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长安诗会魁首已出!(1 / 2)

加入书签

所有人,几乎是一瞬间觉得全身发麻,长孙冲顿时错愕。

    这不就是在写林恒自己?

    可这笔法为何如此惊世骇俗?

    林恒一手执笔,挥毫泼墨一般,当下的所思所想,都在这狂傲飞洒的笔墨里。

    在念完那高处不胜寒的时候,李承乾也是陡然愣住了,在欣赏着前面的几句。

    好生绝妙啊!

    而此刻,在场之人都无不期待着下文,可也不敢催促。

    不远处的褚亮,甚至有些急不可耐地走了过来,继续准备复诵。

    而林恒此刻也是已然落笔完成,停在了那古来今往的文人最欣赏的一句千里共婵婵上。

    啪地一声,毛笔被林恒直接丢在了桌上,转身就走。

    褚亮见此,连忙问道:“写完了?”

    “写完了。”

    “不改改?”

    “一字不改!”

    在场众人,此刻内心之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人好生狂妄啊!

    你知道你旁边那两个人都是谁吗!

    可当下,则是更期待起留在那纸张上的诗句。

    林恒已然转身离开了春明楼,头都没有回一下。

    长孙冲此刻脸色阴沉,虽然李承乾只是念出了开篇的几句,但已然是显露出这词句的不凡了。

    “褚学士,可否劳驾将后面的话说出来,让大家也见识一番?”

    褚亮笑了笑:“这有何不可?”

    “那太子殿下,我来?”

    李承乾也是回过神来,不由得酣畅大笑:“好词,好词啊!”

    “看来某些人的计划落空了,明日我长安会再多一位才子啊!”

    太子旋即也走了,因为根本不用继续看了。

    结果已经注定。

    褚亮吹干了墨迹,捧起了那诗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老人气力浑厚,一字一顿,俨然是将诗词中的那股韵味拿捏到位,抑扬顿挫的口音更是能让听者更深入地感受这诗词的好处。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此句,俨然是把刚刚林恒写完那首明月诗的心情和行为写了出来,尤其是那高处不胜寒的用典,用出了气魄啊!

    褚亮继续朗读下去,在场之人,无不被这首水调歌头震撼心神,大唐虽然诗风盛行,但不代表文人不赏析诗词,尤其是好的,更会让人如获珍宝一般。

    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众人不约而同地深吸了一口气。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老人呵呵一笑,将那副墨宝放下,看向众人道:“事到如今,老夫倒是不好再讲什么了,林恒已然离开了,那诸位且评吧。”

    所有人面面相觑。

    怎么评?

    还能怎么评?

    这词拿出来,从今往后,谁敢在中秋节再写诗词?

    不管是谁写出来,只怕是都难以撼动这首词的地位。

    在场之人,都能感受到这点。

    处于那种被人逼迫的状态,竟然还能写出这般大气的诗词,此人心性当真是难以估量。

    最令人称赞的是,此人在写完这首诗词时后,直接就把笔丢了,转身就走。

    那举动,似乎就是已经得知了这首诗会带来的效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