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以身殉渠(1 / 2)

加入书签

除了魏国,地处天下咽喉之地的韩国,也最先知道了韩渠修通的事。

    韩国国君韩安刚刚回到都城新郑不足半年,想到接下来或许又要逃窜,顿时一个头两个大。

    “郑新关!郑新关!”

    他在大殿里团团转,把怒气发泄到这个名字上。

    “当初寡人让他去修渠,是想着做做样子就行了。他还真修了!他还修得这么快!”

    “也不能全怪他,”座下一位大臣阴阳怪气道,“听说原本得十年才能修好,楚国芈负刍派来了一位墨者帮忙,才这么快的。”

    楚国都帮忙了?

    这是唯恐我韩国灭亡得晚啊。

    韩安气得七窍生烟。

    跟往常一样,无事吃喝玩乐,有事去找魏忌。

    但是令韩安意外的是,魏忌不在府中。

    他的门客也万分焦急,说刚刚知道了韩渠修通的动静,还没有谈好该怎么办,就发现公子不见了。

    门客又焦虑着急又踌躇满志对韩安道:“陛下放心,想我魏国经过励精图治,已经焕然一新国库丰足。若雍国真要来战,那便战!”

    韩安身为一国之君不能失了气场,闻言也拂袖道:“先生说的是,若要战,我韩国也敢战!”

    但当他快步走出公子府府门,爬上马车,却已经汗流浃背双腿发软。

    韩国不比魏国,战,是战不动的。

    一切因韩渠而起,干脆毁了韩渠!

    郑新关可是地道的韩国人,他敢不听话,那就杀掉了事!

    乔迁之喜理应热闹一下,但姜禾在雍国没什么亲朋,宗郡也还没有回来,便想着简单带家中护卫丫头仆役一起拜过宅神,分发红包,便算热闹过了。

    没想到从清晨到傍晚,陆续有贵客来访。

    来的人都是京都权贵。

    要么是王族宗室的贵胄,要么是朝廷掌权的官员。

    他们当然没有亲自来,而是由管家手持名帖拜见,说几句吉祥话,放下礼物才走。

    礼物也很简单,都是容易变现的金饼、金币、金叶子。

    小丫头采菱高兴坏了。

    因为置办宅子和购买奴婢,这些日子眼见家里的钱仓就要见底。一想到宗郡回来发现没金饼了会怪她花钱厉害,采菱就很担忧。

    没想到花出去的钱这么快回来了。

    但采菱也很疑惑,公主殿下回到雍国后也没有跟谁结交,怎么就认识这么多人了呢。

    谜底到午后才揭晓。

    卫尉军统领苏渝来了。

    因为他不是差遣管家过来,而是亲自登门拜访,采菱连忙把他请到前厅去。

    过不多久姜禾出来,仍然穿着素衣,气色却很好,神情也含着笑意,令人眼前一亮。

    见到苏渝,她便开口道:“陛下自己不来,倒哄得你们这些人踏破了本宫的宅门。”

    采菱闻言脱口问:“是陛下让他们来的?”

    苏渝笑了。

    “什么都瞒不过公主殿下,”他有些不敢直视姜禾的明艳容颜,垂头向外面看看道,“今日早朝时,陛下忽然问起安国公主何时乔迁,微臣便说是今日。陛下又问宅院在何处,微臣说了两遍,陛下才表示听清了。没交代别的事,便说退朝。”

    这还叫没交代别的事吗?

    这简直是强行要求送礼贺喜。

    怪不得他们送的礼物一家比一家贵重,原来国君已经明示过了。

    苏渝说完有些兴奋地叹息道:“雍国律法严苛,官员之间禁止走动,能如此这般,陛下算是破例了。”

    姜禾一本正经颔首道:“看来本宫没事儿就得搬搬家才好,每年搬个三两次。”

    只是不知道雍国大臣们有没有贪腐的,这么薅羊毛还能薅几次。

    苏渝忍不住大笑出声,一时觉得没了拘束,同姜禾亲近不少。

    他忽然有些明白国君为何对姜禾情深意重了。

    这名女子的好经不起总结,不然很容易就要深陷其中。

    姜禾留苏渝用晚饭,苏渝虽然万分不想走,但摸了摸自己只有一颗的脑袋,还是告辞了。

    “今晚吃些好的,”姜禾对院中还不太熟悉的仆役道,“今日一贺韩渠修通,二贺乔迁之喜。烤肉、煮茶、开酒坛,不醉不歇!”

    宅院上下更加热闹,仆役穿梭奴婢忙乱。

    在雍国,姜禾有家了。

    渠水并不清澈,因为这是从泾河引出的水。

    泾河是渭河的支流,渭河又是黄河的支流。黄河中有大量泥沙,虽然常常淤塞河道,但泥沙也能滋养作物,令苗木茁壮生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