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国君的盛宠(1 / 2)

加入书签

从古至今,暗藏祸心者多,带兵谋反者少。

    这是因为很多事情都只能想一想,真要做了,得有十成的把握,若不然便是寻死。

    但从古至今,被叛军杀掉的王族也有很多。他们要么德不配位,要么松懈大意,要么运气不好。

    今天会怎样呢?

    外面是刀砍斧击的声音。

    男人的怒吼和临死前的惨叫听起来分外刺耳,声音越来越近,似乎和床上安坐的他们只隔了一道门、一扇窗。

    “王后怕吗?”

    殿内的寂静和外面的厮杀格格不入,在这种紧张的时刻,赵政问道。

    “有什么好怕的,”姜禾看向赵政一笑,“太后殿下都说了,若长安君继位,仍旧娶本宫为后。这真是江山轮流坐,娶妻都是我。”

    这女人!

    赵政脸色一黑,旋即又笑了:“王后的意思是,不走了?”

    他的语气带着试探和玩笑,等她回答的急迫却掩饰不住。

    “走啊。”姜禾笑笑起身,伸展胳膊整理好衣襟,踮脚向外看了看,“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做。”

    身后的人没有说话。

    殿内的气氛一瞬间似乎冷了许多。

    一片雪花从空中落下那么长的时间后,赵政低声道:“你有没有想过,你所谓最重要的事,其实跟我要做的事,是一样的。”

    他说“你”“我”,与她平等相待。

    六国齐聚的宴会上,当姜禾说出要以战止战时,赵政就知道她平日里常常散发出的那种不同寻常来自哪里。

    兵家密卷或许并不是需要用马车搬运的竹简。

    而是孙武传人把世代凝结出的智慧,全部教授给一人知晓。

    姜禾本人,才是七国应该抢夺的密卷。

    而他和姜禾,最终将要殊途同归,在一个争夺天下的战场上,兵戎相见。

    劝她留下,不是为了增添羽翼,而是为了避免终有一日,需要杀了她。

    聪慧如她,显然明白赵政的意思。

    留在大雍,对她来说是一条更轻松的路。

    然而其心安处才是故乡,令她心安的地方,不是这里。

    姜禾轻轻颔首,面上的顽皮消失不见,郑重道:“所以他日相见,我会记得陛下今日的盛宠,多少留些情面。”

    盛宠吗?

    要挟、捆绑、冷落、提防。

    赵政忽然觉得心中微空,什么思绪飘在空中,迟迟不能安稳。

    “唤人来,孤要出去。”

    不再劝说姜禾,他的神情恢复了以往的冷淡。

    出去做什么?

    姜禾抿唇蹙眉。

    你这样半死不活瘫着的样子,是怕别人不好找靶子吗?

    “韦相国来了。”赵政道,“王后做的好事,让他平叛有功,孤一时竟无法杀他了。”

    姜禾正要询问,外面喧嚣声却忽然剧增,接着听到苏渝禀告的声音:“禀陛下,相国韦彰德带中尉军冲进王宫,和卑职等一起捉拿乱贼。如今贼已束手就擒,请陛下示下。”

    止阳宫的院落从不曾这么乱过。

    地上躺满还来不及清理的尸体,看服色,有些是郎中令军和卫尉军,可更多的,是赵蛟的私兵和韦彰德带来的中尉军。

    虽是文臣,韦彰德也不顾生死亲自前来救驾。

    他衣衫破烂,肩膀带伤,和苏渝一起押着赵蛟站在正中。

    赵蛟铠甲破烂,玉冠不知所踪,乱糟糟的头发垂下来,遮挡了大半面容。

    坐在轿辇上的赵政神情冷漠,看着赵蛟微微摇头。

    “投毒刺杀放火那些,终是小人作为。长安君敢带兵谋反,算是终于有了些男儿血性。”

    赵蛟脸上毫无惧色。

    虽然形容有些狼狈,他却甩开乱蓬蓬的头发,露出往日雍容娇美的脸,含笑道:“王兄今日能赢,并非臣弟准备得不够妥当。实在是因为母后偏心,宁肯守着你这个活死人,也不给臣弟机会。”

    “放肆!”

    斜刺里一个声音尖利地叫着,太后冲了过来。

    她扬起巴掌打在赵蛟脸上,怒喝道:“把他带下去,锁入天牢!”

    韦彰德和苏渝却并未遵命。

    带下去锁入天牢,然后呢,等太后找个机会再把他放出来吗?

    如果谋逆这样的大罪都可以轻描淡写划过,都可以活命,那大雍的律法岂不是儿戏?王权君威何在?岂不是要任人挑衅?

    今日赵蛟有母亲护着,可今日因他反叛而死的这些士兵,就没有母亲吗?

    可众目睽睽之下,太后如今把持朝政,国君又要恪守孝道,怎能忤逆?

    一片凝滞的静默中,赵政的手指轻拍轿辇,似乎也在犹豫权衡。

    而苏渝一手握刀,一手按住赵蛟的肩膀,他的眼睛紧盯着赵政的手指。

    他在等着赵政发号施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