。

    这几万八旗兵为何劝不走,为何一直包围皇宫叩阙,不就是背后有无数的八旗大臣支持吗?

    荣禄想了一会儿道:“如果没有发生这一场血腥镇压,那还可以只裁一半。但是现在发生了镇压,那就只能全裁了,若是剩下一半,只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次日,天不亮!

    苏曳进入自己的位置,他的前面只有两人,恭亲王奕,郑亲王端华。

    再拿着刷子,一点点擦洗干净。

    但是,百官依旧静寂无声。

    一万名左右围攻皇宫的八旗兵痞,逃走了六千来人,死了三千九百人。

    站在天下旗人的对立面。

    军营之内。

    “哀家只是女人而已,为何要让哀家做这等艰难的抉择。”

    现在整个京城都传得沸沸扬扬,两宫太后一旦宣布不支持军事改革,不支持裁撤八旗军,那苏曳就会立刻率军南下。

    看着马车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张国梁颤抖道:“大帅,我们……回南边去吧。”

    此时,外面的枪声渐渐稀了。

    “卑鄙,无耻!”

    然后,大太监增禄双手捧着一份圣旨,递给了苏曳。

    荣禄道:“应该不会。”

    安德海道:“没有……”

    “不许开战!”

    只不过午门之外,气氛无比的压抑。

    都已经到场。

    文武大臣抬起头,直直盯着两宫太后。

    “荣禄,你来……”慈禧太后道:“僧格林沁,你也来。”

    而且从今天开始,诸国在远东的统一战线已经消失了。

    那么现在轮到两宫太后做选择了。

    何伯少将不甘心地望着这一切,缓缓道:“苏曳付出了什么?”

    毕竟,这也是为了维护他的个人利益。

    这件事情,就不需要议论了,就这么定了。

    …………………………………………

    这上万的八旗兵油子,经历了短暂的懵逼后。

    太后道:“如何弃天下旗人于不顾了?”

    随着一声高呼,两宫太后和小皇帝走了出来。

    艳丽的面孔,哭得梨花带雨。

    尽管无影无形,但是两宫太后仿佛看到,一个巨大的沟壑横在了她们和无数旗人大臣之间。

    田雨公道:“其实,一直这样和谐下去的话,大人也能够步步高升,五年之内就会完全执掌整个中枢。因为哪怕改革不彻底,也能让大清财政收入翻倍,也能剿灭发逆,也能成为中兴名臣,也能封王。”

    很多大臣,还是第一次看到两宫太后的面孔。

    次日!

    “我们从欧洲调来大规模舰队,杀入长江口。我们集结大军到东西伯利亚,杀入黑龙江,杀入盛京,直接打入北京。”

    安德海关上了房门,然后退了出去。

    “得不到两宫太后的支持,他就去寻找他自己的大义。”

    “所有人,不许开战,等待伦敦的命令。”

    当然,荣禄还有剩下的话没有说完,但此时是不能说出口的。

    但是,都在禁闭的房门之内。

    只能蒙蔽自己的双眼和双耳,什么都不听,什么都不看。

    有些人,立刻垂下了目光,包括不少汉人大臣。

    是站在苏曳这边,还是站在八旗这边?

    “伦敦的命令已经来了,如果你敢开战,那就是抗命。”

    苏曳轻轻一扯绳儿。

    说到这里,她嗓子也忍不住一紧,几乎说不出下面的言语。

    政事堂的议政大臣,军机大臣,总理衙门的三个大臣。

    涉及到关键事情的时候,要么斗争,要么妥协。

    但是,他又知道伦敦的命令。

    巴厦礼整整拿出了三份命令,每一份都无比的权威。

    “太后娘娘也动不动骂我董卓。”

    雪白的身子,满室生相。

    顿时间,整个皇宫门口惨不忍睹。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里面规定得清清楚楚,我们将拥有长江和中国内河的航道权,现在你们大英帝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出卖盟友的利益,这难道不需要给我们一个交代吗?”

    等到太后和皇帝走了之后,文武百官依旧停留在原地。

    ……………………………………

    他此时对中国的内政了解得非常清楚。

    “苏曳加起来才多少军队?湘军只怕有二十万大军了。”

    叶赫那拉氏一声低呼,拼命捂住雪山。

    并不是说发生了镇压之后,立刻无数人喊打喊杀。

    宫里有了动静,两宫太后下旨,荣禄的天津新军撤出皇宫。

    苏曳想了一会儿,摇头道:“不用。”

    “苏曳屠杀八旗兵,触怒了天下所有旗人,这大清就是我们旗人的,两宫太后若是站在他那边,那就是千夫所指,那就是自绝于大清的江山社稷。”

    见到苏曳进来之后,她眼泪就这样一直流。

    “女王陛下命令,首相命令,大英帝国舰队撤出长江口。”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是不存在的。

    如此之年轻。

    一想到她如果站在苏曳这边,她也瞬间站在无数八旗勋贵的对立面,被无数人指着脊梁骨骂,她就不寒而栗。

    这一次屠杀了几千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和苏曳有血海深仇。

    巴厦礼爵士道:“不管如何,如果贵国海军不撤退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贵国外交策略和大英帝国的背离?”

    镇压杀人,仅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

    一旦站在苏曳这边,也算是和无数旗人为敌。

    “着苏曳为陆军大臣,荣禄为陆军右大臣,僧格林沁、景寿,左宗棠进入陆军部,襄助陆军大臣相关事务。”

    然后,轻轻被苏曳推在了地上。

    就这样,苏曳的军队一直碾压,一直碾压。

    最后把难题交给了她。

    然后,一片寂静。

    安德海道:“苏曳大人的三千军队,在外面列队。”

    第三天,左都御史崇恩,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田雨公没有去衙门办公,而是直接去了苏曳的军营。

    女王的签章,首相的签章,还有国会的权威文件。

    谁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

    甚至,荣禄和僧格林沁还有先帝的密旨,要把苏曳骗入皇宫,然后乱枪打死的。

    苏曳杀了这么多八旗兵,当然彻底对立。

    这是最短的一次朝会了吗?从头到尾仅仅一刻钟左右。

    ………………

    这群人包围皇宫一个月,皇宫之内,六部官员每天都觉得闹哄哄的,无比吵闹。

    但这个决定对于叶赫那拉氏来说,太难太难了。

    “你怎么不说话啊?”

    苏曳跟着安德海来到三希堂。

    而且你们的海军什么实力?

    但是,俄国人的愤怒是怎么都压不住的。

    全场肃静。

    叶赫那拉氏静静地坐在那里,不断地抽泣。

    “他们会召集被裁撤的十万八旗兵作乱吗?”

    他们觉得,有一股力量压制苏曳也是好的。

    苏曳静静任由她发泄。

    之前的一派和气不见了,绵愉,端华、奕、肃顺、载垣等人,之前上朝的时候,也都是和苏曳有说有笑的。

    但是现在苏曳屠杀八旗兵,在他们看来就是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对自己人动了屠刀。

    太后道:“怎么了?”

    按照两宫太后的意思,一直这样和谐下去多好?

    结果,现在这种和谐戛然而止。

    这个混蛋一边甜言蜜语,一边步步紧逼。

    美国公使华若翰道:“我们绝对不承认英国的妥协条款,我们会坚定地履行之前条约上的内容。”

    尽管,他的衣衫也没有宽大的袖子。

    然后,苏曳不断上前,她不断后退。

    大太监增禄高呼道:“百官入宫。”

    荣禄沉默一会儿道:“太后也会成为八旗之敌,在很多人心中,太后也会成为大清的罪人。”

    她就是想问,苏曳会不会大开杀戒?

    荣禄道:“他会率军南下,返回九江,去走那条最难的路。”

    你们美国人的内战现在打得如火如荼,还想要加入另外一场战争。

    慈安太后年轻秀美的脸蛋上,闪过微微的一丝挣扎,然后点头道:“对,是这样的。”

    叶赫那拉氏身上,就剩下薄薄的贴身衣物了。

    巴厦礼爵士又去美国的战舰上和对方指挥官进行谈判。

    荣禄和僧格林沁没有说话。

    然后,又陷入了可怕的静寂。

    西北三分之一的国土,分裂出去怎么办?

    北边沙俄大军杀入黑龙江,杀入东北三省,谁能阻挡?

    安德海宣旨离开后,苏曳的嫡系军官立刻上前道:“大帅,明日您进宫之前,先派遣军队进宫,检查确定安全之后,您再入宫。”

    太后道:“怎么?镇压的圣旨是本宫下的,你们还要追究本宫的罪行不成?”

    “我怎么可能抗命?”何伯少将道。

    安德海道:“外面……结束了。”

    众人正在议论纷纷。

    “这群乱兵包围皇宫一个多月,此等行径,形同谋反,我们两宫忍无可忍,仁慈义尽,这群人仍旧不退,长此以往,大清威严何在?”

    “苏大人,您进去吧。”

    “嗻……”

    此时宫门未开,几百名官员就站在端门和午门之间。

    “本宫喊人了啊,喊人了啊!”

    任何外在力量,都可能影响局势变量。

    几百上千名官员,成群结队,前往皇宫。

    只不过,他在皇宫内已经布置了足够多的人手。

    但他的口号是为了两宫太后和皇上,你们这些兵痞包围皇宫本就是大逆不道。

    …………………………………………

    “苏曳,你说接下来那群人会怎么办?”

    经过了一两个月的斗争,最后在无数鲜血的代价中,苏曳拿到了这份旨意。

    苏曳没有说话。

    就这样,尤根子爵活生生扼制住了何伯少将开火的冲动,争取了无比宝贵的时间。

    刹那间。

    僧格林沁道:“站在奴才的角度,恨不得将苏曳碎尸万段。但是……站在两宫太后的角度,奴才觉得可能别无选择。”

    但是,他对美国人做的努力失败了。

    她想着苏曳是不是又要进宫逼她了。

    “荣禄,你说那群人是不是也在等着苏曳开火?”叶赫那拉氏道。

    发生了这样惊骇的屠杀,两宫太后作何选择?

    叶赫那拉氏咬牙切齿道:“哼,董卓也没有亵渎过何太后。”

    随着苏曳一声令下,他带领着三千新军离开皇宫,返回兵营。

    叶赫那拉氏道:“荣禄,按照你的推断,如果本宫不站在苏曳这边,会是什么后果?”

    太后道:“苏曳进宫了吗?”

    苏曳没有回答。

    足足好一会儿,午门缓缓打开。

    最终,法国人还是屈服了。

    田雨公道:“主公身负亿兆百姓之期待,确实应该小心,以防万一。”

    其实在场部分官员从内心深处,不见得不支持苏曳,但这个关口,却没有人敢站出来公开表态。

    就是彻底的惶恐。

    接下来,整个京城陷入了死寂。

    “恭送太后、皇上。”文武百官的声音稀稀拉拉。

    荣禄道:“奴才也是,届时谁敢反复,奴才的军队就杀谁。”

    苏曳轻轻上前,轻轻抚摸她的脸蛋,擦拭她的泪水。

    美国舰队坚决不愿意撤退,但是也不开火。

    在某种程度上,法国人大概会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尤其是英国驻中国的海军司令何伯,此人对苏曳是有刻骨仇恨的,几乎立刻就要下令开火。

    心跳也渐渐加速。

    顿时,大几百名官员,进入了皇宫之内。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巴厦礼爵士登上法国舰队的旗舰,道:“将军阁下,这一次您难道不跟随大英帝国的外交路线吗?”

    此时,猛地安静下来,还真不习惯。

    许多文武大臣,流露出震惊的表情,太后的立场竟然如此清晰坚决吗?

    作为苏曳最坚定的盟友,他觉得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有必要为他保驾护航,渡过这个最艰难时刻。

    根据巴厦礼的推断,大概是英国人要支持法国人对越南三国的殖民战争。

    “太后,皇上驾到!”

    他说这话,只是私愤而已,并不是看出了什么。

    苏曳道:“何太后也没有和董卓情投意合,恋奸情热。”

    但是,却能感觉到如同音爆一般,震动全场。

    ………………………………

    法国舰队司令显然是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的。

    从头到尾,他整个人都显得很平淡。

    “我若开枪,就算上了军事法庭,亲王殿下那边也会帮我脱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