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给梨不给树(1 / 2)

加入书签

她说,去年秋天,全靠那些秋梨膏,她才润肺止咳,安然度过。

    她说,前年春天,仰仗他通宵照顾,她才祛除寒疾,得回健康。

    她说,若再往前回忆,还要感谢他帮忙救回父亲,更要感激十三岁那年的冬天,他的救助之恩。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她说她从未细数,是因为觉得他会永远在,什么时候都不必担心消失。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她常常害怕得忘记呼吸,继而心中沉痛,在深夜的梦中惊醒,怀疑自己是对是错。

    最后姜禾在信中说,战争难以避免,但是——

    魏忌,你不要死。

    ——魏忌,你不要死。

    好好活着。

    我生了一个孩子,他的样子可爱极了。以后你也会有孩子,如果是男孩,他们可以做兄弟。是女孩,就让阿谦保护她。

    为了我们都好好活着,能不能坐下来谈一谈。

    华夏势必统一,终止战争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战止战。

    我听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在我心中,你正是这样的君子。

    你这样的人,不要战死在沙场上。

    你若答应谈一谈,魏忌,别的事,我来做。

    紧闭大门的殿内,魏忌跪坐得端正,泪水却似乎难以止住。

    他害怕眼泪打湿字迹,身体微微后倾,视线却仍旧盯着姜禾写下的每个字。

    她唤他的名字,像他曾经希望的那样。

    她说怕他死,他的生命在她心中,留有重量。

    她还说如果能谈一谈,别的事她来做。

    她能做什么?

    劝说赵政,不要进攻魏国吗?

    不会的,她同赵政一样,是想要七国归一,岁岁太平的。

    那么她能做的,或许是为魏国王族、权臣、百姓争取最大的利益,然后整个魏国归降。

    天下,成为赵政的天下。

    凭什么?

    魏忌的泪水瞬间止住,双手攥紧,在几案上重重砸下。

    谁不是出身王族想要君临天下垂拱而治?

    谁不是夙兴夜寐想要海晏河清太平盛世?

    赵政他凭什么?

    凭他娶了天底下独一无二的她吗?

    那么这封信,到底是小禾主动,还是小禾在赵政的授意下写的?

    他想要不费一兵一卒,就让魏国屈服投降吗?

    白日做梦!

    展信时带来的浓浓感动,被魏忌心中纷乱的想法击碎。

    那些感动并没有消失,却化作冷钝的刀,切割着魏忌的心。

    如果不是赵政呢?

    如果这真的,是小禾本人的想法。

    是她瞒过赵政,想要在两国兵力悬殊的时候,为他谋划一寸生机呢?

    魏忌冷静下来,忍不住又这样想。

    所以送信来的是姜贲代管的卫尉军,而不是赵政的郎中令军。

    如果是这样,那她就会被赵政怀疑了。

    能在六国间为质,却安然返回雍国即位的赵政,心思机敏狠毒可见一斑。

    小禾若被他怀疑,日子就不好过了。

    送信来的卫尉军信使等了很久。

    如今苏渝回到卫尉军中,亲自负责军机邸报传送要事。故而雍国王族朝臣之间重要的书信,都是由卫尉军送达。

    当信使在王宫接到王后这封信,说要送到魏国公子手中时,他虽然惊讶,却仍遵从命令,毫不迟疑地来了。

    只是没想到,他等了一个时辰,还没有等到回信。

    怎么回事啊。

    信使想,难道这公子府要临时去楚国买墨,再回来写回信吗?

    终于,信使听到外面殿门打开,有人走动询问。

    过不多久,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小跑着进来。

    他手里没有带信。

    见到信使,管事躬身施礼道:“劳烦回禀贵主,就说公子认为夏季不适合移栽苗木。更何况在魏国长惯的梨树,挖去雍国,必然枯死。贵主若想要吃,以后每年果子成熟,公子会差人送去。”

    什么啊……

    信使微微惊怔。

    竟然是为了一棵树,而对方竟然连回信都懒得写,几句话就打发了王后吗?

    私底下也曾有人诟病,说王后与魏国公子交好。

    看如今的情形,似乎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连棵树都舍不得呢。

    信使再次确认没有要他带回去的信,只好默默记下这句话,再连夜赶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